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我们想请你谈谈广东党史和华南抗战史研究的问题。你认为当前广东党组织与华南抗战的历史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曾:广东党组织在华南抗战中的作用,一是领导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二是独立组建抗日游击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三是派出不少党员到国民党军队中工作,在其中参加抗日。比较而言,我认为对第三点研究得比较少,有关的情况还不够明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就调集重兵到广东,妄图一举消灭广东的共产党组织和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广东内战一触即发,广东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历史进程,分为初创、初步发展、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和对敌斗争以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叙述了广东抗日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权创立中的独立自主、建立过程中的华南创新、政权建立方面的华南特点、施政过程中的华南特色;阐明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意义,在华南树起了抗日民主的旗帜,改善了民生,巩固了华南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有力支援了敌后抗日游击斗争,扩大了了中共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4.
值此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广东解放50周年,本刊全文登载当年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关于过去华南及广东工作的决议,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5,(2):44+56
<正>1949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了3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原华南分局领导人方方在会上详尽地介绍了广东近三年对敌斗争简史、广东人民武装、政权和党团情况。关于广东历史和风俗人情,方方是这样介绍的:"广东人是著名强悍好斗。流行的一句广东话叫‘唔做衰仔’,就是不要跟别人不上,以落后为可耻。因此,广东人有一股傻劲。"  相似文献   

6.
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理论方面,叶剑英强调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广东实际的重要性;在实践方面,叶剑英或是亲自调研,或是委派相关人员作专题调研,以获取第一手材料,准确了解和把握广东实际,为当时广东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通过调查研究、达到实事求是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的革命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后,党中央决定派张文彬来广东领导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针对当时广东对敌斗争的复杂态势,张文彬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积极做各方面的工作,联络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展自己;建立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抗日敌后战场,使之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敌后三大的战场之一;极大地活跃了华南抗战局面,为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敌后战场有一支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为了铭记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0.
黄焕秋同志是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广东青年工作的主要开拓者。从1947年至1952年,他历任中共香港工委青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香港工委群委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青年、妇女工作组组长,青年团华南工委首任书记。 为比较全面了解广东青年工作历史和黄焕秋同志对青年工作的贡献,我们在2001年初夏相约一起访问黄焕秋同志。  相似文献   

11.
一、中共广东区党委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就调集重兵到广东,妄图一举消灭广东的共产党组织和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广东内战一触即发,广东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广东区党委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于1945年9月16日作出坚持长期斗争的工作部署。区党委并决定实行分散领导,中心区仍在江南(东江南部)地区;将全省分为11个区,分散进行军事活动;有部队活动的地区,实行党、政、军统一领导;并在各地设立党的特派员,坚持斗争。同时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946年6月,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258…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华南敌后抗战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结和研究广东党组织对抗战胜利的...  相似文献   

13.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时,华南分局在充分考虑广东粮情与粮市的基础上,提出暂缓执行的请求,但随后又很快作出与全国同步实行的决定。华南分局的态度转变并非基于对粮情与粮市的重新思考,而是对统购统销政策目标及中央决策背景再理解的结果。统购统销有着应对粮食紧张和服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多重目标,这为地方的政策执行留下了调整空间,使华南分局能够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结束购粮,因为统购过程的政治动员比完成购粮数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广东抗战文化宣传是华南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南》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抗战文化的机关刊物,具有浓厚的统一战线色彩。《新华南》在抗战文化宣传策略上兼具合作性与斗争性、政治性与文艺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地区宣传"团结抗战、打败日本,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为华南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于2014年9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全景式的记载了从1949年10月广东解放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近30年中,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和中共广东省委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广东具体实际作出决策,各级党组织上下一致努力奋斗,担负起领导全省人民建设新广东的重任,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程。本书写作严谨,数易其稿,凝聚了几代党史工作者的心血,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全书结构、叙论、行文均  相似文献   

16.
叶剑英(1897—1986) 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回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长征途中,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作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解放华南的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扩大会议,制定解放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牵涉到反"地方主义"问题,很长时间相关研究进展缓慢。1994年,广东"地方主义"问题得以彻底平反,土改研究随之迎来春天。以纪念土改50周年为契机,广东土改研究迎来一个高潮。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挖掘新史料、引入新视角,对土改中的华侨、干部及政策变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广东土改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18.
杜润生同志在1999年第10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区土地改革的回忆》的文章 ,其中“反左出右 ,反右出左 ,决策两难”部分 ,有一段关于解放初期广东土改的文字(以下简称杜文)。杜当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中南土委会副主任 ,曾到广东指导土改运动。对广东土改 ,他是这么写的 :当时广东、湖南两省是我们的两个重点。广东工作由华南分局领导 ,书记是叶剑英 ,主持土改工作的是方方同志。他们很重视搞好土改。运动开始后 ,南下干部反映放手精神不够。中南局就派我去协助一下叶剑英和方方同志。我们去了以后强调放手发动…  相似文献   

19.
肖燕明 《广东党史》2002,(2):39-41,38
广东土改试点运动于1950年10月开始,首先在兴宁、揭阳、龙川三县展开。11月,华南分局根据中央加快土改进度的指示,决定增加8个县作为土改试点县,分别为:普宁、丰顺、惠阳、曲江、英德、遂溪、宝安、鹤山。12月,广州市郊区土改试点正式实施。1951年2月,又增加河源和南澳县。海南岛于2月中旬也展开土改试点工作。对  相似文献   

20.
黄黎 《湘潮》2011,(12):19-22
1951年12月,刚从广西剿匪前线返回武汉的陶铸,被毛泽东直接派往广东。他的任务是主持广东土改工作,具体职务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四书记兼解放军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在主政中南期间,陶铸注意研究革命和建设的规律,通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因地制宣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