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昭根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5,19(2):152-158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外乎美欧关系了。这对盟友一个是昔日的世界霸主,另一个是当今世界的盟主。它们同是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发源于共同的西方文明,又都是“启蒙运动的孩子”,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宗教、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相近的生活方式。在处理世界事务、制订外交政策时,似乎有着“共同的理念与理想”。至少从表面上看,它们都倡导立宪民主,主张多党政治,强调个体人权,赞成自由贸易,反对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然而,这么多表面上的相似,却无法掩盖双方越来越多的分歧,这一分歧最终在对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形成了水…  相似文献   

2.
大国战略稳定框架是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础。由于美苏冷战的结束 ,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和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 ,冷战时期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的政治基础已经消失 ,理论基础也不再适用。但由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和条约形成的对各国有某种约束力的国际机制在冷战后时期仍然在世界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促进核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重要意义。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建立新的大国战略稳定框架势在必行。中国主张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应该成为这种战略稳定框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频繁的世界危机凸显出全球化时代下国际问题不可阻挡的跨国溢出与无序的世界治理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从能源到气候变化问题,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到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从国际金融系统的稳定到跨国宏观经济协调,政治、经济、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世界越来越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当前处于世界新秩序重构的重要转型时期,中国不断增加的国家实力、声望和影响力赋予其在世界新秩序的构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阐述中国在新秩序构建中的力量平衡、制度融合与理念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熙玉 《当代韩国》2005,8(3):11-15
一东北亚秩序的性质变化东北亚虽然强调和平,但也存在着引起紧张的悖论。首先,该区域的局外者美国为了确保其在东北亚的国家利益,在强化美日同盟的同时,正在夸大其词地扩散“中国威胁论”。①尤其“9·11”事件以后,美国把反恐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美国安全战略的重点,因此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少有妥协,一味地固守美国的单边主义。中国为了在2020年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在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为了构筑多元化的世界秩序,结合国防现代化,正在强化与俄罗斯的军事协作,同时追求中美关系的稳…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正冷战后美国防扩散政策研究刘子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本书在国际环境和大国关系的框架内,从防扩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防扩散与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美国在防扩散国际机制中的制度霸权及其动辄威胁或制裁的做法,并不能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只有以合作的方式维护传统机制,采取渐进的外交和经济手段,才有利于国际不扩散事业。刘子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6.
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成为中亚国家独立以来最主要的安全威胁.以"乌伊运"为代表的这些邪恶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旗号,在费尔干纳等地频繁制造恐怖暴力事端,以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中亚"三股恶势力"问题的凸现,具有相应的国际背景和社会根源.在多层次的国际安全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遏制"三股恶势力"的努力令人瞩目.近来中亚安全严峻局势表明,彻底铲除这些邪恶势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与美国对外态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殷弘 《美国研究》2001,15(4):21-28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公众遭受了非常巨大和深刻的心理冲击和精神震撼.急剧加剧的被威胁感和不安全感是当今在美国最普遍的一种情绪或心态,也是对美国的世界态势和对外政策走向最具影响力的一项心理动因.在此情势下美国要以准备对付所有可以想象的突然袭击为重点,调整、改造和加强美国的整个国家安全/防务机器.不安全感的骤然加剧还将使得美国对于一些同恐怖主义问题无关的安全和防务问题产生连带的强烈防范心理.在当前和最近一段未来时间里,总体形势对美国追求其对外政策目的高度有利.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南亚导弹扩散的安全评估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军 《美国研究》2004,18(4):86-102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事实上的核国家。为获得压倒对方的核打击优势 ,竞相开发先进的导弹运载工具 ,引起美国严重关切。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 ,美国对恐怖分子从南亚地区获取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运载工具的担忧上升。美国国会和政府都主张对南亚的导弹扩散进行基本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导弹防扩散政策。本文从南亚地区是否存在导弹竞赛 ,导弹扩散是否会打破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 ,南亚地区是否已开发出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导弹库 ,美国遏制南亚导弹扩散的战略考虑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美国对南亚地区导弹扩散的基本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遏制南亚地区导弹扩散的政策措施。美国认为通过建立导弹控制机制和依赖印巴之间的威慑 ,可有效遏制南亚的导弹扩散。但作者认为 ,如果与导弹扩散相关的一些关键安全问题没有取得突破的话 ,南亚地区遏制导弹扩散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樊吉社 《美国研究》2006,20(4):7-28
本文试图考察美国军控政策在冷战结束后的调整与变革,探究调整的根源,及其与美国整个安全政策变化的关联。文章依据美国对待全球、多边和双边军控机制的态度、政策和行动,分析美国军控的调整与变革过程;根据军控机制产生和存续的战略安全环境状态、军控本身在消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构成的安全威胁方面存在的价值,以及推行军控机制建设所产生的效用等三个方面探究美国政策调整的原因。冷战期间及冷战结束初期,美国大致支持并推动了三类军控机制的建设。布什就任总统后,美国对战略安全环境认识的转变、军控机制内在的缺陷及推动军控机制建设的困境推动美国进行政策调整,突发事件、决策者的政策倾向和国内政治环境则加速了这个调整过程,美国军控政策逐步完成了从制度建设到志愿者同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的发生与美国在冷战后所采取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在全球化发展且使世界贫富加重的情况下,美国仍以冷战思维,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特别是在巴以冲突中,一味采取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9·11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而且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