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原先公有制企业实行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若干年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基层民主的发展产生并继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不仅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而且应当成为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科学民主观,需要深入探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式民主相互关系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坚持科学民主观,要做到不以推进民主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否定多党合作,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来否定民主,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来掩盖对民主的认识误区,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为由拒绝学习世界民主政治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3.
民主价值观具有普适性,而民主模式具有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体现了人类民主价值观的共性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性。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普遍的民主价值观,党的领导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依法实现民主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需要不断完善,其现实路径就是坚持和完善执政党自身的党内民主、党际间的协商民主、人民代表的选举民主、基层自治民主和民族自治民主,这一多样化民主形式并进、以党内民主引领社会民主的民主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绝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要根据国情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政治理论之一。在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本文在述评国内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李瑞环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下将人民民主理念、协商政治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其特点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秉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理念;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重要制度载体;坚持政治准则;注重政治认同,凝聚政治共识。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课题,应根据其特点,通过顶层设计等途径推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洪亮 《工会论坛》2010,16(1):51-52
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是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和具体任务都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愈加兴盛。只有高扬人民民主旗帜,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理论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与发展我党党内民主的理念是一致的。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统一于公共理性、参与政治和民主的主体意识。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有效的民主形式。实施以协商民主为主要特色的我党统一战线,是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的成功实践。加强协商民主,既是发展党内民主并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前提,也是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不可或缺的中介。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和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求,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面临的新挑战,是人民群众的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求普遍增强的新期待。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时代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有机统一。以党内民主引领和促进人民民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的重大任务,是在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国家民主与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高度的社会整合能力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显著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需要继续完善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参与民主理论和实践强调加强民主政治的人民性与参与性。在我国,公民参与地方人大立法还有着深厚的政治学与法学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主实现形式,公民参与立法是参与民主的内在要求,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政治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必须与人民群众政治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存在着法制不够健全、体制不够合理、参与不够充分、监督不够完善、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需从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加快法制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探索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对策,以期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民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本文提出了"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参政党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这个观点;分析了目前福建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队伍状况和工作状态,并以此提出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为抓手,着眼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在发挥优势和作用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增强高校各级中共党组织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政治责任等方面,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群众路线与民主互为保证、相互支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民主意义:有利于体现党的性质与宗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政治合法性。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继续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壮大健康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由于劳务派遣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务派遣工人的福利待遇、民主权利和身份转制的权益等切身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要完善劳务派遣工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应该从规范劳务派遣公司注册程序、明确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与期限、保证劳务派遣工人的福利和身份转制以及加强监管几个方面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行政复议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问题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部法律的理解,更好地贯彻执行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扩大民主参与 ,丰富民主形式 ,坚持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 ,全面推进领导体制、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的改革 ,从而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并且具有不容置疑的合宪性合法性;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在新形势下,坚持三者有机统一,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执政的尝试,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通过法制建设、民主选举、发动群众监督政府等形式推进苏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民主的地区。中央苏区时期的成功探索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①刑事预审法律制度在改革中没有注重刑事预审的准确定位,造成刑事预审机构始终处于与刑事侦查机构界限不明的状态.从正当程序原则来看,随着我国法制民主的不断发展,我国刑事预审机构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不可或缺的,有利于刑事执法的公正.建立专职、不从属于其它刑事侦查机构的刑事预审机构,刑事预审员和刑事预审委员会的成员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可以建立刑事预审员的独立执法机制.这些都有赖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预审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