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台湾“开战”?自从2000年属于台独势力的陈水扁当选台湾领导人以来,北京几乎就再没有使用过“战争”这个词。在这期间,别无他法的大陆政府只好打经济融合和魅力攻势牌,尤其是对华盛顿打这种牌,目的是使它减少对顽固不化的台湾的军事支持。现在,北京是否正在改变这种温和态度?当人们看到一贯要求人们对中国形势放心的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竟然在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搞独立将会引发战争”的文章时,心里就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这个提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内对台湾问题紧迫性的一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12月10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以《布什先生的叩头》为题,来评论前一天布什在国际电视摄影机面前发表对陈水扁的警告。北京向华盛顿施压而华盛顿“叩头”屈服,这就是《华盛顿邮报》社论所显示的当前中美关系状况的重要现象。该社论也对布什让步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是“在大选年避免另一个外交危机”。这一分析是中肯的。社论又补了一句:“可是为了避免自己头疼,他(布什)又一次显示出他忠实于美国政策原则而做出保卫自由的保证是有伸缩性的。”目前全球三大国际冲突热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印度与巴基斯坦以及台湾海峡两  相似文献   

3.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4.
1987年以来,台湾的公关事业进入新的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政治公关得到重视,大量运用,发展出一批具有拓展国际公关业务的专业公司,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也就在这一时期,台湾当局谋求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企图日益凸显。台湾当局利用所处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和当前国际环境,利用台湾刚发展起来的公关技术手段,在国际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为其所谓的“拓展国际空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当地时间8月14日下午6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他酝酿已久的"安倍谈话"。谈话尽管包含了此前外界广为关注的就二战侵略道歉、反省等内容,但却是以继承历代内阁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谈话提及"殖民统治"和"侵略"措辞,但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日本的行为。谈话发表后,日媒和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对安倍提出批评。日本及国际舆论对谈话广泛关注2015年以来,安倍谈话始终是日媒及国际主流媒体聚焦的热点议  相似文献   

6.
突破波涛第一人——评台湾著名作家高准率先访游大陆及作品陈发玉*高准先生一九八一年十一月率先访游大陆,他是公开回大陆访问,并在美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报刊上发表《大陆行》游记,而又突破种种阻拦公开回到台湾的第一人。他的行动在当时就“受到国际新闻界的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发表演讲,表示“美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倡导无核化世界”,呼吁世界逐步消除核武器,主张在一年之内召开有关核武器的领导人峰会;奥巴马还同时表示愿意在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条件下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学者将奥巴马的这个倡议戏称为“奥巴马的布拉格之春”。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主流媒体为蓝绿政党意识形态所操控的现状已遭到包括台湾学者在内的两岸学界的关注与批评。互联网的出现为台湾民众摆脱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与话语霸权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在相对自由平等的网络公共空间里,网民的蓝绿意识形态、政治偏向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的走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2011年的“陈光标赴台捐款”事件引发了台湾网民的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泰国首都曼谷19日深夜发生军事政变,正陷入危局中的陈水扁立刻召见台湾当局“国防部长”李杰,商讨时局,以防兵变。就在“倒扁”“挺扁”冲突不断的敏感时刻,台“行政院”破天荒地举行国际记者会,尴尬的是,英国BBC记者劈头就问,台湾会不会像泰国一样上演军事政变?台湾“行政院”发言人郑文灿说,台湾军队“国家化”,必须超越党派,不能介入政治纷争。“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称,台湾发生政变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0.
引子 1993年5月7日,台湾当局在高雄造船厂的船坞码头上,举行了“光华一号”计划成功级导弹护卫舰首舰(舷号1101)交接仪式。时任台湾“总统”李登辉亲自主持、众多旧民党要员及台湾军方人士Ⅲ席仪式。该舰被台湾军方和媒体称为“21世纪巡弋台湾的海上蛟龙”。由于国内媒体对成功级的技术性能多有论述,因此本文将丰要台湾研制、装备成功级后在作战思想、战术运用等方面所获得的进步来分析成助级对于台湾海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去年6月,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对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在该校欧林讲座发表了“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讲演。这个讲演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散布了多种明显具有“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倾向的言论。特别是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华民国在台湾”、“两岸分裂分治”及“对等政治实体”的政治理念,并声称要“向不  相似文献   

12.
自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来,以色列一直坚决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以色列领导人以及军方人士多次在各种场合发表言论,称以色列不排除使用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以色列空军司令沙基迪少将更放言,以色列空军必须为“空袭伊朗”做好准备。这番强硬表态的背后是以色列空军“外科手术式空中打击”方面骄人的战绩。25年前,以色列正是使用这种方式一举摧毁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使萨达姆拥有核武器的梦想成为泡影。2000公里奔袭  相似文献   

13.
博览     
《南风窗》2002,(15)
7月16日,布什发表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内安全战略,要求政府和商界全力以赴来阻止“新一波的恐怖主义”,它涉及的领域包括核武器、放射性辐射、生化武器以及各类原始的恐怖手段。将一个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14日至17日,第7届台北国际航太科技及国防工业展(简称“第7届台北航展”)在台北世贸中心一馆举办。这次展览的台湾自制武器新鲜度不高,只是当一种台湾与新加坡外商合作研制的新版本L70高射炮的出现,才使会场气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网战龙虎榜     
(1)(转帖)台湾评论够狂的:上海与大坝大陆准备牺牲哪一个作者mooninthesea点击91水量19 www.nationfield.com中华军事网某岛内媒体引自美国(国防周刊)的报道说,美国防部《中国军事评估报告》提到,台湾为了阻止解放军攻击,可能袭击三峡水坝,也可能瘫痪大陆的电脑网络、交通枢纽及指挥中心。该台湾媒体便据此对一旦两岸发生战争,台军是“攻击大陆沿海中心城市,还是攻击三峡水坝”做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分析,其结论是“对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的打击要比时水坝的打击更起作用”。这样不着边际的说法恐怕连台军自己也很难相信,台军手里那一点可怜的打击力量在解放军第一轮饱和攻击面前还能剩下多少恐怕都很难说、哪里还谈得上从容的选择打这儿,还是打那儿了。  相似文献   

16.
台湾大众媒体与政党权力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自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以来,民进党亟力向国民党争夺权力,企图实现“台独”党纲,控制舆论传播,有过自地下到合法,小型到大型,局部到全省乃至伸向海外的短期和长程大众媒体发展计划,随着向国民党瓜分权力越多而升级。本文探讨国民党和民进党媒体的版图重组,交互作用和影响,尤其在不流血权力转移斗争中,台湾大众媒体的重构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大众媒体的新版图台湾大众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由台湾国民党、政、军主导和控制。《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台湾新生报》、《台湾新闻报》(省政府)、《青年日报》(…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19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施政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增进农民福利,缩小城乡差别,把1986年提出的“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进一步具体化,并强调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WTO的挑战,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嘉全于2006年6月29日发表“新农业运动-台湾农业亮起来”施政方略,强调“创力农业、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目标是强化台湾农业竞争力,将传统农业发展为高价值产业。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1922年以前)台湾农家经济与“米糖相尅”问题周翔鹤“米糖相”问题是日据时期台湾经济中的一个尖锐突出的问题,它“几乎横亘了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中”①,“研究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学者,无不重视这一问题。”②所谓米糖相指的是日据时期台湾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自《上海公报》发表以来的三十多年问,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奉行所谓“和平解决”政策。表面上看,美国的“和平解决”与中国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政策取向上存在某种交叉,但事实上,由于美国这项政策的内涵和目标在冷战后出现新的变化,中、美在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上的分歧与矛盾也日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格局和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格局和台湾问题张祖谦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问题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台湾问题很复杂,又有国内问题,又有国际问题。就美国说,这是一个国际问题……”①鉴于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