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 ,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 ,美国主导发动了这场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美帝国在为其“长治久安”种试验田、唱样板戏。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2 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一、伊战是美国“整合中东”战略的“试验田”美国发动伊战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早有预谋的 ,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 )新安全战略是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根据。9·11事件让美国发现反美情绪在阿…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过去5年了,人们早已没有当初“我们都是美国人”的感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都不是美国人”的惊呼——近年美国多次恐怖袭击阴谋竟是本土美国人策划的,他们认同本·拉丹更甚于认同美国!与国内认同危机相辅相成的是,反美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东在反美,拉美的“反美轴心”在壮大,即使美国的铁杆盟友欧洲,反美呼声也在高涨。现在人们在评论国际事务中常常会说,某某反美,某某亲美。对待美国的态度,似乎成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性格特征。这种说法的潜在逻辑是,美国成为国际事务的标尺。总结起来,有三类“反美”:一是反对过去的美国,…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炮击金门”,给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台海危机”。毛泽东精心指导这场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炮击金门序幕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毛泽东就适时作出了解放台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20):14-17
在美国“9·11”事件满11周年的那天,中东地区因为一部诋氐毁伊斯兰先知的美国影片而闹翻了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班加西死去,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这场始料未及的反美浪潮从利比亚和埃及发端并迅速席卷全世界60个国家,其蔓延面之广和暴力程度是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1995年6月28日,“花冈暴动”事件的幸存者耿谆等及死难者家属代表向日本地方法院提出起诉,状告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在战争期间,虐待、残杀中国劳工,要求赔偿。“花冈暴动”事件及这场官司,再次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一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国内  相似文献   

6.
马中柱 《广东党史》2008,(2):46-47,45
近80年前党的六大对广州起义已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广州暴动是必要的英勇的尝试,是为保障革命胜利的斗争,是使革命深入,直接创造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不过客观上广州暴动在革命失败过程中成为‘退兵时的一战’”。六大否定了把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尤其是把广州暴动视为“盲动主义政策”的错误看法。叶剑英作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他亲身经历了广州起义,近半个世纪前,  相似文献   

7.
1987年,《人民日报》曾以“无法埋没的历史事实”为题目,报道了1945年6月日本国内花冈町“劳工暴动”的事件。1992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映“花冈町暴动”电视剧,具体地反映了1945年6月30日,中国被俘劳工,在日本花冈町铜矿奋起暴动,打死4个日本矿警和一个狗汉奸的壮烈情景。那次事件,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国土上反对法西斯战争、反对日本法西斯奴役的正义行动,是一次表现中国人民高尚民族气节的英勇斗争。那次暴动发生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投降的情况下,所以震动了日本国,轰动了全世界。 这次日本花冈町暴动中,有原籍河北省新乐市的李秀深老人,他当时是12个暴动组织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名字曾被载入国际法庭档案。 李秀深,俗名李铁锤,男、现年72岁,是新乐市化皮村人。1991年应日本国进步人士和旅日华侨联谊会以贵客身份的邀请曾去日本参加花冈町暴动纪念活  相似文献   

8.
杨永生 《新视野》2007,(2):92-94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动态平衡”政策。20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时,美国提升美台关系,干扰两岸关系发展;台湾“三党”访问大陆后,美国动态平衡政策有了新变化。这一政策是以美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矛盾、灵活、多样,但是实施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扩大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来打破美国动态平衡政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50年代末.为配合和主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毛泽东果敢作出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继而运用“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高超的战略艺术,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拖住美国,使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卑劣的侵略行径,同时,也争取了台湾当局,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利益。这即是著名的“绞索政策”。胸揽全局,高屋建瓴,制定出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战略决策台湾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内政。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以武力侵占台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后,…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四年伊始,世界人民反美斗争有了新的兴起。同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遥相呼应,最近亚洲人民也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反美斗争风暴。  相似文献   

11.
今年开年以来,美日反动派大兴妖术,力图使用怀柔和分化手段,来削弱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美国战争贩子强作笑脸,一个个装模作样地去日本进行“亲善访问”;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也大卖力气,想尽一切办法替它的主子进行粉饰。然而,花言巧语是虚,加紧扩军备战是实,美日反动派的阴谋诡计骗不了有觉悟的人民,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反而又高涨起来了。这就再一次证明,美日反动派要想改变日本人民伟大斗争的进程,只能是一种梦想。  相似文献   

12.
1958年8月23日至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对台湾海峡国民党控制的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这些被称为“台湾危机”的事件,差点使世界陷入世界战争的深渊。 后来,在苏共和中共的“大论战”中,苏联的历史文献断言,“这些事件的真正策划者是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法轮功”组织体系被彻底摧毁,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的拙劣骗术和歪理邪说被全面揭露,绝大多数“法轮功”练习者认清了“法轮大法”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邪恶本质,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正确立场上来,这场同“法轮功”这一邪教组织的政治斗争已经取得广决定性的胜利。“法轮功”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思想文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一事件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一、思想政治斗争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一个时期以来,忽视、淡化思想政治斗争的倾向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都相当严重,在部分党员…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9,(6):19-21
发生在1953年,揭露于1954年初,处理完毕于1955年春的“高、饶反党联盟”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高层首次出现的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严重斗争。这场斗争给毛泽东以深刻的体会.导致了中央政府的第一次人员大调整。李先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调任中共中央的。  相似文献   

15.
半月时事     
美帝国主义以自己的血腥暴行燃起了巴拿马人民的反美怒火。巴拿马人民为了反对美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抗议美国侵略军的暴行,掀起了一个强大的反美爱国斗争。我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一月十二日向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谈话,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完全支持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国侵略者,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发生在闽北崇安的赤石暴动,在新四军的斗争史上留下了“浩气永长存,丹心照万古”的壮烈篇章。我们纪念赤石暴动50周年,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决议和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时期,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美斗争风暴。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支持和保卫古巴革命问题上。导火线是美国策划的干涉古巴的美洲国家外长会议。同美国的侵略活动针锋相  相似文献   

18.
1948年香港工商界的“反美扶日”运动,是当时全国性的“反美扶日”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行动起来抵制日货,到组织起来“反美扶日”两个发展阶段。由于香港政治经济地位的特殊性,致使香港与内地的“反美扶日”运动在参与主体、关注领域、领导力量、斗争目标和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面对共同的“反美扶日”主题,香港工商界与内地青年学生的表现又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都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于南越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取得越来越大的胜利,美国侵略南越的战争遭到严重的挫败,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为此争吵得不可开交。为了寻找挽救失败的方法,美国政府派遣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第四次到南越去进行实地的阴谋策划。但是,麦克纳马拉从南越回到华盛顿时不得不心情沉重地说,他确信“没有赢得一场反游击战争的妙方”,美国在南越的“道路可能是艰苦的”。美帝国主义在它的侵略南越的政策的死胡同时,已经陷于进退维谷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试析“高饶事件”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发生在党内的一场斗争.这场斗争的发生,既有个人因素,也有体制性因素,同时还有思想认识上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全面认识这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