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海龙 《传承》2011,(1):58-59
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贪蠹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朱景林 《前沿》2010,(23):192-196
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中国制瓷业深受皇权专制政治的影响,被承载着大量皇权专制思想,在皇权关注与专制统治下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然而伴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古代制瓷业也走向了衰微,究其根源却在封建皇权专制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3.
马海军  贺小霞 《理论月刊》2005,(2):53-54,71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然而,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被统治阶级利用,介入政治生活,从而成为维护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政治斗争的工具和选拔、任用、奖惩官吏的依据。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的孝道,剔除封建糟粕的影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志高 《群众》2014,(1):67-67
<正>近日,媒体曝光的一些事件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政府诚信上。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民众称1991年至1999年间,县政府先后向全县行政及事业单位员工借款,金额从300元-1000元不等,拖欠20年未归还。同样的还有安徽三义镇政府公款吃喝欠债21.5248万元及利息,17年未还。债主刘梦夫先后向安徽省蒙城县及亳州市法院起诉。随后,双方"达成和解",欠债将分期还清,刘梦夫要到2019年才能拿到全部欠款。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两千多年中,全国灾害总数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较大的灾害,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至少在160次以上。明清两代,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有783次。由于灾害频繁,赈灾工作在历朝历代都是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正>有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两千多年中,全国灾害总数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较大的灾害,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至少在160次以上。明清两代,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有783次。  相似文献   

7.
李宪堂 《人民论坛》2023,(11):110-112
以儒、法、道三家互补为特征的传统政治就如何治理腐败和“微腐败”留下了大量切实而有效的经验和鉴戒。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散朋党”作为治国治吏的要务,为了惩贪防腐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监察制度。在官吏的选拔上,诸子百家都主张举贤任能,把任用贤才看作国家治理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渊源深远,历代沿袭形成了一个极为严密细致的体系,把节欲俭身看作仕者廉政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设有考察民意、征集舆情的制度和设施。  相似文献   

8.
吴钩 《群众》2013,(12):I0069-I0070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修官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修衙门通常被列为“不急之务”,地方官要修建衙门,就必须经中央政府审核、批准,擅自修建将受到弹劾和处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向星墓葬的分布、形制结构,俄索彝族与向星墓葬的关系,向星墓葬所体现的彝族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它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形成,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它对巩固皇权、调控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官僚权力、打击官僚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长期演进中,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制度特点与相应的制度体系,本文对此加以梳理,无疑会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监察制度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战国时,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但尚未产生专…  相似文献   

11.
贾克水 《前进》2000,(6):14-15
国历史上有不少进步的或有作为的政治思想家都提出过反对腐败、建设廉明政治的主张。围绕勤政、择官、吏清、正心、廉耻、任贤、考绩、爱民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论点,留下了极有价值的传世之作。不少政治家还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践,做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的事情。这些主张和经验,对于后世的政治建设和文化传统无疑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古代有关反腐倡廉的主张和经验,可大致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诛贪必严。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大都主张“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他们认为,建设廉明政治就必须…  相似文献   

12.
付开镜 《前沿》2011,(22):148-151
以象形字为主的表意汉字在中国古代有利于制造政治谣言进行政治宣传,其方法有三:以同音近音字制造、以文字基本结构制造、以文字字意制造。其目的有五:为称帝或改朝换代制造舆论,为继承皇位制造舆论,为打击敌国制造谣言,为打击潜在威胁人物制造舆论,为诅咒当朝统治者制造谣言。这种舆论宣传的逻辑显然是胡乱的因果关系,但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心理,因此对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价值哲学思想内容丰富.中国古代价值哲学思想按阶段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的价值哲学思想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人性的不断觉醒是贯穿其中的线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与古代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以灾害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着眼,是观察与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史学只重人事,不重自然,因此,对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及其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最典型的例证是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5.
胡素萍 《新东方》2009,(1):63-68
海南书院肇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先后出现约60所书院,至清末衰微,延续了近千年。虽然与内地文教发达的地区相比,海南书院出现稍晚,制度和学术上建树不多。但是,对海南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海岛而言,书院的存在对于古代海南社会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社会的君权(皇权)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完全不受限制。事实上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皇权制约理论与制约机制。儒家"天命民心"、"圣人礼教"及士大夫"法与天下共"的思想观念以及谏诤制度、廷议制度、宰相制度等分别构成了对皇权的理论制约和制度制约。这套制约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无限发展,成就了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与繁荣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专制主义的,是专制体制下统治集团内部对权力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作用的发挥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具有有限性和不确定性。强大的皇权与专制传统是中国近代走向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机构,在中国古代应该是没有的。但如果论向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则以下两种情况较为常见:一是某些官职具有咨询、参议与信息搜集整理等方面的职能,为君主或长官决策提供服务,其职能与智库类似;二是古代知识分子以个人身份为君主或长官出谋划策,这些人形成一个群体,便自然成为一个智囊团。这两种情形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重叠,比如,长官有时可自辟僚属,这些僚属一方面在封建官僚体制中拥有一定的职位,为国家而工作,同时他又与长官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13,(3):43-43
游伟在2013年2月8日《法制日报》撰文《织密法网,关住“官跑跑”》认为,近年来,我国官员涉案潜逃境外的人数和级别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涉案资金也在不断增大,大笔的国有资产外流、受损,这对我国反腐败的成效及其评价形成了伤害,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有时,它还会像瘟疫一般,在腐败官员的群体中不断传播和蔓延。一有风吹草动就想溜之大吉,一出事就潜逃出境,似乎成了某些腐败官员的抗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访潮以及对它的治理,深陷在中国社会的治理转型之中,属于中国政治转型的一部分,因此对它的分析应当具有“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志学  刘燕 《求索》2012,(1):46-48
习俗即习惯风俗,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一社会都有与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习俗经过历史演进便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出现的缠足,经过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进而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社会习俗与社会文化层面阐明缠足习俗与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逻辑关联,以期对中国传统习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