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生产资源重新配置和不断优化组合的过程,也是农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在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后,分析和研究山西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山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围绕“提质、稳量、抓特、节本、促销”的总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科技和农业法制为保障,发挥区域优势,突出“粮、畜、…  相似文献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张铭初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尽快走上小康之路,这是当前农村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几年来,赣县经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高质、高产、高效益),使得农民收入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进...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措施。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面向市场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走弯路,顺利推进,农村干部群众必须面向市场,转变工作方式 1. 农村干部要面向市场,由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现在很多农村干部市场观念不强,用行政手段进行结构调整,动不动就下计划,订指标,压任务,而不是进行市场引导,使其主体错位。干部把自己当成了结构调整的主体,而把农民这个真正  相似文献   

4.
调整绎济结构时不我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作为刚建市7个年头的来宾市,必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毫不动摇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立足于好、着力于快”的观念,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习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以“两转” (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促“两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凭实干求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围绕农业增效做文章,在工作思路上,由指令型变为指导型。推行“两转”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企业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着企业领导形象,关系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企业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当前施工企业领导应着重在六个方面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1)在企业改革上,破除等、抄、搬的旧观念,树立企业改革发展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的新观念。(2)在经营工作上,破除金钱开路、关系为首的旧观念,树立依品牌创信誉,靠地域求发展的新观念。(3)  相似文献   

7.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形势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乡镇政府要适应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正确认识形势,认真做好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教育引导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已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向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转变。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式管理的作法,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认真做好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工作。一要改变过去那种集中讲大道理的教育方法,深入到农村基层中去,到农户中去,到田头地尾,把教育引导工作做深做细做透,真正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贯彻到农民中去。二  相似文献   

8.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在新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展开。从国内背景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产品短缺时代已结束,结构性买方市场已形成,农业发展从单一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这意味着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投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评价 1.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引导、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过渡期,财政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持,主要是发挥积累、分配、调节、监督等财政职能,一方面积累资金,搞好分配,  相似文献   

10.
章远新 《当代广西》2004,(18):29-29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来看,我区要切实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以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从我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产业格局看,要扩大经济总量,关键在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加快工业的发展。要按照“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思路,夯实农业,主攻工业,繁荣三产,走外延与内涵并重,速度与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1.
庄勇 《创造》2003,(1):31-31
2002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的关键之年。为认真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姚安县农业局把落实州委、州政府“三区八大基地”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攥紧四大拳头”作为重点,努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抓落实,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根本出发点,全系统干部放弃“五一”黄金周闹春耕,抓产业结构调整,抓优质特色作物种植,春耕生产呈现质量高、进度快的特点。全县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王毅武 《新东方》2002,(1):89-91
海南经济特区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将“三农”问题置于海南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海南经济特区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途径:3、进一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加强琼台农业科技合作,大力发展以“特”、“热”和“反季节”为特点的生态农业:4、注重“蓝色农业”与热带果业开发,发展山区畜牧业;5、工业要支持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其具体路径应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  相似文献   

15.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好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落实加快发展的各项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大姚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一、围绕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要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牢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大农业的新观念,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农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走可…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的两个基本条件□康子明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上的重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旧的领导观念和形成新的领导体制。第一个条件:领导观念更新。领导观念是领导行为的前提和先导。要实现治国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治国的观念,牢固树立三个“权威”:一...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 ,是摆在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以为 ,在市场农业条件下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抓好各项工作 ,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1、要在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上求突破。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必须大力调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在确保第一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 ,迅速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第二层次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业…  相似文献   

18.
璧山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保证,强化基础,稳定粮食,调整多经,大抓林牧,发展加工,搞活流通,提高效益。具体应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1.转换脑筋,更新观念各级党政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向农民群众大力宣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性;大力宣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九五”计划和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拿出大气魄,下定大决心,才能加大工作力度,发展成效才会更加显著。 2.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必须首先搞好总体规划。搞好规划、调整结构的目的是为使农业内部各产业发展尽量合理,效益更高。因此,只有瞄准市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受市场经济和自然资源双重制约日益加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局的稳定。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突出任务“。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业稳、天下稳。然而,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有些地方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减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呢?德阳市部分基层干部同农民一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门路。(一)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发展乡镇骨干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稳定提高第一产业、改造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推进。——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联合推动,使其相互促进,使一部分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引导农民优先发展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值高、创汇率高的名特优新产品,大力发展经果特色产业。结合退耕还林(草),实施“以生态换粮食、以林畜产品换粮食、以经济作物换粮食”的“置换粮食”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策划和实施优质粮油基地、名优水果基地、优质畜禽基地、特种水产基地和相关产业化项目建设,培植50个具有专、精、特、优、新竞争优势的龙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