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1979年全面拨乱反正的促动下,党史研究者通过表达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禁区的文化诉求和对极左党史编纂学的批判,重塑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和秩序;学科体系与关键学术环节的建设,彰显出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方向;继承传统治学思维的重评史学则代表了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趋势。1979年是党史研究学术化进程的起步之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力度改造了农村社会,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顺应时势和农民意愿的改革.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导改革的功能由于世情、国情变化而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反思。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简明地归结为激励问题。对农民激励有效,中国农村就能取得快速发展;激励不足,中国农村就会陷入曲折发展之中。今后,制定农村政策时需要特别注重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消费积极性和进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1978年,安徽小岗村17个农民用大包干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的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税费改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28日,法国进行了关于领土单位制度的宪法修改,将分权改革的成果肯定在宪法当中,并将从属原则作为确认中央与领土单位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时承认领土单位的条例制定权、实验权、财政自治权等,在宪法上进一步充实了法国的地方自治权。  相似文献   

6.
江鲲池 《党史纵览》2008,(10):15-19
周曰礼.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从苏北转战到安徽。曾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秘书4年.后来.一直在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担任过安徽省农办调研处处长、省农委副主任、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农经委主任兼合肥农村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30年了。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发展和变化举世瞩目。"包"字引发的四川农村改革·1978年10月,省委总结了广汉县金鱼公社生产责任制经验,将"包"字引进农业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四川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进行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臧忠生 《新长征》2008,(10):23-2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农村为先导的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省也与全国的形势一样,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向全省。这个“启动历史的变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温故知新,推动思想解放,促进吉林振兴。  相似文献   

9.
张兴国 《奋斗》2008,(9):31-34
从1978到2008弹指30年,黑龙江农业农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的历程。在农村3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省始终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不断向改革的深度广度进军,全力推进以土地经营制度变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初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政治基础;毛泽东一贯奉行的廉洁政治,使党内始终没有形成既得利益阶层,为改革的启动减少了阻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条条"和"块块"的有机结合,使中国地方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活力,成为改革成功启动的体制原因;前30年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亿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通过对合作制经济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一直到现在,这场变革还在深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趋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改革取向问题摆上研究日程。文章认为非市场因素是产生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市场化改革,并提出了一些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晓山 《新视野》2005,(3):13-16
2004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好形势。但应该看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任务。“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看短期因素以及一些应急措施导致的局面改观,而要看长期、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因此,在农民收入增长形势好的情况下,更需要积极探索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1954年 ,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196 4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就把农业现代化放到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加上了科技现代化 ,反映了对现代化认识的进步。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三大的提法是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则提出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一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像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一样 ,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农村 ,重视农民和农业问题 ,将农村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朋友时对此作了深刻阐述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 ,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何要从农村开始呢 ?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农民没有摆脱贫困 ,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 ,在没有改革以前 ,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 ,衣食住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债务清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年内对 1998年年底以前乡村两级的各种债务、债权和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其结果虽然没有公布 ,但是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推算 :中国的乡镇将近 5万个 ,平均每个乡镇负债 40 0余万元 ,共计 2 2 0 0亿元左右。如果将村级组织的债务一并考虑 ,债务总额肯定要翻一番。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村可以通过节支、收欠、增收来偿还债务 ,税费改革期间 ,各地利用改革契机 ,还采取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方法消赤减债 ,如通过资产资源拍卖、压息换据、债务置换等方式偿还了一部分债…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宁夏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探索新时期农村体制改革,对加快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 ,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必须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经过一年的试点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但也出现了税负不公、乡村收入减少等许多新问题。应深化农业税制改革 ,完善税费改革方案 ,深化上层建筑改革等 ,实现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而又在机制上保证不会反弹的主要目标 ,又使乡村发展的必要经费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最先启动的地区,随之市场化改革的重心转向流通领域.核心是改革传统的统购统销体制,逐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在发育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因势利导地发育生产要素市场。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化程度大大低于城市的市场化程度,突出表现在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市场调节所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客观上要求必须形成有效缓解市场价格风险的长效机制。期货市场是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级形式,有利于形成较为正确稳定的价格信号,分解、转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推动农村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行动纲领。《决定》提出的以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第二次伟大改革,新一轮伟大的农村改革必然需要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开展这一群众性的伟大改革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决定》精神和农村农业发展规律,走有序,有效,快捷,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