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好的水土,不仅能养一方人,还能吸引八方人。贵州,就是这样一方水土。对于与贵州一衣带水的重庆来说,每年的夏天,最吸引重庆人的地方,就是贵州。去年7月,仅在桐梓度假避暑的重庆人就有22万余人,许多村成了"重庆村"——仅有1000余户的九坝镇天池村,就涌入了4万多名重庆人。这个火爆的场景,生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人讲哥们,重义气,为助友两肋插刀不顾一切,为信仰冲锋陷阵不惜生命。在这方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成千上万为"义"而生、为"义"而死的人和事。然而,重"义"并不是重庆人一时一事冲动,而是刻进骨子、浸入心田的性格本质。有的是受环境的熏染而得,有的是从娘胎里带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重庆人重"义",悠悠3000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城市,古代巴人善武的传统,铸就了重庆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重庆人民传承了重庆人文精神,尤其是在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更是发扬了重庆人坚韧不拔、乐观进取、大度宽容、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购物狂们如朝圣般,从四面八方蜂拥向解放碑,今年元旦3天假,豪掷4亿元。 这就是解放碑商圈的魅力——“重庆人每消费10元钱,就有1元是在解放碑花掉的;重大节假日,每30个重庆人,就有1人会来解放碑消费。”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红岩精神丛书》。这套书共四本:《红岩千秋》、《血泪的嘱托》、《红岩精神三字歌》、《当代重庆人》。丛书立意新颖,取材严谨,通  相似文献   

6.
乌云上有晴空,希望在自己手中。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或多或少地波及着重庆人。  相似文献   

7.
重庆人是中国人的组成部分,重庆人文精神必然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人文精神作为特定文化的精髓,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将赋予不同地域的人以特定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讨论重庆人文精神.并试图给“重庆人文精神”以特定的含义,那么,关键在于把握重庆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个性特征,以提炼出足以反映重庆人内在特质整体面貌的、有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地震袭来,重庆人迅速包扎好自己的伤口。用大情大义,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爱心曲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8,(2):22-22
“重庆人与这座城市一样,展现出蓬勃生机,展现着很好的精气神。”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这个敢吃、善吃、爱吃闻名于世的城市里,在这个有点野性充满江湖儿女气的码头文化中,真的是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乎,吃成了众生齐倡的一种革命、一种时尚。变着法儿吃、想着方儿吃,吃被爱吃的人当作了一种事业来经营。重庆人灌注在菜肴调理中的激情,重庆人对菜肴大胆泼辣的创新思路,着实让人感叹和钦佩!于是乎,江湖菜在江湖中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1.
蔡春丽 《红岩春秋》2008,(5):F0003-F0003
几乎所有的重庆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说出重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重庆人民大礼堂,她以中西合璧的建筑经典,享誉世界,并成为重庆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6,(12):64-64
重庆搭建全国农村信息网;渝怀铁路开启2000亿财富之门;八成重庆人敢见义勇为;“数字重庆”2010年基本形成;国家发改委领导充分肯定“重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黄葛树,又被重庆人叫作"黄桷树"。由于在重庆方言中"角"与"葛"读音相同,加之重庆人认为树木名称应有"木"旁,像铜、锰、锌有"金"旁,鳝鱼、鲤鱼、鲫鱼有"鱼"旁一样,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写法。重庆叫"黄桷"的地名比比皆是,如黄桷坪、黄桷垭、黄桷峡、黄桷渡等,这些地名都与"黄桷树"分不开。5月的重庆,黄葛树一片新绿,街巷边跳橡皮筋的小女孩的清脆童音,仿佛又在耳旁回响:"黄桷  相似文献   

14.
无法忘记,那“血渍遍地,火光流天,惨毒之状,罄竹难书”的“重庆大轰炸”。无法忘记,那在血与火中不屈不挠、奋然前行的重庆城与重庆人。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4日至19日,在重庆直辖17周年之际,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联合启动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大型寻根特别报道。此次报道活动历时半个月,辗转渝鄂两省3000余公里,跨越10个市县。报道人员以湖北省麻城为起点,途经移民入江口、巫山、奉节、万州、涪陵等地重走移民之路,重庆人的这份乡愁,足足跨越了600多年。"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对以湖广移民为主体的重庆人而言,湖北麻城是精神故乡,是寻祖归宗之地。随着报道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重庆真的变了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桥梁,纵横交错。嘉陵江畔,车水马龙;歌乐山下,花团锦簇。重庆人自豪地说:“我们每天都真切地感受到山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运用》2007,(3):1-1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巴渝披绿,河山锦绣。春风熨平了曾经皲裂的土地,春风抚慰着重庆人不安分的心灵。此时此刻,满心期盼与重任在肩的复杂情愫交织盘桓在我们头脑。  相似文献   

18.
红岩,这个重庆人心中的圣地。在2002年的初夏,再次成为备受国人瞩目,重庆人引为骄傲的地方。2002年5月21日至24日,江泽民总书记再一次考察重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9.
严婷 《当代党员》2008,(7):20-22
国难当前,重庆的共产党人率领着热血的重庆人冲了上去!在前线、在废墟上,一张张坚毅的脸庞、一副副铁打的臂膀。奏响了一曲曲壮烈的——脊梁颂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座诞生在大山大江的怀抱和历代巴人创造之中的城市。3000多年的积淀,深深地融进重庆人的血液,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创造更加发达的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