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4,(12):1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精辟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伊春林区是全国生态建设大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2011年,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启动实施,伊春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率先停止了森林主伐。2013年,又主动全面停止了商业性采伐,彻底放下了"斧头锯",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大小兴安岭林区是黑龙江省殊可珍贵的绿色财富,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景色秀美,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除绿色农业之外的又一大自然环境优势。当前林区全面停伐之后,中心任务是保护和发展林区生态资源,凸显大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相对应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美龙江建设,从而把自然环境优势变为发展林区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和稀有资源,打造生态强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  相似文献   

3.
1961年七八月,刘少奇为解决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建设中的问题,制定林业工作的长远规划,视察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由此揭开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纵谈生态危机.呼吁林业不要吃了子孙饭兴安岭林莽苍苍,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主要产林区。兴安岭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一直受到刘少奇的关注,在20多天的实地调查期间。刘少奇对兴安岭林业资源在人力不当干预下。潜伏着的生态危机给予高度重视,先后三次从生态  相似文献   

4.
单增庆 《奋斗》2010,(1):21-22
<正>大兴安岭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森林覆盖率达到79.83%,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作为国有重点林区,是我国东北、华北、东北亚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生态和粮食安全上地位重要、不可替代。境内的森林发挥着纳碳、贮碳、制氧作用,每年创造的生态效益高达1163亿元,是黑龙江、东北、华北地区"减排"的巨大调节器。近年来,特别是我省"八大经济区"规划正式实施后,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站在维护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高度,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切实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摆上重要日程,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不断调整经济结  相似文献   

5.
吴松岭 《世纪桥》2011,(17):145-147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提出"保护好大小兴安岭就是最大的政绩"。笔者认为仅仅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保护"是责任、是义务,加速"恢复"才是最大的政绩。长期以来,国有林区由于过量采伐,生态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球变暖、气候干燥、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伊春林权制度改革吹响了加速恢复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环境伟大工程的第一声号角,调动了林业职工造林、育林的积极性。能否演奏出美好的乐章,更大程度、更快速度扩大小兴安岭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被率,发挥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作用,还需要各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因此,全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恢复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曹国志 《奋斗》2006,(11):44-46
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是我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区和纯天然绿色食品产区.而且是东北、华北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天保工程实施后.加强了森林的保护和培育,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林区“两危”的状况得到缓解,在林木产量调减平均拉动GDP下降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社会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5.8%.人均GDP达到10387元.位居全省第五位。森林有林地面积由1997年的648.5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65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77.65%.提高到2005年的78.94%。林区的生态也进一步好转,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林区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凤仙 《奋斗》2010,(1):19-20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呼吁下,在林区人民的热情支持下,在党和国家领导及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终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建设规划工作,它标志着我省生态建设和林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起步阶段。大小兴安岭林区因其地理位置最北、自然资源丰富、国有体制复杂、面临的矛盾最多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多年超强度采伐,昔日参天大树基本被采光,使社会各界和林区广大干部职工为国家将要失去大小兴安岭天然屏障感到恐惧和忧心忡忡,强烈呼吁:中国只有一个大小兴安岭,国家再困难,也不应失去这块天然屏障和绿色宝库,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保护好大小兴安岭天然绿色植被。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04年便正式提  相似文献   

8.
高金芳 《奋斗》2008,(2):5-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高度负责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省重点国有林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用新的思路谋划森工林区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切实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曹爱平 《学习月刊》2013,(2):104-10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持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职工群体作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系统各级工会作为我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林业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秀国 《奋斗》2009,(5):32-3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赋予了林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事关林区发展命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发挥优势,建设生态漠河,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爱文 《奋斗》2010,(5):25-26
<正>省委、省政府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列为全省"八大经济区"之一,这是区域发展理论在我省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繁荣林区经济、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伊春林区所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存在的矛盾,我们以处理好养人与养林的关系为核心,以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为目标,以停产限伐为手段,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鹏远 《奋斗》2010,(1):23-24
<正>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伊春作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的重要支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之一,在维护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方面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上,伊春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体现高效率、实现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单增庆 《奋斗》2013,(12):38-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省生态资源丰富,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黑龙江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有能力、有条件、更有责任和义务高举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在林业系统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高金芳 《奋斗》2008,(11):10-11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力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四大体系”,加速发展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五大产业”,森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3,(10):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武川县作为自治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北窗口,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本县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市乃至全区的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武川县委、政府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截止2012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00.65万亩,飞播造林26.1万亩,围栏封育71.9万亩,累计增加林地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奋斗》2011,(12):54-55
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以“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规划实施为标志,黑龙江省林业开始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 ,全省林业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实施科技兴林营造氛围,抓住经济转型服务大局,推动科技创新宣传鼓劲。  相似文献   

17.
高环 《奋斗》2014,(1):31-32
正"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是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为林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科学定位。两年多来,伊春市恪守"两个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林下经济、园区经济和绿色矿业经济"三篇文章"同步做,努力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推动林区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功能日益彰显、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的绿色崛起之路。做活"林下经济"文章重新审视林业经济。林业经济是林区生产建设活动和林业再生产各环节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培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11)
<正>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不完善,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民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生  相似文献   

19.
吴龙强 《理论导报》2010,(10):39-39
<正>近年来,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2%,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全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不  相似文献   

20.
孙森 《奋斗》2009,(1):18-19
近年来,大兴安岭松岭区(林业局)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始终不渝地坚持构筑生态林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实现全区(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