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政府巨额债务负担不仅阻碍一国经济正常发展,而且成为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比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我国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政府债务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路径和方式,探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地方财政困难和债务危机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债务风险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从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本文通过对联邦制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单一制国家(日本和法国)以及欧盟各成员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得到一些启示,这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债务融资权是在规范的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所应有的财权之一。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但是,我国法律至今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了满足必要的公共支出需要,近年来各地政府以各种名目“变通”举债,产生了诸多问题和蕴涵了诸多风险,这有其体制性、制度性的根源。为此,应当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债务融资体制,规范地方融资,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禁止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但是由于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或直接或间接、或公开或隐蔽地举借了大量债务,债务风险也与日俱增,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隐患。如何有效控制债务规模,化解债务风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因而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剖析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全面系统地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法律规制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积累,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负债的理论依据、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出发,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充分的研究背景,本文在阐述我国预算制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约束及约束机制软化的基础上,从预算制度、财政体制、地方政府代理行为及公民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制度软化的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应建立与完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财政体制在强化预算约束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国家预算制度的创新改进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官员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3,(24):36-37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举债行为,使得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本文从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辨证关系出发,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融资,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发挥地方公债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债务的监管体制、发债主体、债券种类、发行时间、债券利率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本质上是地方政府收支逆差问题,其基本特点是地方政府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收支差距的扩大,导致地方政府收不抵支从而产生了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而引发的政府公信力危机。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出路在于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风险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这些债务已经对地方政府财政的正常运转产生重大冲击.要遏制这些债务的滋长,地方政府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从需求和供给两种途径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政府自信评估制度,建立私人债券保险制度,设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以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地方政府债务,而是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政府职能。因此,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目标管理体系意义深远。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管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即规范、适度、透明和高效。通过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目标管理体系,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的适度规模扩张,同时又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政府债务融资的理论依据,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发债制度的有关经验,以期对我国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制度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越来越重,危机的隐患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本文在对辽宁省各市县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又提出了相应的五条对策建议。文章最后认为现有财政税收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病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之策,除此之外,其他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以来,我国地方债务迅猛发展,至2013年6月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0.58万亿,存在巨大的财政风险,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法律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导致了地方债务隐形化,二是政府担保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地方债务无序化,三是现行法律制度对中央、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分配加速了地方债务规模扩大化。从立法角度对地方债务进行治理,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规模。然后要构建政府担保法律制度,使实践中大行其道的政府担保显性化、有序化。还必须规范“城投债”,适时推出“市政债”,建立地方债务的长效法律机制。最后要完善税收财政法律制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5.
各国地方政府债务受本国政治架构、经济模式、财政体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展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文章从风险主体、地方政府行为特征、财政破产、债券持有者主体、金融约束、信用评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异质性特征,并结合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债务新理论,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地方政府的高额负债和偿还能力的普遍不足加大了地方政府自身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防范与治理地方政务债务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治理.通过落实宪法与行政法现有规定并完善税收法律和建立房产税等相关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债务由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债务资金用途收益低、监管机制不健全、“土地财政”紧缩等原因导致过度累积,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沉重“包袱”。本着提升地方政府债务及资产经营能力、谨慎借鉴国外经验、妥善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基本思路,努力做到全面摸清地方债务底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强动态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债务及资产经营机制、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等,促使债务及资产管理制度化,增强政府资产经营和偿债能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主要是由财税制度的不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借款还款制度的缺乏造成的。建立合理、完善的地方政府举债的法律制度使得地方政府举债合法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地方机构改革和各地对政府负债的清理,各级政府的巨额债务浮出水面。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不仅损害政府威信,还妨碍党和政府政策的执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掣肘。债务成因错综复杂,但主因是制度供给短缺,因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普遍出现,背后必然都隐含着某种规律性、制度性的问题。因此,在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前提下,宏观上的制度设计已成为化解地方债务难以回避和逆转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浅议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是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效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必须全面了解融资平台的现状、认真查找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具体办法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的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并完善地方债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