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提起人民代表大会(下简称“人大”)工作,人们必然会把它与权力和法制联系起来。但“人大”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联系呢?也就是说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大”工作呢?本人联系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一、履行职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办什么事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地、因时制宜,解决问题。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人大”工作也不可例外“人大”及其  相似文献   

2.
王立东 《前沿》2001,3(11):38-41
毛泽东是伟大的理论家、哲学家 ,其深刻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人民性的“人性论”为基础 ,在道德规范、道德评价及其标准、道德境界理论上 ,都体现着“为人民”原则 ,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更为中国人民的伦理道德确立了永久的风范。当今我们所讲的“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理论 ,与其有着本质的联系 ,显现着毛泽东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育中 《前进》2004,(5):19-20
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是搞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的新闻事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统领,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核心,在整体推进和相互联系中搞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三项教育”活动,是用一根红线贯穿起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根红线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它是“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年初,江泽民同志到南方考察工作,进行调研,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精辟论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针对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概括和新时期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内在逻辑的统一体,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建党理论和实践中的光辉典范。第一,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上,阐明了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其相互联系都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理。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以便提高学习和认识“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确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思想 ,坚持“二为”方向 ,辩证地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具备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联系的宏阔视野 ,自觉贯彻“双百”方针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先进文化的建设才能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入手。然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概念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即一方面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发展”。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所遵循的不一定是马克思本人的“原话”、甚至不一定是马克思某段话的“原意”、而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靠查找原著是无法得到的,它深藏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首先必须廓清三个关键问题:“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区别”、“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约束的矛盾”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并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联系为结合点,将“对分工与分配的否定之否定”或“人在分工与分配中的矛盾”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形象概括为“有的放矢”,即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以“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结合”具体化为“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改造我们的学习》)实现这种“结合”和  相似文献   

9.
康宇 《长白学刊》2013,(6):11-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中的“对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虽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问存在不可避免的内在差异,但二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天然的互通性,社会历史经验也证明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尤其在当代现实层面上,中国社会对二者的有机联结表达出强烈的需求。若能厘清二者联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具体结合点所在,联结途径问题,并能摒弃“马克思主义儒学化”“儒学马克思主义”等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定能彼此促进、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是有原则区别的。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所以出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样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飞跃,其原因在于,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障。继毛泽东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学风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的文本作出“成熟的”或“不成熟”的取舍和区分 ,割裂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贯穿着“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对任一发展阶段的马克思思想都不能做非此即彼的分割。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 ,而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批判学说 ,必须在“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真懂、真信、真用,这样才能做到学用一致、知行统一。真懂是真信的前提,只有学懂弄通,才能使真信、真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真懂、真信最终要体现在真用上,落实到行动上。真懂,就是必须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要联系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联系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中,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29页)可以说,社会发展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由共产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三者构成的“艺术整体”。它是由《莱茵报》的实践精神引发的。这时,普罗米修斯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制定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我们把马克思中学的“毕业论文”、大学的《博士论文》与《莱茵报》的实践联系起来,目的在于把以后经济学的批判研究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研究联系起来。这样做是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与后期理论的制定内在地联系起来。这是一项全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6.
林军 《青年论坛》2002,(1):51-52
“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回答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 ;要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 ;要加强监督 ,促进领导思想作风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对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了根本要求。这是对“三个代表”思想方法论意义上的重大创新。联系江泽民的“7·1”讲话与“5·31讲话,“三个代表”理论已臻成熟,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先导与行动指南的深远意义。“三个代表”蕴藏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伟大创新。“三个代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结晶,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内涵。马克思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主题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疑难,对它们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包括四种: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在揭示和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而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王安 《长白学刊》2002,(4):95-95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认识的新飞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根据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