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苏联解体前,俄联邦主体的分离主义就已露头;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迅即蔓延,并已威胁到俄联邦的完整和统一。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今年第2期载文承认,俄联邦“由车臣至卡累利阿—鞑靼斯坦—巴什科尔特斯坦—雅库特—布里雅特的崩溃轴心已清晰可见”。本文拟就有关情况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10个民族自治区)和1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浪潮的冲击下,俄罗斯民族分立主义思潮曾一度蔓延,至今仍未止息。  相似文献   

3.
一、俄格外交危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格鲁吉亚原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这两个新诞生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峙几乎没有停止过,而且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当上格鲁吉亚总统。此后,  相似文献   

4.
俄报载文称,苏联解体时居住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人有2560万,其中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70万,在哈萨克斯坦有62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70万,在波罗的海3国有172.6万,在原苏联其它共和国有300多万。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俄罗斯人对非俄罗斯共和国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俄罗斯人在“近邻外国”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由此而产生的“俄罗斯人问题”正日益尖锐。  相似文献   

5.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其联邦制度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苏联成立,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第二阶段,从1922年苏联成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这是其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至今,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古希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众多帝国的解体均是非主体民族反抗主体民族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造成的。而苏联帝国的解体恰好相反,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联邦共和国带头谋求独立造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民族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决定民族命运,分析俄罗斯性格二律背反的特征,可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索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独立以来,苏联解体的巨大惯性冲击着俄联邦的统一与稳定,联邦主体的政治分裂、经济分立和民族分离倾向也进一步显现和加剧。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在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确立着新的联邦关系。随着俄罗斯政体的逐步巩固和政局趋于稳定,加强联邦制和国家统一的重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普京就任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力图建立新的宪政联邦制度。本文就俄罗斯联邦中央与地区关系中的制度因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蒙古大军的入侵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走上不同发展道路。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并逐渐由俄国管辖下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变为普通行省。此后,俄国利用各种手段对乌克兰实行民族同化。十月革命后,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又经历了苏联大家庭的沧桑巨变。共同生活数百年的历史留给两个民族的不是兄弟般的手足之情,而是恩怨交织的复杂记忆。苏联解体后,这份解不开的历史情结使两国关系逐渐疏远。  相似文献   

9.
车臣人、印古什人是俄罗斯北高加索的两个山地民族。他们热爱自由、尚武善战。100多年前,为维护民族独立车臣人、印古什人曾同沙俄侵略军进行了数日年的武装斗争。虽然斗争最终失败了,但是在世代车臣人、印古什人心中永远铭记下这血与火的一幕。十月革命后,在列宁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先后建立了车臣自治州(1922年)、印古什自治州(1924年),10年后二者合并为车臣一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升格为自治共和国。战前车臣人有38.78万人、印古什人有7.5万人。1944年该自治共和国被撤销,1957年恢复。1992年4月车臣与印古什分立,分别成立车臣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离心倾向。地方分离主义曾一度使俄联邦面临解体的危险。目前,地区分离主义仍困扰着俄联邦政府,使不断恶化的经济雪上加霜。 一、地方分离倾向产生和加强的原因 众所周知,前苏联是政治和经济高度集权的国家,地方是中央计划和决议的执行者,没有实质性的主权。因此很少有地方分离主义生存的环境。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地区分离主义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和契机。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是中国黑龙江省的近邻,有三个沿江对应口岸,为发展中俄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经历了苏联解体后市场经济改革的经济滑坡后,目前州内经济已进入恢复增长时期。近年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在俄远东屈居末位,然而如能充分利用区内农业、轻工业基础和发达的交通、口岸和资源条件,犹太自治州就能在远东迅速崛起,开创开发和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标志,建国近70年的苏联解体了。十多年来,关于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东西方学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且各持己见。有人认为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及对外关系上的霸权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不适合国情及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施压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苏联领导层决策不当造成的后…  相似文献   

13.
三、共和国(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 独联体:联合还是文明解体 说明和探讨苏联解体后成立的国家之间关系几乎只能局限在独联体的组织结构内。独联体是否是个可行的机础以及它会持续多久,尚且还很难说。起初,人们把独联体视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即获得独立管辖权的正式独立国家之间的联盟或政治同盟,但同等的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和独联体代表,使独联体管理机构的权力受到限制。人们把独联体和耿共体相比较,也认为独联体是个政治同盟,是个共同市场,是个安全联盟。然而,这些雄心勃勃的设想多半都不现实。1991年12月开始组建独联体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总统为了瓦解苏联和推翻戈尔巴乔夫所采取的策略。独联体变成了促使共和国和平脱离苏联的机构。哈萨克总统努·纳扎尔巴耶夫把独联体称作“空气泡和美丽  相似文献   

14.
印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战后,美苏冷战,印度提出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把印变成美苏争夺的对象,使印度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实际上逐渐倾向于苏联,使印苏关系不断发展,并达到军事结盟的程度,从而在印苏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①。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前苏联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两国由于历史、民族、驻军等原因,彼此之间矛盾不断。2008年俄格冲突爆发,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随后退出独联体,俄格关系进入了冰冻期。近一年来,由于格鲁吉亚政局及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俄格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向。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历届领导人,根据老一代领导制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为巩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各民族的接近和融合作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前苏联领导人在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失误:忽视形成民族因素中的血缘和宗教因素;片面强调俄罗斯民族的“进步”作用,导致大俄罗斯主义的泛滥等.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反映了苏联族际关系的实际状况,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普遍对大俄罗斯主义不满,要求脱离联盟实现独立,即离心倾向;另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近70年来形成的经济、文化联系相当密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切断,即向心倾向.两种倾向还将在独联体内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展. 独联体目前还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前景一时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范围内的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国家在北约50周年推出《联盟战略概念》及武力干预科索沃后,对外政策方针发生了明显变化。本已与俄及独联体不同程度离心离德的各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更加向西方倾斜。 一、与俄及独联体的离心倾向增强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与军事合作一直未能发挥实质性的功能,使一些前苏共和国对独联体、尤其是对俄罗斯所起的作用失去了信心。今年4月,在独联体集体安全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解体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苏联解体前由于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和苏中关系正常化所导致的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特别分析了上述调整对印度、越南和蒙古对华政策的影响,阐述了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与中国新型安全关系的建立和解决有关边界和安全关系的进程,从而梳理出苏联解体对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解体后,俄乌转变为两个相互间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独立国家。由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地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乌克兰优先发展的对外政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和军工领域的合作进程发展缓慢。从长远来看,发展两国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是符合两国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空间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顿巴斯爆发了一系列武装冲突.这些武装冲突深刻揭示了历史上俄国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划分给独立后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俄罗斯、欧盟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及周边国家纷纷卷入冲突,对地区局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