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邢慧丽 《求知》2004,(1):13-15
我们党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没有党内的民主,党的生命就要停止;如果党内民主不充分,党的生命就会不健康。把党内民主提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这在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是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重要地位作出的科学论断。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其重要性早已在党内外产生了广泛共识。作为一名政协战线上的建言献策者,笔者认为,就地方党的建设而言,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有必要做到“四个克服”,从而改进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是否承认、尊重、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对待党内民主的一块试金石。要真正贯彻和实践党的十八大关于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求,就需要澄清多年来在党内生活中与此相悖的一些误区,这主要是“党员要做党的驯服工具”的误区、“义务本位”的误区、“党内民主的基本目的是发挥广大党员积极性”的误区。为此,就特别需要实实在在地发展党内民主,改造党内生活环境,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俄共(布)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一是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界限,如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划清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西方社会民主党、社会党的界限;制定和实施新经济政策,划清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与孟什维克错误言行的界限。二是同党内错误的政治派别作斗争,使党的事业前进在正确的政治路线上。如革命刚胜利时同以加米涅夫为首的“妥协派”作斗争,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托洛茨基派、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等作斗争,维护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导权。三是反对官僚主义,使党内充盈清明廉洁的正气。四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促进集体领导,加强党内监察,营造党内民主与和谐的政治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6,(5):6-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紧密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他还特别指出,学习贯彻好党章,加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益飞 《理论视野》2012,(3):49-51,55
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内民主的认知程度、自觉程度、实践程度,往往会对党内民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真信,就是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真诚地崇信党内民主、追求党内民主、笃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基本价值;所谓真懂,就是领导干部要弄明白如何去发展党内民主,尤其是弄明白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所谓真做,就是领导干部在发展党内民主上要言行一致,要有紧迫感,真抓实干,勇于突破,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方玖胜  凌取智 《学理论》2009,(20):264-26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腐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党的生命力的主要体现。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却出现了淡化、弱化“批评”的现象。在进一步加大高校党员发展力度的今天,高校学生党建要保障党内“批评”这一思想武器,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质量。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党的领袖,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根本前提。他首次提出“四个服从”、明确提出“看齐”意识、鲜明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高度重视党内团结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确立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他领导建立健全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党性教育制度、党委制,构筑起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他的探索留下了“关注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抓住重大事件教育全党”“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全党”等宝贵经验。他的探索启示我们:“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新时代,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推动全党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9.
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总结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根据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着眼于解决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制定的党内首部监督大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由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一、《条例》是党内监督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党执政以后,就对党内监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  相似文献   

10.
杨元华 《党政论坛》2008,(23):17-20
党内民主问题历来倍受党中央重视。毛泽东把扩大党内民主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邓小平强调“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要“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初,中共河北省委接连发动武装暴动。这些暴动的先后失败,促使河北党内一些同志对党的政策和策略进行反思,并就“党争取群众的口号”、“统一战线策略”等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中共同盟军工作失败后,河北省委干部李铁夫又在党内“独树一帜”,大胆指出;同盟军工作失败根源于临时中央的“左”倾领导,并通过对党的同盟军工作整个过程的考察,深刻剖析和批判了这期间临时中央的“左”倾路线。  相似文献   

12.
近来社会上有一些人议论说:“改革带来了不正之风”,“改革越深入,不正之风越严重”。这种说法对不对?河北省藁城县县委书记朱久安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就党风与改革的关系问题,作了专题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几年的改革促进了党风的好转,而不是相反。 朱久安对记者说,对近年来社会上和党内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相似文献   

14.
最近以来 ,有关“依法治党”的问题成为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的争鸣也随之展开。集中起来 ,有两种意见。一部分学者认同“依法治党”这一提法 ,认为依法治党可以规范党的领导和党务活动 ,是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对“依法治党”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解和运用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对“依法治党”这一提法是否适合于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质疑。中央党校王贵秀教授不同意在党的自身建设中直接运用“依法治党”这一概念 ,他认为 :“党不是国家组织 ,而‘法’又是一个国家范畴 ,把国家的‘法’直接用于党内不合适 ,容易混淆不…  相似文献   

15.
惠州市从2003年率先在全省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来,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通过建立和落实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度,搭建党代表议党参政的“舞台”;建立和落实党代表提案制度,开辟党代表议党议政的“主车道”;建立和落实党代表视察制度,开辟党代表议党参政的“便捷道”;建立和落实党代表联系征询制度,开辟党代表反映党情社情的“民声道”;建立和落实党代表旁听列席制度,开辟党代表监督党内事务的“阳光道”,  相似文献   

16.
所谓“天花板”干部,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那些因为受干部选拔任用的年龄限制,职务再无晋升空间的干部。干部队伍中出现“天花板”干部现象,无疑有悖于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不利于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是对党的执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天花板”干部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开展积极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内生活中认真清理了“左”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左”的做法,使党内这一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但是,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和一部分党员中,批评却开展不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不愿开展批评。不少基层党的组织长期没有开展过党内批评,有的虽然开展过,但大多是上级不督促不搞,领导不去坐阵不搞,不捅出漏子不搞。二是不敢开展批评。有的党员损公肥私,群众早有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员享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权利,“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纵观我党历史,哪一个时期党员批评权保障落实的正常,这个时期党内生活就会正常有序,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不断地走向胜利。反之,党内民主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党内正确批评意见就得不到有效反映,党的事业就会受损受挫。在当今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党内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障党员批评权的落实,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精、气、神,系人之三宝也。人死了,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没气了”,可见气之于人,是多么重要。汉代大学者王充早就指出: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由人组成的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倘若不是正气充盈,而是弥漫着乌烟瘴气,则社会必然呈现“气性不均”、“于体不同”的病态。“随气而动”的社会形象,必然时露陋丑。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岳飞临刑前壮志未酬,慷慨引吭,发出“还我河山”的呼号;文天祥大义凛然,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谭嗣同为…  相似文献   

20.
党管干部形成于战争年代,其基本特征就是一切干部的选拔任免都由党组织统管。党管干部在党内、党外存在着不同的管理主体与形式。党内外有别是把握党管干部内涵的基本方法。形成于党内的党管干部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党外。在党内,党管干部的主体是党委,而不是一把手,不能是书记说了算。在党外,即与国家政权相联系,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不是党管一切,国家对干部管理还存在其他管理主体与管理形式。就党外而言,新时期党管干部实现形式要实现如下转变:在干部的产生方式上,党管干部的行使方式是推荐重要干部,而不是任命制。在管理对象上,党管干部要实行分层管理,党管重要干部。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间接的形式,而不是直接的形式,作为特例,党在军队中的管理形式是直接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