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23-23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  相似文献   

2.
"病态城镇化"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最大潜力所在。但城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释放红利。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潜力李克强同志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城镇化是我国释放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13,(6):53-53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在未来10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仍然可期。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将和出口转好因素共同推动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增速达到10%左右。城镇化对中国经济来说并非“强心剂”,而是长达十年的长远规划。新型城镇化有两个政策要点,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即通过扩大投资,集中建设城市群;二是在软件建设上,通过扩大消费,解决3亿农民家庭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剧锦文 《人民论坛》2010,(11):22-23
我国这种长期快速增长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一直存在"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类观点。尽管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将是必然的,但是可以认定,未来中国经济维持一个高成长期有着更深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作为首都,有相对完善服务国际交往职能的会议、旅游硬件设施。但在建设相关硬件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开展国际交往软实力的建设。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了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一战线》2014,(4):14-1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民建早就敏锐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全国两会时就提交了《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提案》。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列为未来中国"新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城镇化列为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并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这就表明,城镇化起码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将带来新红利。作为海南重点改革之一的海南农垦系统,对城镇化"新政"的出台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风扬帆,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维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世界经济是继续坚持开放还是转向保护主义,是协同创新还是以邻为壑,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东部地区率先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2013年转型的一大关键201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低速增长、制造通胀、保护主义一是2013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金融危机已过去5年了,全球经济增长仍在谷底徘徊。如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3.3%,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同时将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8%和4.9%。全球及欧美的先  相似文献   

9.
夏斌 《当代思潮》2012,(4):43-45
日前,国际上一些人在唱空中国,“中国经济要崩溃”。国内的房市正出现价量拐点,又一些人纷纷要求放松银根“保增长”。到底怎么看中国经济?2012年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在消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相当长时期里首次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6,(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整体上陷入下行通道。近年来,除了美国经济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恢复外,世界各大经济体,包括新兴国家经济一直都处在各种增长的矛盾中。传统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也因此备受责难。随着区域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世界视阈下关注本地区、本区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景况,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政策和路径。譬如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和逆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实习生周凯)8月15日,在国家信息中心举行的第86期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就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注意的四方面作了详解。郑新立表示,这两年多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加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产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换言之,就是由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拉动起来的。经验证明,粗放型增长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经济大起大落。这种趋势,如果不加警惕,任其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回到十多年前长期走过的粗放…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中国人大》2010,(21):11-14
城镇化不仅仅关系着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命运也紧密相联,城镇化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十二五"将是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进行的专题调研以及形成的城镇化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再次将公众的目光投向了城镇化,并将城镇化放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聚焦"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刘元春 《人民论坛》2012,(22):40-41
2012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而改变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国政府于5月底密集推出的"稳增长"的各种政策  相似文献   

15.
郑长军 《理论月刊》2001,(12):35-37
美国经济持续10年的增长是新经济的突出表现.然而,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明显放慢、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紧俏、虚拟化趋势增强等一系列风险,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美国"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态和运行方式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时期的重要标志,是商品出口增长大幅放慢。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出口连续两年个位数增长仅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1998年和1999年,这一次是2012年和2013年,均仅比上年增长7.9%,比2000年以来的出口增速回落10余个百分点。而1999年至2011年,全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0.9%。2012年和2013年或  相似文献   

17.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工作》2007,(4):7-7
8%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缘何连续三年设定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少有的连续四年两位数加速增长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07年经济增长提出的预期目标,仍然是过去两年提出的8%左右。  相似文献   

19.
谢楠 《群众》2013,(5):I0015-I0015
中央明确将城镇化发展作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希望通过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农民市民化,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但现实当中,面对“城镇化发展”命题,部分地方政府最感兴趣的依旧是想通过城镇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和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正>在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来自全球的精英热议包括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是否已结束、中国投资环境是否在恶化、以及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等话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并未停止20 1 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为近13年以来最低。一些海内外专家由此判断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对此,多位海内外的企业高管和专家在达沃斯年会期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