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什么原则?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必讨论,因为既然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取向.也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作为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以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目的是要人们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拨开种种非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大众的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祥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就近期而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是抓好社会道德建设。这是因为目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不良状况,广大民众议论最多、最不满意的种种现象,大都是道德领域中的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泛滥;黄、赌、毒,这些解放初期久已绝迹的东西不但死灰复燃,而且愈演愈烈。加强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加强道德建设,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集体主义道德为主体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德为主导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  相似文献   

3.
就狭义的伦理道德领域来说,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历来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尽管许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始终存有一些争议,但由于包括大多数理论家在内的人们都赞同集体主义的这种概括,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并不成为一个问题,人们也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以大公无私、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能否继续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和推动作用,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不仅不存在根本矛盾,而且,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建设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最终建立和实现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从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社会现实出发,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和中心内容。当前,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这就决定了集体主义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它在当今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中应占主导地位。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关联。这就要求社会成员在道德上要自觉地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各种利益关系的首位,自觉地维护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而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在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维护和更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社会应十分珍视人的价值和个人利益,注意维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及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使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得到兼顾和完美结合。只有做到在必要的情况下个人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服从于国家整体的长远利益,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个人利益。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集体主义为社会道德的主导,在这个主体的引导下,不排斥或抹煞个人利益,它们从本质上是统一的。强调集体主义原则的主体引导性,不能忽视、抹煞现实道德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能够体现全体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作为一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所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价值关系: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必须对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必要时要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又强调集体利益必须最大限度地代表和容纳正当的个人利益,并要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为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集体主义的这种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高度一致和统一的特征,使它成为最能科学地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准则和最能保障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新型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值得忧虑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世俗道德;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宗教道德对人的行为约束是通过神的威慑力量、通过人祈求神的宽恕和恩赐的利己性动机来实现的,而社会主义道德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利益关系基础之上、是靠社会舆论和人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客观的社会生活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道德意识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因而它是一种现实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公德,即集体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8.
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李现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大力倡导集体主义,已成为新时期道德建设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承认,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一...  相似文献   

9.
肖国飞  严乐儿 《求实》2002,3(11):49-51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对集体及集体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五四”运动以来 ,集体主义的内涵经过了从“服从论”到“兼顾论”的系列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合作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合作精神应成为新时期集体主义的新的表现形式 ,成为当今道德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吴志樵 《奋斗》2004,(3):36-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当今中国的文化传统面临着深刻的改造。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撞击、渗透。在此情况下,原来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集体主义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还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这是一个关系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个体与集体、集体主义的两种错误认识倾向以及集体主义实践的社会主体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道德建设,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也自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有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中国开始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处于这样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必然会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调整和转换。因此,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应当是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有着充分的一般和具体的理论依据,同时这是一种超越“传统集体主义”真正集体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看,个人主义绝对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吴玲 《党史博采》2005,(3):140-141
一个社会的道德基本原则是该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整体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体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依次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道德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对以往道德基本原则的批判性继承和历史性跨越,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在伦理道德上的反映.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徐建芬 《党史文苑》2006,3(5):68-7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有着充分的一般和具体的理论依据,同时这是一种超越"传统集体主义"的真正集体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看,个人主义绝对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求是》1995,(2)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向前迈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处在空前的变动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引起了人们对物质利益增长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束缚人们头脑的旧观念被逐渐扬弃,而包含着不同道德价值观念的各种社会思潮又纷纷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树立正确的义利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道德建设 ,有一个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那就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与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能不能统一 ?如何统一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难题 ?有一种理论观点认为 ,由于“商品是个天生的平等派” ,因此所有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之间 ,都是完全平等的 :他们都同样服从等价交换原则 ,他们的关系是讨价还价、你争我夺 ,谁也不肯吃亏 ,谁也不肯自我牺牲的等价交换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相似文献   

19.
坚持集体主义 还是“提倡个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究竟还应不应该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最近几年来,报刊上不断发表文章,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明确地提出,要以个人主义原则来代替集体主义原则。这种看法认为,“人们无法仅仅在抽象的集体主义、国家主义的道德观念中寻找个体道德的安身立命之处”,并且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既然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在伦理道德原则上,我们也就应当由提  相似文献   

20.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路径;集体主义既维系着共同体的统一性,也表征着个体生存的利益,是道义论与利益论的统一;集体主义具有维系深度正义的结构和方法论意义。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一方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隐喻着生机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