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法通则颁布后,我国民事立法浙趋完备。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等一系列单行民事法规,与民事诉讼法(试行)配套,使民事审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为新时期开创民事审判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法制前提。但仅有这个前提还是不够的,要开创民事审判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对某些民事审判观念加以更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和迫切要求。作为国家重要执法部门的人民法院,肩负着依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重要职责,其地位将更加重要,任务将更加繁重。要担负起这个重任,人民法院必须更新执法观念,强化审判职能。 更新四个观念 ——破除义务本位思想,树立权利本位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生产者的任务就是要完成计划,这就决定了以义务为本位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利益的决策主体。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火值最近经修订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施行。这两个法律(以下简称“两法”)是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认真贯彻施行“两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国法学会于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民事诉讼法施行”座谈会。到会的有各有关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现将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民法通则与合伙民事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次把合伙列入自然人一章加以规定,这在民事立法上是一个创举。大家知道,各国民法典总是把合伙作为一种契约放在债编中。但是,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从实际出发,把合伙首先看作一种实体组织,放在民事主体部分加以规定,这就突破了传统民法的惯例,表现了积极的求实和创新精神。同时,说明合伙在我国民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合伙是不是民事主体,这是一个历来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在《民法通则》的制定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不赞成把合伙放在民事主体部分加以规定,理由是民事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合伙是自然人、法人派生出来的,是自然人、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一种形式。外国的民法绝大多数是把合伙写在契约中,不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所以,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给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一步发挥法院审判的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就必须更新执法观念,强化审判职能,拓宽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统一了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体现了合同自由、鼓励交易的精神,强化了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实现了中国合同法与世界的接轨和现代化。它的颁布实施,在为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依据的同时,也对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合同法》,当务之急是准确理解立法精神,切实更新司法观念。第一、树立合同纠纷统一适用法律的观念,准确适用法律。《合同法》颁布前,我国的合同立法主要由调整领域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不一致和不协调的三部合同法构成,人民法院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梁书文于6月2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题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在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十种方式的同时,还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显然,这一规定不是一般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而是一种民事制裁。所谓民事制裁,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对严重违反民事法津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自1990年6月,特别是第五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以来,从改进民事审判活动方式入手,规范民事审判活动,使民事审判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执法水平也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从而使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于晓燕 《法制与社会》2012,(27):118-119
随着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社会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在在加强,对公共事务及社会事务的参与感也随之加强,民众要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的意愿也越发迫切.司法权作为公共权力的一种,成为了社会公众对之进行监督的重要对象.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了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社会公众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和关注的重要媒介.民事案件尤其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媒体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及审判结果有着极大的兴趣.媒体报道与民事审判就本质来讲,其价值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的实现,所以媒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审判,对审判过程的透明性及审判结果的公正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媒体审判自身具有的特定及运作方式,加之对大众媒体监督司法审判的立法缺失,实践中媒体在司法活动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审判公正与中立.本文从媒体报道与民事审判的关系及媒体审判的功能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浅谈民事审判时限张明杰民事审限,是民事经济案件自立案到审结的法定最长时间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之所以明确、具体地规定审限,其立法意图在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经年积案,解决讼累和当事人告状难等问题,以促使人民法院及时行使审判权,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民法典为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更加充实和完善的实体法根据。基于民事审判方式在民事审判程序运行中的特殊地位,民事审判方式也应为民法典的实施作出相应调整。我国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是在较长时期实体法缺失或很不完善的法制环境下的产物,由此也就形成了虽追求纠纷解决结果,但却不在意深究请求权基础和法律推理逻辑的"散点式审判方式"。民法典作为体系化的、自洽的实体权利义务根据,为法律审判的"三段论"推理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民法典实施的强大社会"气场"也必将有利地驱动民事审判方式再次进行调整,转向以明确原告实体请求权有无为中心的"聚焦式审判方式"。这种转向使得整个民事审判过程将始终围绕着实体请求权基础、请求权要件事实展开审判活动,从而实现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有效贯通和对接。使得以实体请求权及要件事实为中心的聚焦式审判能够更精确、细致地进行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并催生更具技术操作规范的"要件审判法",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纠纷,让人们真切地感知到个案解决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5.
从民事审判权谈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剑锋 《法学家》2000,(6):77-82
民事审判权,是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通过审理对案件作出裁判的权力.②它是国家司法权的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基本权力之一部.从形式上讲,它源于宪法和法律,是国家管理国民和治理社会的一种权力.而在现代民主国家,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权力来自于民众,即任何国家权力,都来源于国民的权利.国家权力设定的目的,在于服务于国民权利,权力是保障权利实现的手段,③作为国家基本权力之一部的民事审判权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从本质上讲,民事审判权是服务于当事人诉权的一种权力,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民庭于1992年11月在北京就审理民亭案件中有关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侵犯死者名誉权纠纷等问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地区从事民事审判的同志、法学界在京的部分民法、婚姻法专家和中央有关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会上,大家对最高法院民庭草拟的上述几个问题的征求意见稿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发表了许多赋有新意的见解。特简要综述如下,供读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清代民事审判依据学界观点颇多,本文主要分析两派代表性观点,在其基础上考察情理法的内涵,通过案例和实证分析来考察二者关系,从而最终得出情理和法皆为司法裁判依据,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导致了两派学者观点的对立,两派学者实质上是无分歧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人少案多的矛盾日趋尖锐。改革审判方式,提高审判效率是公认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改革审判方式应当在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审判作风,变革落后的工作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审理环节,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立足判决,推行直接开庭的审理方式以前,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一直强调“调解为主”、“着重调解”,片面追求调解率。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纠纷都是通过调解解决的,但是调解也有它的弊端和局限性。调解的主动权被当事人所操纵,体现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审判机关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正从传统的模式步入到改革的洪流之中,全国各法院都在积极推进以突出公开审判和强调当事人在庭审中的举证、质证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庭审方式的改革。一言以蔽之,即实行直接开庭的审判方式。在此,笔者就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谈谈  相似文献   

20.
民事审判对象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民事审判对象的讨论一直受囿于新旧诉讼标的之理论框架。旧诉讼标的理论以案件所涉法律关系为审判对象,新诉讼标的理论则以原告的诉之声明为审判对象,法律关系和诉之声明自然而然地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焦点。相形之下,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