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是一种适应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迅速发展的全新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然而,由于环境承栽力的限制和旅游量的不断增长,生态旅游本身又出现了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找准我国“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均衡点,让“生态旅游”观念与行为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2.
沙湖今昔     
秦晓峰 《党风建设》2002,(10):40-41
沙湖是西北旅游胜地,国家“AAAA”生态旅游王牌景点之一。自1989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累计接待区内外、海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态旅游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生态理念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理念向活动渗透的结果。就对环境影响的程度而言,从大众的生态旅游到少数人参与的、高消费的生态旅游之间可以划分出多个层次:一般生态旅游、生态教育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生态科学考察旅游。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喀纳斯景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类型,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及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形成了十分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喀纳斯旅游景区存在制度建设滞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管理人员的专业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喀纳斯生态旅游要完善生态旅游的规制、提高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等。  相似文献   

5.
武隆地处武陵山和大娄山褶皱地带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此武隆县确立了“立足资源实际,突出武隆特色,建设生态旅游大县、全国生态旅游名县,走出一条以自然资源兴生态旅游,以生态旅游促武隆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北部林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明确开发建设原则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森林生态旅游系列产品主题;合理规划资源;建立营销体系,实现旅游产品营销网络化、信息化;重视森林生态旅游纪念品的宣传效应;注重解决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北疆沿边地区旅游业的魂和根,要科学发展北疆沿边地区的生态旅游事业,必须抛弃人们在传统旅游业发展中损坏和危害生态环境的陈旧观念,坚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创新和树立“生态立旅,科研兴旅,依法治旅,人才强旅”生态旅游全新的战略思想;创新和确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创新主导、品牌致胜、重点推进、信息旅游适度超越的发展方针;创新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和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0,(5):32-33
今年2月9日,备受关注的《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标志着江西省正式吹响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号角。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为基本依据。结合环鄱阳湖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纲要》确定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面积7.49万平方公里,人口2555万人。  相似文献   

9.
5月6日,"贵州纳雍生态旅游文化节"在纳雍县总溪河畔举办,文化节以"观滚山珠、品玛瑙红、漂总溪河"为主题,展现了纳雍民族、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展示了纳雍旅游文化新形象和旅游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新疆塔城地区拥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塔城地区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结合新疆塔城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塔城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生态旅游的理念内涵分析构建塔城地区生态旅游模式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疆喀纳斯是我国极其难得的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特征的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喀纳斯秀丽神秘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和丰富奇特的人文景观。1998年以来,每年到喀纳斯旅游的人数成倍增长,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喀纳斯生态旅游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实现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生态旅游规范化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某一特定时段呈现出的乡村旅游过程和旅游景观格局。山西太谷县有独特的旅游环境和发展优势,其田园风光旅游、“农家乐”休闲体验体现了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显现了这一旅游方式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挖掘潜力,着力打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三张牌”,不断提高民族旅游发展的品位和质量,促使民族旅游成为全县又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裕民县以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产业为目标,深入挖掘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等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李文瑾 《山西青年》2022,(19):36-38
《生态旅游》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在实践方面也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生态旅游成为旅游行业的潮流,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旅游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在进行《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生态旅游》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宁县以建设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成果,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取得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地处豫西深山区的嵩县,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县域面积300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54万人,21239名党员,811个基层党组织。境内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最美的地方”、2006年“游客最喜爱的十大超级景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的龙头项目和核心景区。  相似文献   

18.
田华 《学习月刊》2012,(10):65-65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旅游.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永州古城,因潇湘二水在境内汇合,自古有“锦绣潇湘”雅称。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风光秀丽。近十年来,全市旅游年接待人数从1440万人次增长到39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73亿元增长到389亿元。永州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将历史人文优势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深度融合,锚定打造千亿文旅产业、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名城目标,推动旅游业朝着特色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肖燕梅 《学习月刊》2010,(18):99-100
近年来.罗田县围绕建设中部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大气魄谋划,大手笔建设,硬措施保障,强力推进旅游开发,取得了明显实效。2009年,全县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税收、当地居民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5%、46%、52%和63%,成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