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形成了独有的范畴体系和价值取向 ,正因为这种发展道路、范畴体系和价值取向的独有性 ,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成为东方人哲学思维的一种基本模式和整个东亚文化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时的一种基本价值评价 ,否则 ,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但当我们将中国传统哲学与世界哲学比较时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自己明显的功能性局限 ,而这种功能性局限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须克服的。因此 ,正视和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功能性局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是互联网功能和本质的一种概括或抽象,也是信息时代由人创造的一种新形式人工联系,它对哲学的联系范畴增加了丰富的含义和特征,使得传统的联系观,其主要在于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更注重联系的实践性,使得联系不仅是认识和发现的对象,而且成为实践和发明的对象与产物,其技术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更为突出,还使得辩证法和人的哲学、实践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形成深度贯通。基于互联的联系观影响了今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变化,并造成了种种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成为若干哲学视野的新的汇聚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考察冯鹏志以逻辑实证主义为肇始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本质上是对科学及其整体结构作方法论分析与把握,并对科学发展模式及规律性所进行的方法论反思与重建。在追随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哲学逐渐凝聚和确定了自己独有的传统和...  相似文献   

4.
郑义 《前沿》2012,(24)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文艺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现象学哲学的要点在于悬置我们由经验世界所得到的知识而面对现象进行直观本质的还原.这种还原肯定了现象作为本质的自明性,同时也要求主体对客体进行本质直觉.杜夫海纳敏锐地把握了其中的关键,试图建立自己超越主一客二分的文学批评观.杜夫海纳对社会学批评与实证批评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都是走向了一个极端,科学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本质上都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科学.它的这一本性规定了它的基本主题是研究人与世界及其基本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扬弃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人的问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人这一哲学的中心和主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说明.他把哲学的逻辑归结为人——实践——人.这一从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和自由的现实基础与中介,进而把人的世界归结为社会性、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现实世界.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其合理性与现实性上超越了他以前的传统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和中国现实发展提出的创新性思想,在历史思想资源逻辑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上,后者不是前者逻辑的自然延伸,反而是后者的出现激活了前者。因此,以传统哲学阐释和谐社会理论,容易消解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性价值。和谐社会理论对唯物史观、辩证法、价值哲学等的时代性进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哲学应该从现实实践中寻求出场路径,应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强化自主意识并形成自己的哲学“语言”,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中展开哲学功能,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对当代条件下哲学发展提供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建新 《湖湘论坛》2004,17(1):14-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本质。在这个创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造 ,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实践是哲学创新的最深厚根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立足于实践 ,并以批判的精神和开放的胸襟实现其革命性变革的。在新的世纪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十年来的收获与发展李德顺在2008年第8期《理论视野》上撰文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30年来的发展有两个基本估计:第一个基本估计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我们的哲学实际上已经基本走出了过去的哲学体系模式,一个具有时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在酝酿和形成。第二个基本估计是形成和发展具有时代高  相似文献   

9.
<正> 人们常常运用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如果倒过来问:今天时代精神真正的精华在哪一种哲学中?我们或许会陷入困惑。人们可以看到在我们今天的精神市场上,各种哲学也象商品一样互相争艳、日新月异。每一种哲学都在竞现自己的合理性和对时代的吸引力。这种思想领域的繁荣景象固然是值得庆贺的;但这种繁荣现象背后,一种缺乏自己民族时代精神本质的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李荣海新世纪在逐渐迫近。人类为了在下一世纪把自身置于良好的开端,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开始着对未来发展战略的寻求与构建。作为时代理性精神的哲学,一直是以自己的深沉的历史为背景理解着现实与未来、并在这一使命的延续中体现着自身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深刻解读可以发现,由于黑格尔的思辨的法哲学在这里并不是被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思辨哲学,而是被作为在德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理论表现来看待的,马克思"消灭哲学"的论述并不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哲学问题的特定立场,而是对虽然在德国还没有实现,但在英法等国却已被当作锁链来忍受的陈旧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青年马克思在哲学问题上的立场也由此不能从马克思"消灭哲学"的论述中,而必须从思辨哲学在近代的历史境遇以及青年马克思的立场转变中寻求说明。马克思具有自己在哲学问题上的特定立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所开启的马克思思想哲学化运动的结果,我们不能以此反注青年马克思在哲学问题上的特定立场。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是世界规模的和有时代深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能仅仅停留在许多具体材料和统计数字上,还须作更本质的说明。就此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相似文献   

13.
孙慧 《学习与实践》2012,(9):103-108
站在知识论立场上的传统哲学,以一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去寻求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一种理论路径不但没有实现为人"有意义"的生活奠基,反而造成了本质主义的相对过剩。恰恰遗忘了人和人的生活世界,失落了人的意义。传统哲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关怀人的哲学的终结,而是转向自觉探寻人类有意义的生活的可能出路,从而确立哲学本有的独特功能和生活价值。现代哲学自觉承担起了在生活世界中找寻意义的思想任务,并通过文化哲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哲学三条路径对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为人类追求理想生活和开创新世界提供了新的意义尺度,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自我超越提供了可供反思和选择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的突破在于康德以"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方式实现了"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论转向",把过去"主体归结到客体解释"转变到"客体归结于主体解释",形成了新的哲学坐标。这一转变经费希特到黑格尔,构成了德国哲学在近现代发展的传统。马克思哲学的德国传统包括了对这个转变的批判继承,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理论的新构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都关涉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研究及其观点不是什么囿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而是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包含的"主体"这个出发点的需要和体现。但马克思的"主体"范畴已经超越了康德和黑格尔,即已经是"现实的个人"意义上的规定。正是基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实现为"现实的个人"这个历史前提和出发点的提出,才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从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深入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论转向"的扬弃的梳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努力探索文化自身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和培育和谐文化。1.遵循文化发展具有传承性的规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和谐为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今天我们所讲的和谐文化,是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和谐文化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了时代进步的…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学上,电磁场与我们所坐的椅子一样是实在的,在哲学上,场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们认识的客观存在。这些都已成为共识。但是,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由于人们把场与“物质”这一最基本哲学范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所以,对场的本质的揭示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场的认识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概述,并就“场是物质的一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9.
周扬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外国输入的,但又必须在我们自己民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文艺运动的实践结合起来,和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他号召文艺理论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整理研究和批判地继承我国宝贵的文艺理论遗产,以利于发展我们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这个问题早已引起了很多文艺理论工作者的重视,而且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究竟什么是文艺理论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由资本的世界运用逻辑所导致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中国也处在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社会,而中国的问题除了具有世界意义,更具中国特色:我们除了具有现代性本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传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问题,一个整体面貌就是:问题丛生.在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上,不同人群的态度和使命是不同的.普通人可能就某些问题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立场表达感受和态度;执政者个人可能仅从自己如何可持续地执政角度,说些貌似代表公意的话,表达一些誓死扭转乾坤的情感.但若不能倾听历史的声音,表达人民的共鸣,那就仅仅是个人主义的或权力主义的.“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伟大人物的事.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他所做的是时代的内心和本质,他使时代现实化.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1]谁道出当今时代的精神并使之现实化,他就是今天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的逻辑、人类的声音才是价值哲学所应把握和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