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101
自打全智贤“野蛮女友”形象横空出世,“女强人”之外,便又冷不丁冒出个“女汉子”群体。不过,二者虽前缀皆为“女”,但在我看来,“强人”与“汉子”的区别那可就大了!强人是干啥的?怕是不用我科普;而汉子则不同,  相似文献   

2.
“台独”即台湾独立建国的简称。“台独”作为谋求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一种思潮和运动,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十分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台湾特殊历史的原因,也是美国、日本等反华势力纵容、支持的产物。近年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陈水扁当局及各种“台独”势力搞分裂、搞“台独”的冒险性进一步上升,发生重大“台独”事变的危险性始终存在,不仅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使台海地区安全形势时常呈现紧张、严峻、复杂的局面。“台独”问题是何时出现并怎样发展的?有哪些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特点和危害?  相似文献   

3.
“家”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文明中的“家”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在倡导吸收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促进文化先进性的今天,“家”文化的道德内涵随着现代性的推进而发生嬗变,如功利化倾向冲击着“家”文化的道德平衡力,“独生子女”时代家庭德育功能的弱化等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和适应现代的过程中把握“家”文化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同时加强以“家国”文化为内容的基础教育,创导“家庭伦理关系”的体验式教育,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穿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10):23-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成就举世公认。然而,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产业结构调整不过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过来?为什么中国目前只能是“世界加工厂”而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么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名列世界前茅,钢材、彩电、摩托车等一百多种重要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辉煌的成绩并没有增加多少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生产靠订单、销售靠外商、技术靠引进,这样的循环使得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度超过了50%,70%以上的新开发技术属于外源性技术。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不可能的: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就难以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就无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从长远看,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佚名 《党建文汇》2011,(10):41-41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相似文献   

6.
李绍来 《实事求是》2012,(1):109-112
民主有无姓“资”姓“社”之分?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提姓“资”姓“社”?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本文对这些争论进行综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阐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内容入手,分析了“民本”思想的实质及其与现代行政文化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理念的区别,反对单纯继承、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乃伦理社会,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德”、“札”遂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石。“德”、“礼”不仅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依据,而且法律的内容也大多关乎“德”、“礼”。“德”、“礼”的这种主导地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一定的阶段性。这种“德”、“礼”主导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仍然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着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海涛 《党建》2010,(5):51-51
学习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的事迹,感慨颇多。如何做一名像王彦生那样的组织部长?我认为,组织部长要姓“方”不姓“圆”。  相似文献   

10.
谈心谈话,是党内过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步骤不能少。怎样才能在民主生活会上既谈出问题,又谈出团结?笔者认为,谈心谈话要做到“真”“实”“好”。  相似文献   

11.
做人如水——“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分别从价值观、心境论、心态论、立身说、交往论、待人说和为人做事七个方面,详细地揭示了“上善若水”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现代健全人格和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党课》2010,(3):125-126
把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恐怕是中国的特产。这一称呼,从古至今就没有间断过。时至今日,不还是有人将县、市的主要行政长官视为“父母官”,而某些县市的主要行政长宫也自诩为百姓的“父母官”吗?  相似文献   

13.
郭庆晨 《党课》2006,(11):64-65
朋友,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什么是朋友?按郑玄的说法:“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自古以来,“亲朋好友”就成为—体,分不清亲人和朋友哪一个更亲近。难怪《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慨和“朋友信之”的教诲。大概正是这一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才有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为朋友两肋插刀”、“宁让朋友负我,我决不负朋友”之类令人动容的“朋友情结”;难怪人们会将“重朋友、重感情”的赞语郑重地送给“朋友情结”深厚的人。  相似文献   

14.
李向前 《湘潮》2012,(6):38-41
一次闲聊中,一位现代女孩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颇为纳闷地问:喜儿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呢? 这发问既好笑又很戏谑。在稍有历史常识的人看来,这问题有点不可理喻。可是,我们又必须承认,这是一个“真”问题,是“现代女孩”们带着一定真诚、不解和以一种向传统道德观挑战而提出的“现代性”诘问。  相似文献   

15.
“毒苹果”、“毒牙膏”、“毒暖水瓶”、“毒玩具”、“毒摩托车”……“中国制造”的标签俨然已成为“危险”和“购买者小心”的同义词。这显然不是事实,但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那么,究竟是谁在恶意诋毁“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6.
“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老人将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等机构,机构每个月付给老人“养老金”或者提供养老服务——“以房养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在中国能推广吗?横亘在其中的障碍有多少?  相似文献   

17.
周扬是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建国后一直担任文化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文艺界的实权人物。“文革”初期,周扬受到政治性批判,被监禁,“文革”后复出,以其深邃的眼光对历史进行反思。作为反思的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这期间,江泽民同志虽然多次讲到“三个代表”问题,但唯有这次“七一”讲话论述最全面、阐发最集中、揭示最深刻。   2000年 2月 21— 25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广东工作、特别是在参加高州市“三讲”教育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他说: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3月 7日,江泽民同志在参…  相似文献   

19.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分、过多、过度地追求欲望,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