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一家医院里,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老人,走完了他辉煌而艰辛的传奇历程。百年国运,百年悲欢。张学良以他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人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 张学良:我是中国人,我要东三省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此时,张作霖被推举为安国军总司令,用软磨硬泡的装糊涂政策对付日本人,拒绝了日本人出兵打国民党的要求。于是,日本人决定用“外科手术” 除掉他。1928年6月3日,日本政府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皇姑屯事件”。这一天正是张学良27岁生日。 “我至今不明白,日…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5,(6)
张学良,字汉卿,号逸安。一九○一年六月三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他出生时,正逢其父张作霖头一回打了个胜仗,故给他取乳名叫「双喜」(见《张学良在台湾》一书中的《张学良谈张学良》一节)。张学良十九岁就读于东北讲武堂,四科考试全获第一,可见他自幼才思聪敏,颖悟过人。他二十岁便当上了陆军少将。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他的父亲张作霖同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作战失败后,在退回东北的路上,乘火车经过皇姑屯(今属沈阳)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一九二九年一月张学良接  相似文献   

3.
<正>张学良由于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苛责。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与夫人于2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人悄然南下上海。得知张学良一行将抵沪,杜月笙便把福煦路181号已关闭的赌场装饰一新,请张学良入住。杜月笙和张学良并无深交,现在见张学良处在倒霉的时候,觉得正是结交的好机会。这个时候拉他一把,他将来是不会忘记的。然而不久后,福煦路的大门口出现了一颗炸弹,炸弹的引信被拆除了,不会爆炸。和炸弹在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请张学良这个卖国贼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送来,定叫他粉身碎骨。"炸弹和信,被杜月笙派的保镖  相似文献   

4.
五四月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占我国东北的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汽,要求抗击日军,收复失地。而蒋介石却以日本强大,国内政局不稳为由,坚持不抵抗政策,把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回关内,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1935年10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毛泽东在瓦窑堡发表讲话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事实,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他的殖民地。我们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退到陕西的张学良在全国人民面前拍不起头来,但蒋介石仍一封封电报催他向刚刚到达陕北的红军发动进攻。1935年冬,红军攻入榆林,歼…  相似文献   

5.
东北沦陷,使张学良背上“卖国”的骂名,而苏联官方言论指责西安事变是日本人的阴谋,并把他与汪精卫相提并论,更是张学良感情上最难接受的。为了向世人证明自身的清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负荆请罪”的方式走进南京……  相似文献   

6.
由张学良先生亲自题写的“东北大学”校牌,今年4月22日正式挂在东北工学院门口。至此,创建于1923年的东北大学在70年后又恢复了校名。张学良先生不仅欣然同意出任该校的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还专门派私人代表、原东北大学代理校长宁恩承出席了庆典活动。“东大”的变迁2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日本帝国主义更是长期觊觎东北。当时张学良先生力主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以救国救民。他的父亲张作霖,为了壮大实力,东山再起,决定采纳多方建议,创办东北大学。1923年4月26日,  相似文献   

7.
蒋伟涛 《北京观察》2015,(10):70-75
<正>对于张学良来说,无论日军是否采取调虎离山之计,他如果听命于蒋介石的指示来说,都会执行不抵抗的政策,东北三省的沦陷不因张学良在不在东北而改变。北平对于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来说不算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但是北平却见证了张学良在"九一八"事件前后的所作所为。这个晚上北平城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也见证了改变张学良一生命运的抉择时刻。近来一些文章对那一晚少帅到底是在鲜鱼口还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既随着张学良政治态度的转变而发展,也随着党的政策变化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妥协退让下,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三省,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东北军成为  相似文献   

9.
正汪精卫27岁时刺杀摄政王载沣,虽然暗杀失利,身陷大狱,却因此闻名天下。张学良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1921年,为了联合反直,奉粤之间往来频繁,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6次来奉天,张学良与汪精卫有了初步接触。每次汪精卫到奉,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客观地说,汪精卫对张学良民主爱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积极的影响。此后,张学良一路攀升,最终荣登"中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尤其是他的人格。张学良的人格,主要表现在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淡泊荣利等几个方面,其最大特点就是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一、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张学良的政治生命面对的是国家内讧外侮社会激烈动荡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和吕正操两位将军都是辽宁海城人。前一时期,这两位有着特殊关系的世纪老人在美国会面时,回首往事,不甚感慨。张学良告诉吕正操:“我现在有些迷信,迷信上帝。”吕正操对张学良说:“我也迷信。迷信老百姓。”张学良沉吟良久.感叹道:“得民者昌。”  相似文献   

12.
正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逝世于美国檀香山,走完了他漫长而传奇的一生。他的大半生岁月在囚禁中度过,但他的名字始终没有被埋没,他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功绩,已经彪炳史册。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给予张学良高度评价,盛赞他是民族英雄。1991年,张学良获得自由赴美探亲,开国上将,曾担任过国家铁道部部长、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吕正操将军在美国纽约秘密会晤了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争取变节分子为党工作发生在1934年的泄露军情通红军案曾轰动一时,蒋介石不顾张学良求情,下令处死红军特工潘东周。潘东周究竟受谁委派潜伏在张学良身边,一直是历史之谜。直至于行前他  相似文献   

14.
<正>1990年8月,张学良接受日本NHK广播协会记者的专访,当记者问到"先生在年轻时受谁的影响最大?"时,张将军毫不犹豫地答道:"是张伯苓先生!"一次震撼心灵的讲演1916年10月9日,张伯苓应邀到奉天(今沈阳)基督教青年会对青年教友作了一次题为《中国之希望》的讲演。40岁的张伯苓正当壮年,办学有成,创办南开中学已届12周年,积累了对青年进行教育的丰富经验。他慷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上 ,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一位是国民党的上将张学良 ,他发动了西安事变 ,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另一位是后来成为共产党的上将的吕正操 ,他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 ,领导了令敌人谈虎变色的地道战和地雷战 ,被张学良戏称为“地老鼠”。这两位抗日名将 ,又有着诸多的相通和相同之处。如 :都是辽宁海城人 ;都是东北讲武堂毕业 ,张学良是一期 ,吕正操是五期 ;都是积极的抗日派———为抗日 ,吕正言改名为吕正操 ,意思是要操练军队打日寇 ;也是为抗日 ,张学良不顾性命发动了西安事变。最是有特色的 ,他…  相似文献   

16.
60多年前,有一位日本科学家来华访问,会见了鲁迅先生。他问鲁迅:“陈建功博士现在在什么地方?”鲁迅回答:“不知道。”客人感到非常奇怪地说:“陈先生在日本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数学博士,为什么在中国却没人知道呢?”鲁迅说:“蒋介石政府不重视科学,也不关心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60多年前,有一位日本科学家来华访问,会见了鲁迅先生.他问鲁迅:"陈建功博士现在在什么地方?"鲁迅回答:"不知道."客人感到非常奇怪地说:"陈先生在日本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数学博士,为什么在中国却没人知道呢?"鲁迅说:"蒋介石政府不重视科学,也不关心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陆安 《春秋》2009,(3):17-19
青岛市自1929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后.作为中央政府直辖的一座特别市,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特别重要,一直是中央(蒋介石)、山东地方(韩复榘)、东北军(张学良)和日本四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各种矛盾盘根错节,犬牙交错,十分复杂。置身此处任市长,沈鸿烈不得不处处小心,圆滑处事。最令他大伤脑筋的是,一直对青岛不怀好意的日本,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作用和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及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仍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由辽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和张氏帅府博物馆主办的"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国际学术研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研讨,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8)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他立志让日本成为国立富有的文明国,并积极借鉴西方先进思想,对日本近代化与民主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关于他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国内外已经有众多评述,但是对他的经济思想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国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