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读者,标题上的这句话,肯定不是对你说的。本记者是在寻那些贪官的开心!因为我们获悉,一个全球性的“反贪法网”业已形成。全世界的平头百姓哪个不恨贪官!其实,地球各角落里都肮脏地藏着胃口大大的贪官。别的不说,最近就有个韩国的银行行长,大名叫金孝哲的。这家伙轻轻松松一下子就卷了6亿韩币(合人民币390万元),来到了中国海滨城市威海。他以为,逃到中国就可以太平了。他逃过来,准备度假啦。没想到韩国方面一请求中国协查,中国警方立马动手,于是弄出了个大新闻:“外国贪官中国落网”。聪明的贪官,哪个不策划好了第36计:外逃。对于贪官…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检察风云》2002,(13):56-57
看到报上一条让人“振奋”的消息:沈阳枪毙大贪官马向东后,许多贪官“吓坏了”,过去,沈阳市的廉政账户每月只有几千元入账,现在一下子猛增至几十万。我可没有那么乐观,以我的多年经验来判断,贪官吓一跳或有可能,“吓坏”或“吓倒”却不大现实,若因“吓”  相似文献   

4.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渠县营盘乡党委书记李剑萍派去的“黑社会”贾六、黄奇晃着匕首逼成林交出未给李剑萍付清的2万元索贿款时,一向主张“和为贵”、“忍为先”的成林两年多来的忍耐瞬间化作了不可名状的愤怒,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举报李剑萍这个贪官!  相似文献   

5.
报载:安徽第一大案中的主犯——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第一次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说:是“阜阳的不良风气”促使他走上了犯罪道路。另一位原领导干部则说“办事不收人家的钱就会得罪人。”还有一位原领导干部在“悔过书”中写道:“我在担任某某职务的时候,干部队伍中一些人把我推着、护着、哄着……使我朝腐化堕落的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最终滑入不可挽救的深渊。”照此说来,贪官被治罪也冤。冤从何来?以肖作新为例,他本来是好干部,只因在“阜阳的不良风气”之环境中工作,才导致贪污受贿的。今治罪于他,焉能不冤?果真如此吗?我们还以肖作…  相似文献   

6.
一场关于一位贪官是否“廉洁”的争论,在安徽阜阳市的干部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位因受贿而被判10年的贪官,竟有人在网上公开为其狡辩:“以其行政级别及所掌握的权力和所受贿的数额综合评估,他还算是百里挑一的好干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办理此案的检察官一怒之下,在省城主要媒体上用专版刊发万言长文,逐句痛驳。我完全同意这位检察官的观点,因为功是不能抵过的,同时贪官也不能“坏里挑好”等等。所以,在网上为贪官进行辩护的办案律师的观点,在我看来是说不过去的。不过,事情有些意外的是,报道接着说,“争论…  相似文献   

7.
许多贪官在落马之后,除了追悔莫及外,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有“河北第一秘”之称的巨贪李真在狱中曾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如果可能的话,让领导干部都到监狱呆上一段时间,尝尝失去自由的滋味,腐败现象可能就会少多了。这个建议,可谓极富“创意”。说其荒诞不经吧,有些“挫伤”他的积极性。毕竟人家是“深有感触、发自肺腑”,更何况他也是为我党的反腐事业“考虑”,尽管这个建议有点离谱,但仔细想来却也有几分道理。有道是“自由可贵、平安是福”。虽然道理简单,但未必人人都有体会。即便是有体会,也未必是切肤之痛和刻骨之感。在这…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2,(6):60-61
太贵了!“我想和丈夫离婚!”一位美国女演员走进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说。“可以。”律师爽快地回答:“您给300元,我马上就给您办妥离婚手续。”“什么,要300元?”女演员大声喊道:“太贵了!我找人开枪打死他,人家才只要150元呢!  相似文献   

9.
“州官敢放火,我就敢点灯” ——国人的公平观念 当下,不少人“打倒贪官”的意识,主要是痛恨腐败导致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而并非是捍卫法治正义。所以,当腐败现象难消除时,每个人都认为社会对己不公、都能为自己的腐败找到“正义”理由:“州官能放火”,为什么我就不能“点灯”!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对行贿者好有一比——贪官“饲养员”。意思是说,贪官既是他们自己“贪”出来的,也是某些“饲养员”“喂”出来的。这个比喻真如醇香老酒,越品味道越绵长。将行贿者“暗喻”为贪官“饲养员”的,还有“云南红”酒业董事长武克钢先生,他公司的大会议室里赫然写着“支持政府搞廉洁,官员到此莫伸手”的标语,并有两句喊得很响的口号。一句  相似文献   

11.
唐颖 《检察风云》2004,(9):26-28
在我所接触过的贪官中,江苏省徐州市百货大楼集团原总经理姜峰无疑是“聪明”的。从一开始伸出贪婪的黑手,他就处心积虑地为自己设置了一道道防线,同时也设置了一层层遮羞布,以便逃避惩罚。然而,无论是防线也好,遮羞布也好,终究没能逃脱群众雪亮的眼睛,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姜峰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手下的“铁杆兄弟”们也落了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纷纷入狱。防线之一:“官”商“私”营出生于1957年的姜峰,从部队转业进入百货大楼后可谓是春风得意。别看他个子瘦小、形象不佳,可是靠着脑筋活络好使,再加上投机钻…  相似文献   

12.
贪官犯难     
记得一位名女人曾说过一句"名 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不妨 以此为鉴,续上一句当今从政为官者的 "名言":"当官难,当贪官更难。"究竟 "难"在何处? 一曰"着装难"。大凡贪官,都特别注 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平时总是衣冠楚楚、 冠冕堂皇。至于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打什么领带、穿什么皮鞋、戴什么金表首 饰,方显本官"精神爽、魄力大"之本色, 都得琢磨再三。殊不知是"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唉,真难为贪官们啦! 二曰"讲话难"。贪官总喜欢作报告, 尤其擅长作反腐倡廉的报告。虽然自己  相似文献   

13.
老彭治"病"     
熟悉老彭的人都知道老彭的眼光特厉害,照你一下就像投过来两道X光射线。有人说这是老彭常年修炼气功的结果,比如他能给人发功治病,通过“看气”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病源所在。老彭在纪检部门任职,久而久之又有了这样的传闻:老彭“看气”还能看出谁是贪官谁是清官,因为贪官头上冒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云南一私企老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骂腐败,但你们想没想过,这些腐败是怎么来的?贪官又是谁喂出来的?我认为,贪官是我们‘喂’出来的,受贿是我们‘行’出来的。搞出这么多的腐败,我们企业界是有责任的。”为此,他还公布了他在遇到刁难时,  相似文献   

15.
贪亦有德?事实确乎如此。“我们很希望碰到那种所谓‘盗亦有道’的贪官,他们至少遵守潜规则,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但现在许多贪官不仅违反明着的规则(国家法律),连暗规则也不遵守。”这是一位驻我国的跨国公司化名叫作陈淼的高级经理人,面对媒体讲述自己与贪官打交道的一种体会(见《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26日载)。他在美国获得若干个学位,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学科,回国创业经过了数年历练,被逼着学会与各种贪官打交道以适应国内环境,拓展公司业务。从陈淼的这句话中,不难感受到他不得不与贪官打交道的无可奈何,以及对“不仅违反明着…  相似文献   

16.
朱国良 《中国监察》2008,(18):24-24
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红薯书记”、“挎包局长”、“最不像贪官”的贪官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表面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腐败分子一旦东窗事发,往往会让大家大跌眼镜:“呀,这人蛮老实的!”“我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啊!”这类“外廉内贪”的腐败分子精心打造工于心计的伪装,用以掩饰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掩盖违法乱纪的罪恶行为。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实话     
那天晚上,看一本书,一篇人物传记,我流了泪。这不是一个大喜大悲或曲折离奇的情感故事,但却洋溢着一种质朴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是那个人的诚实感动了我。确切地说,是他向毛主席讲的那些大实话感动了我。反右派时,毛泽东批评他:“你们省委、常委里头有没有右派,为什么不反?”他回答说:“主席啊!哪个人没说过几句错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嘛,十句话有九句话讲对,就打90分,八句话讲对,就打80分……”又说,“我是省委第一书记,要反右派可以,请您老人家下令把我调开,另外派人来,因为是我先‘右’的嘛!”妙!我极佩服此人的勇气和机智。1958年大炼钢铁时,…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做‘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后者是管事的,所以即使级别再高,也没有当家做主的‘官威’。”李铁成阁下这段高论,一下子把我弄蒙了。我好赖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但想不到“官”和“吏”有这么大的区别。李铁成虽然是个大贪官,但不影响人家是个“大学问家”。我爱钻牛角尖,为了落实一下“…  相似文献   

19.
我现在一见到有些贪官的所谓“忏悔书”就烦。 按说,贪官落马了,“痛定思痛”,作些思想上的反省,特别是对自己堕落的原因作些剖析,忏悔一下,应该要欢迎的。但我有时会觉得烦。那么,烦从何来? 这年头,由于比较讲究官员的知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历低的干部,也往往  相似文献   

20.
又到年底     
政审关又到了年底,包工头赵旺财想去市长家“汇报工作”。钱准备好了,整8万元,装进一个小提箱。临去之前,打电话给私交甚好的包工头老孙。老孙问他:“啥时去?”赵旺财答:“我想今晚上去!”这么说,你已过了政审关了?”老孙问他。赵旺财一愣“:什么政审关?送个礼还要政审?”老孙说:怎么不要?你第一次给王市长送礼,人家怎么知道你可靠不可靠?圈子里谁不知道,第一次给王市长送礼,必须先去他秘书那儿报到,经过考察,过了政审关才行!你快点儿先去秘书那儿报到,晚了就来不及了!”年末送礼又到了年底,给赵书记“进贡”的大小官员排成了长龙,刚从外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