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丝虫病的酶标记检测方法从1975年Bartlett等用于盘尾丝虫和各种动物丝虫的检测。国内1985年有用ELISA法检测人工感染羊脑脊髓丝虫病(牛腹腔丝虫感染期幼虫对羊的侵袭病)的抗体的报道。本试验主要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牛腹腔指状丝虫的大分子抗原,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牛腹腔指状丝虫的自然感染黄牛血清抗体。结果达到80%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双扩散试验的检出率。 (一)丝虫和血清来源  相似文献   

2.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经后海穴注射免疫山羊,第15大有2/4检出血清抗体,且滴度较低,至第75天血清抗体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113天;皮下注射免疫的山羊血清抗体虽出现较早,但在后期的抗休滴度和持续时间略低于后海穴注射免疫组。对初产怀孕绵羊和山羊用灭活苗后海穴注射免疫后,在怀孕后期用羊衣原体强毒攻击,均获完全保护。田间试验中后海穴注射免疫羊13020只,皮下注射免疫羊4078只,另设对照羊3151只,经一个产羔季节观察,后海穴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64%,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96%,对照羊的流产率为5.21%。后海穴免疫剂量仅为皮下免疫剂量的1/3,采用后海穴免疫途径可节省疫苗用量,降低免疫费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羊流产对华池县养羊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81~1986年全县山羊流产105614只,平均每年流产17602只,流产率高达20%~40%。特别是1984年,全县山羊流产32404只,流产率高达44.6%,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本县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原是鹦鹉衣原体,还从少量病例检出了布氏杆菌病抗体(《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3期)。为了尽快预防羊流产,在基本确定病原的基础上,我们用山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布氏杆菌弱毒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的羊群流产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集的128份羊血清、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羊血清阳性检出率为25.8%,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2.2%.选择50份羊血清、50份牛血清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0%,IHA为24.0%,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栓出率为26.0%,IHA为22.0%,ELISA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以PLD蛋白为包被抗原的伪结核棒状杆菌(C 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 p)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原核表达得到的重组PLD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PLD蛋白大小为33 ku,Western-blot检测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量为每孔200 ng,血清以1∶200稀释作用1 h,酶标二抗以1∶5 000稀释作用1 h,TMB显色20 min,血清阴阳性临界值为0.367。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对羊布鲁菌、产气荚膜梭菌、羊结核、羊衣原体和小反刍兽疫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灵敏性试验表明,当C p标准阳性血清1∶1 280稀释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灵敏性良好;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在2.27%~8.89%和2.11%~6.92%,重复性良好。对临床采集的山羊样本进行检测与实际患病情况的符合率为96%,符合率较高。对陕西省不同羊场的643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C p阳性率为31%。本研究建立的C p抗体检测方法为下一步研制C p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McEwen和Stamp氏等曾用感染羊流产衣原体的胎衣或羊流产衣原体接种卵黄囊繁殖后制成的灭活苗,接种羊只后可产生高滴度的补体结合抗体,如制成矿物油佐剂苗,1次皮下注射所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3年。近年来,英、法以及苏联等国,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仍使用卵黄囊灭活苗。 1981年起,我们在羊衣原体流产病原研究的基础上,用从甘肃和青海省分得的绵羊和山羊流产衣原体,试制成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以下简称灭活苗)。经过一系列的免疫试验证明,这种灭活苗,注射怀孕绵羊和山羊,均很安全,最小有效免疫量为1ml;免疫持续期和有效保存期,均在2年以上,按《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8.
Hawkes等(1982)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后,已有许多学者将其用于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检测,认为比普通ELISA简单、特异、敏感、快速。70年代末建立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大大提高了ELISA的敏感性。我们结合两者之长,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用于检测仔猪、羔羊及婴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羊(山羊、绵羊)与人血清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并同Dot-ELI-SA、ABC-ELISA及ELISA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鸭病毒性肝炎(DVH)抗体,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DP)进行了比较。ELISA的特异性与AGDP相一致;而在敏感性方面,ELISA的检出率为100%,而AGDP为60%。在ELISA抗体效价判定上,本文采用阳/阴血清OD值(P/N)≥2.1及阳性血清OD值不得小于0.4的综合阳性判定标准,减少了假阳性反应。研究表明,DVH抗体的ELISA检测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实用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亲和层析提纯技术获取高纯度的BLV抗原,并用EDTA处理被检血清,以免疫琼扩(ID)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牛白血病病毒(BLV)血清抗体。其检测结果阳性者完全复盖并高于ID试验的检出率。而超出于ID试验的阳性部份,与ELISA法测得阳性结果完全符合。本法比ID试验高5.6%,并可提前60多个小时报告结果。比ELISA法亦可提前十几个小时得出结果。而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良好而且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从Voller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寄生虫病抗体以来,ELISA作为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研究。 羊脑脊髓丝虫病是一种由牛腹腔丝虫感染期幼虫侵袭,而引起患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的寄生虫病。对于该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相继有琼脂糖凝胶双向扩散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应用ELISA检测羊脑脊髓丝虫病抗体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应用微量间接ELISA,对21只人工感染羊的攻虫后系列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预防山羊流产青海省互助县巴扎、加定两乡1995年的山羊流产率分别为52.26%和29.36%,平均为44.2%。经过251只2岁以上母山羊的血清检测,衣原体和弓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2%和32.6%,二者混合感染率为19.7%。因无...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绵羊棘球蚴病间接血凝试验(IHA)的标准阳性血清,我们于1987年5月用棘球蚴包囊液对绵羊进行免疫,12个月内定期采血,以IHA法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发现免疫羊不仅血清抗体上升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现将免疫前后绵羊抗体消长动态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用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由鸡痘病毒载体介导表达的NDV融合蛋白(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20份阳性血清的P/N值与ELISA抗体效价(ET)的自然对数值(lnET)的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回归方程lnET =0.201×P/N+4.632.应用该ELISA方法对表达NDV 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免疫鸡群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血清的ELISA抗体效价与相应血清中和试验的抗体效价高度相关.攻毒保护试验的结果显示,ELISA抗体效价与机体的保护力表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羊衣原体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羊的流产率为10~20%,羊群感染率高达60%。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开展了羊衣原体性流产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的研究。经室内外免疫试验均收到了良好效果。该苗又经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结果与免疫试验结果作了比较,认为此法可以作为羊衣原体性流产灭活苗免疫效果的辅助检测方法,也证实该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的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为了摸清军牧场畜群中羊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87~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对驻甘肃、青海两省部队的羊群抽样进行了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一)材料与方法1.检验试剂与标准阳、阴性对照血清:均系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1)间接血凝试验冻干抗原(致敏红细胞),批号:8803。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然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诱导含有重组载体pET-28a(+)-CA的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rHis-CA。采用Ni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重组蛋白rHisCA,并以纯化的rHis-CA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His-C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所建立的rHis-CA间接ELISA方法的最适抗原包被质量浓度和血清稀释度分别为0.4 μg/mL和1∶100,血清阴阳性的D_(450)临界值为0.45。该方法仅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不与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和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对来自陕西地区的48份山羊血清进行CAEV抗体检测,rHis-CA ELISA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1%(17/48)和31.25%(15/48)。对来自天津地区2个山羊场的240份山羊血清样本进行CAEV抗体检测,rHis-CA ELISA方法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1981~1990年,我们用从甘肃、青海省的绵羊、山羊和猪分离到的流产衣原体制造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28批(以下简称羊灭活苗),350多万ml,免疫羊近100万只;试制猪流产衣原体灭活苗6批(以下简称猪灭活苗),30000多ml,免疫猪2000余头,室内外试验证明,对羊、猪衣原体性流产的预防效果显著。按《试行规程》要求,灭活苗的免疫效力要用本动物进行检验,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检验方法比较繁杂费时,而且对试验动物的要求条件也比较苛刻。为了寻找简便方法,我们作了用小白鼠代替本动物检验羊、猪灭活苗免疫效力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使用生物素——亲和素免疫酶标法(BA-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1份绵羊布氏菌病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常规血清学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ELISA和ELI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在其中63份菌检阳性和免疫血清中,BA-ELISA和ELISA分别检出60/63份(95.3%)和52/63份(82.5%),而试管凝集试验为20/41份(48.8%),补体结合试验为17/41份(41.5%),虎红平板试验为16/41份(39.0%),此外,还就BA-ELISA法特异性,敏感性等方面进行试验,显示出BA-ELISA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其敏感性比ELISA高4~8倍,比常规补体结合反应高256倍。这些都表明BA-ELISA是绵羊布氏菌病血清学诊断上具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查人和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间接ELISA诊断牛血清中蓝舌病病毒(BTV)的组特异性抗体已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敏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