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落后省份。全省共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1千万以上,占全省总人口的31.5%;国家在这里成立了3个民族自治州和11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5%。由于历史等原因,相当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很贫困,导致少数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配备,而人才的来源要通过教育。本文拟就贵州民族教育的前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学龄人口及在校生数的预测 据统计,1983年底,我省人口总计2901.45万,其中少数民族742.5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6%,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1055.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4%。根据党的民族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增长,将比汉族地方要快。预期2000年时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到37.4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6%。近三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各项民族工作的进展,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我省已建有三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加上少数民族较多的其他一些地方,合计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根据上述情况,广泛地开展民族研究是贵州民族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民族研究涉及的项目很多,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经济问题、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课题。民族研究工作者可以根据主客观条件有所侧重地从事某一项或某几项课题的研究,但各  相似文献   

4.
傩戏简述     
巴楚 《人大论坛》2014,(8):59-59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遍布全省各地。古代称贵州是“蛮夷之地”,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深受荆楚、巴蜀文化的影响。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留下很多古老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州傩戏傩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士家、彝、讫佬、水、回、白、黎、壮、毛难、瑶、蒙古、满、土、东乡、仫佬、羌、京、藏、景颇、傣等23个,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瑶、回、白、水、仡佬等民族,是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全省少数民族的分布存在着多层次的聚居区和杂散区.迄今为止,有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331910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3%;其中汉族5797853人,占全省汉族总人口的27.41%,少数民族人口752124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9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第一层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而言,非自治地方是少数民族的杂散  相似文献   

6.
(一)首先要了解贵州的经济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苗、布依、侗、彝、水、仡佬、回、瑶这些主要民族外,尚有壮、满、白、土等民族,总计有四十六个民族。人口有七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6%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1%。在全省八十七个县市的范围内,除北部几个县外,其余的都有少数民族。目前共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1980年的统计,少数民族人口679万,约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有42个县、市,占全省87个县市的48.3%,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从少数民族人口之多,分布面积之广,充分表明了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的东南部,是一个拥有12个民族的贫困山区省份。全省人口3000多万,少数民族占31.4%;全省土地为175000多平方公里,民族自治地方占50%,可耕土地只占总面积的10.6%,平均每个农民只有耕地不足一亩。据1985年统计,每个农民平均收入为303.57元。每年全省尚需国家回销粮食十多亿斤,补贴经费六亿元。据此,研究贵州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研究贵州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课题。而农村实际大多数系民族地区。 本文通过对贵州农村文化长与短的分析,粗浅地提出一些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扬长补短的见解,仅供群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1988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938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4%。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55.%。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怎样,直接左右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逐步推行民主改革,并在各方面给予关怀和大力扶助。良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在民族演进过程中,贵州各民族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独特性、地域差异性、历史不平衡性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等诸方面的特征。并着重阐述了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的共同基础是山地经济。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四十六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现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和威宁、镇宁、紫云、关岭、三都(属黔南州管辖)、松桃、玉屏等七个自治县,除分布在其他各县(市、区)的民族乡以外,民族自治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2.
明朝汇聚政治、经济、军事合力经营西南,对贵州进行改土治流,通过军屯、民屯与商屯,奠定了贵州民族地域商业经济的基本框架。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域自然特征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同,形成贵州民族商品生产空间的差异。明廷遍设卫所,增设府、州、县,由人为的行政中心,演变为商业中心,并和集镇的自然经济中心构成了贵州明代八大商业贸易圈层结构。但民族"山坝贸易圈"的坚韧和狭隘性,制约了贵州商业化的发展。沉淀历史,通过塑造专业生产商品地域结构和推动集市的时空协同,获得贵州商业空间的组合优化。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联合发出倡议书与有关材料,经过各有关单位推荐名单、于七月五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会上对研究会成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会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商定了有关事宜。会议认为,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近七百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四分之一,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百分之六十以上,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上不去,要想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周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对贵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的实践及其经验,作浅显的总结和认识,以期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的民族成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民族有17个,除汉族外,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省的民族自治州、县全省有3个自治州,分别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分别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  相似文献   

16.
一、省情的民族性与贵州民族工作的特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保民族共同开发,世代生息在这块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全省共有49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7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116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71%,比重仅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居全国第5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2.40%,仅次于广西、云南、居全国第3位。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依次为:苗族366.68万人,占全国苗族总数的50%,布依族248.07万人,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140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8%,土家族1…  相似文献   

17.
“六山六水”调查,即贵州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六山六水”包括乌蒙山、云雾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小麻山、武陵山、乌江、都柳江、清水江、南盘江,(氵舞)阳河,“六山六水”区域面积广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民族研究工作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一个带学术性的地理概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4.69%,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六山六水”区域中。作为经济文化都较落后的省份,要摆脱贫困,改变全省落后的经济状况,走上小康之路。首先就得充分认识贵州省情。认识贵州省情,就得先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解。因此,对“六山六水”区域进行综合调查,掌握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对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使民族地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国家里,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伟大的整体——中华民族。贵州,是祖国的一个民族杂居的省份,包括汉族在内共有民族十个。在两千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十个民族的族属关系,通过古今学者的长期研究,已基本弄清。只是仡佬族的族源问题尚有争论。另外,在贵州境内称为“南京”、“东家”、“七姓民”、“木老”等的族别问题,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全省二千八百多万人口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有七百四十多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缔造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历史见证的各种民族、民俗文物至今仍大量地存在着。这些民族、民俗文物仅仅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先民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很少的一部份。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总是令人不安地处在或迟或速的衰坏和消失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救和保护贵州高原上的民族、民俗文物,是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威宁,莫愁前路无知己;九三学社,此情直到夜郎西。威宁是贵州的西大门,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街道)、627个村(社区),平均海拔2200米,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2017年末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5.07万人,占总人口的23.7%,居住着彝、回、苗等19个民族,是全省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和贫富最悬殊、城乡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