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国务院发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时代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肩负着重要使命 ,能否自觉地形成合理的文化视野和理论视野 ,将成为每一学术期刊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想成功地应对这一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形成全球化的开放性文化视野和理论视野、自觉的现代化视野、合理的民族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极为重要的问题。如何做到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代新儒家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新儒家在哲学视域下思考如何在人文理性的指引下充分发挥科学理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应凸显道德人文精神对于科学理性的导引价值,以寻求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平衡。这对于解决当今科技异化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2)
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应对现代性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新举措,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诉求不谋而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整体性世界观、反消费主义的立场、抵制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追求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呼唤自然及科技的"返魅"等理念,是具有积极建设意义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对我国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将具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国提升境界观,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危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化危机,因为文化可以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将科技系统地用于征服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增长,满足人类自身无穷的欲望,自此科技在文化发展中逐渐成为主流,人文逐渐被边缘化,现今仍延续着这样的趋势。所以,生态危机所表征的并不是文化危机而恰恰是人文文化危机,可以说,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中社会发展的有一个相当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解,从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这五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来论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发展———兼论“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是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实践这一战略,我们有必要首先从哲...  相似文献   

8.
雪明  程书强 《理论导刊》2012,(3):38-39,51
理性与乌托邦既相矛盾,又辩证地统一于现代化实践中。工具理性是乌托邦理想形成的根据,乌托邦理想体现了理性主义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在理性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学科迅速分化并向实用方向转变。在这种教育风潮面前,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人文学科几乎成为科技教育的一种点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思想境界低下,审美能力弱化,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探索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民众参与、国际合作等多重要素。本文认为,新时代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政策法规的完善、智能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和高效参与机制的形成,以及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变革,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新时代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监管体制、进行生态科技创新、推进民众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新时代的生态治理现中,仍面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问题,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和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新阶段的生态治理现代化中,我们需要加强生态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落实生态责任制,强化生态治理的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治理的公众参与,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9)
高等教育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的途径之一,是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系,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其中就包括科技哲学。科技哲学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及其分支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哲学学科,也是与科研活动息息相关的人文基础。在布鲁贝克对高等教学哲学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哲学基础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发展现状,以科技哲学的研究视域为中心,探讨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局限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诫我们,每一场新技术革命总是利弊共存的.在当今科技与法律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技术已统治了我们的时代并由此带来种种弊端甚至灾难.只有减少乃至消除技术理性危机导致的技术异化,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协调机制,才能最终实现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21世纪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今后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条件决定的。在实现过程中,要实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重点培育战略产业,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农业和乡镇企业结构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和衡量一个国家 (地区 )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市的优势所在和形象所在。建设现代化的高科技城市是深圳今后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搞好自身的发展外 ,还应充分利用“香港因素” ,借助深港科技合作的优势来加快推进的步伐。深港两地陆水相依 ,有共同的人文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经济、人员往来更加密切。近几年来为了化解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问题 ,改善经济结构 ,增…  相似文献   

15.
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三个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社会现代化离不开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须遵从树立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意识、落实依法执政、加强党的科技建设这三条途径 ,并将之同时并用。  相似文献   

16.
郭丽瑾 《学理论》2011,(17):35-36
从科技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并从中总结出科技伦理问题。只有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才能实现科技发展向人文维度复归。  相似文献   

17.
易杳 《瞭望》1989,(46)
中国农村自然、半自然经济的历史形象,正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迅速地改变着。4年前开始播撒的科技“星火”,正逐渐形成燎原之势。科技胚胎植入农村经济,使农村自然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更重要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所展示的魅力,强化了亿万农民的科技意识,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当不是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18.
杨振华 《瞭望》2016,(16):48-49
硬实力是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平台,以人文为支撑的软实力,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核心;保护旧城不应局限于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还应重视人文内核,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是百年来农业现代化探索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为根本指引,具体表现为“三强”,即满足规模巨大人口的农业保障与供给要强,带动农业变革与升级的科技创新要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系要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高质量发展为行动导向,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稳根基、补弱项、重持续三方面推进,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升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系统构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韩振峰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篇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