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儿童忽视评估中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忽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可能对儿童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但是一直未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实际评估中存在很多的困难。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只有一个框架式的定义;立法体系不完善,和实际评估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在评估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调查员实际工作中存在沟通问题、个人偏见、后续跟踪、干预计划的实施、工作人员本身的工作压力等都对儿童忽视的评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来统一评估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琳 《工会博览》2009,(9):45-45
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是我国新形势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更新评估观念,明确评估目的;细化考核内容,规范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要素指标体系;宣传落实两手抓,最大限度发挥激励功能;及时沟通评估反馈体系;强调依法考核,提升社会参与度,重视考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考核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发展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3.
胡峰 《工会博览》2010,(7):241-241
本文追溯高新技术企业估值方法理论的演化历程,介绍最新的价值评估方法,为准确合理地评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994年,台湾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法,在落实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台湾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的立法背景与发展过程、基本流程与主要制度,并通过一则本土实例分析台湾现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的亟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免费”是个神奇的价格,我们不能用评估其他价格的方法来评估它,它让我们感觉良好,让我们的欲望无限放大。但有时候“免费”会捉弄我们一把,促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周维佳  陈瑶 《工会博览》2010,(7):167-168
从分析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指向的内涵与层次入手,通过对现今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现状做较为理性的思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初步探索构建独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一则是新闻。2008年4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网站登出了一则《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秘书袁俏抵达我校》的评估快讯:“4月6日上午11:30,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秘书袁俏抵达我校,校领导梁宏、唐仁郭、蓝常周、刘健武、易忠、白晓军在专家组下榻宾馆迎接。袁俏秘书现任职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该新闻同时配发两张照片。  相似文献   

8.
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被告人的个人睛况、家庭环境、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评估后,将调查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具有刑罚个别化原则为理论基础,此外,社会调查制度的设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性特征的关注以及教育、保护,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以及兼顾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未成年人犯罪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人为什么会犯罪?这个问题需要“危险未成年评估”来解释;如何应对犯罪未成人?这个问题需要“未成年犯罪人评估”来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犯因其未成年的特点,在刑事司法中需要以有利于其教育挽救、健康成长为着眼点;但是作为罪犯,有的未成年犯也具有人身危险性,在刑事司法中要平衡好犯罪未成年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做到准确司法,就必须对未成年犯人身危险性做出准确的评估。本文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监狱未成年犯人身危险性的内涵、类型及其基体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提出了一套监狱未成年犯人身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攻击性认知是攻击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攻击性认知的概念、神经生理基础、结构、功能、评估方法、影响因素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攻击性认知的未来研究可以从攻击性认知概念的清晰化,神经生理基础的精确化,结构的深入探究,功能的进一步挖掘,评估方法的完善以及亲社会媒介对攻击性认知的改变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傅梦孜 《国际展望》2011,(5):I0001-I0001
对于IP观察者而言,对美国实力地位持久与长期的阶段性关注,主要服从于高位政治范畴,即以此观察与评估美国对外霸权战略的底气与战略起舞的节拍。  相似文献   

13.
余取  罗铮 《工会博览》2010,(7):126-126
绿色建筑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的目标,除了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外,还应该有绿色技术的支持,其中建材的绿色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审前调查是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行为人的个人情况、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的一种制度。审前调查制度有利于促进刑罚效益的最优实现,被认为是量刑科学化、合理化的体现,是犯罪人处遇个别化的出发点。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处理中,这一制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已成为当今各国少年刑法中的通行制度。但就我国现状而言,审前调查制度在立法中尚属空白。本文就我国未成年刑事案件处理中引入该制度的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评估青少年犯罪现状涉及几个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青少年犯罪是犯罪源头还是犯罪主体,青少年犯罪是低龄化还是第一次犯罪年龄提前,青少年犯罪增多是打击不力还是教育不力。  相似文献   

16.
罗静 《法制博览》2013,(9):148+147
本文阐述了房地产评估在司法鉴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市涉案房地产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房地产评估过程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在司法鉴定中房地产评估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提供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治安状况新特点、新趋势是制定科学对策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明确社会治安的概念,建立评估社会治安状况的指标体系和严格按照立案标准如实立案,才能正确分析社会治安状况新特点和新趋势,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高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适用率是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司法机关可以不必羁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够继续学业和在家庭生活,避免其在羁押场所受到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是推进刑事诉讼程序进一步人道化的必要措施。但由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存在一定的风险,故司法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适用率并不是很高。如何把握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尺度,对取保候审的风险该如何评估,成为实施这项改革措施的障碍。文章认为,只要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是可以避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或阻挠审判的进行,且在被传讯、审判时及时到案。同时,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对提高取保候审适用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常常听到对于中国何时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各种预测。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认为,就目前的增长率而言,中国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就在同一年,金砖四国GDP总和将超过目前的七国集团。  相似文献   

20.
唐群雁 《法制博览》2013,(1):283-284
本文从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界定入手,基于重大行政决策的主要载体行政规范性文件,从绩效评估的制度功能、启动方式、评估主体、原则和结果使用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提出了重大行政决策评估为"出口后规范"、进一步细化启动程序、确立公众参与和较为独立的评估主体、严格转化评估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