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受命 1955年4月8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为昆明这座春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昆明军区文化部里,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正在睡梦中的摄影记者刘醒民惊醒,他连忙拿起电话:“喂,你是哪里?”“我是秦基伟,请通知刘醒民同志接电  相似文献   

2.
张正直 《世纪桥》2005,(1):32-34
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曾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54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派出了大批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当时只有23岁的原昆明军区接影记者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张正直 《党史博采》2004,(1):34-35,37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七十来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秘密抵达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 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四月八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请看———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特务,企图暗杀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恩来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特殊时刻,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请看———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总有值得回首的最美好的时刻。1954年4月15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这天,我正在司令部值班,突然,接到李参谋长的电话,叫我立即赶到他那里。我一进门,就见五连长也在那里,参谋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然后高兴地说:“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位同志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任务呀?”我说:“是随首长外出吧?”李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说:“嗯,但这只猜中了一半”。我们急不可持的望着参谋长。参谋长收起了笑容,神态严肃地说:“周总理要去日内瓦出席五国外长会议,派你们二位同志随卫。”听到随卫…  相似文献   

8.
笑笑     
《党建文汇》2014,(4):62-62
在家吗 刚接一电话,那人张嘴就问:“哎,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不知道是谁还怕尴尬。于是我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  相似文献   

9.
嘟嘟……嘟嘟……又是一阵电话铃声。王主任不耐烦地放下手中的那一沓子“贷款申请书”,顺手拿起了耳机子,“喂,是二姐夫吗?”话筒里传来了小姨子的声音。“嗯,我就是,噢,他啥时候来的?……嗯,嗯,我马上就过去。”王主任放下了电话。王主任始终主管信贷,十几年来在这一带,可是一跺脚地皮子都发抖的人物。所以,他平时也非常讲究风度,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走起路来总是腆着将军肚儿,迈着八字步儿。小姨子俩口子都在县供销社工作。这会儿,她在电话里说大姐夫出差路过这里,昨天下午到她家的。他说工作很忙,明天就要走,所以,…  相似文献   

10.
军委长途电话站是一个清一色的女兵集体,长年担负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三总部对全军实施指挥的电话接转任务。周总理最喜欢用军委台的“黑机子”,是当时使用军委台电话最多的中央首长。他的一些重要电话、难要的电话和保密程度高的电话,都是通过军委台接转的。他十分信任军委台的话务员,赞许地说:“你们接电话我放心。” “有了你们话务员, 我才感到我是总理。”  相似文献   

11.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8,(11):37-42
“文革”中,昆明军区是全国受灾最重的单位之一。其中除了受迫害自杀的昆明军区前任第一政委阎红彦上将,被刺杀身亡的昆明军区后任第一政委谭甫仁中籽,受迫害跳楼未死的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朱家璧少将等之外,昆明军区的众多将军包括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昆明军区第二政委李成芳中将等,几乎全卷入了“文革”的漩涡。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7,(4):56-57
市民张先生来信反映,最近在长春市的一些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野广告:“高价收药.医保卡换现金”。打通广告上的电话笔者问:“我有医保卡,里面有一些钱,怎么兑现?”对方在电话里说:“到指定的药店,用医保卡买我要的药.如果是省卡按药品价格的7折兑换,如果是长春市卡按药价的7.5折兑换。”“到哪个药店?你都指定些什么药?”  相似文献   

13.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14.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15.
王彦 《当代党员》2011,(3):42-43
“叮铃铃……”“您好,请问找哪位?”“你好,请问是药品注册处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女性声音。在药品注册处工作的我,像这样的电话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有询问新药申报程序的,有查询各种药品注册信息的……几年下来,对处理这样的电话,我已总结出一定的心得:态度从容,用语正式,语调语速适中,一是一,二是二,不拖泥带水,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0月1日清晨,蒋介石官邸。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来过几次电话,但蒋介石的回答仍然是“再等等”。“校长,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了。”蒋介石猛地站起身对着话筒讲:“任务取消!”周至柔大惑不解:“校长,请再考虑考虑,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保证会完成任务。”“任务取消!”蒋介石又一次更加坚定地重复一句。蒋介石此时确实作了一个正确的决策:他取消了用空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计划。蒋介石为什么要取消这一计划呢?因为他最后认识到,即使他们把天安门地区炸个稀巴烂,他们能得到的只是中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17.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8.
贫穷的外套     
李乔 《党建文汇》2008,(2):48-48
农夫回家时,发现屋里有个衣不蔽体的陌生人:“嘿,”他大声喊,“这是我的家,你赶紧离开!”“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从今天起,这儿也将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赶走呢?”农夫奇怪地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9.
崔文耀 《湘潮》2011,(6):35-37
1971年8月中旬的一天,时任湖南省文艺工作总团团长的我,刚上班就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要我立即赶过去,参加重要会议。我迅即骑自行车来到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值班的秘书告诉我:“赶快去华国锋同志办公室,他正在等你。”我疑惑道:“华国锋找我?”他说:“是,赶快去吧!”我边走边想,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在国内出差,与外国同事乘汽车去外地。在高速公路上,他指着公路桥上悬挂的一条横幅标语问我是什么意思,我把上面写着的“严格科学管理,创造一流服务”非常清晰地翻译给他,这位先生听后还是不明白,问:“这是谁写的?”我答:“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啊!”他好像更糊涂了:“那这是给谁看的呢?”这回轮到我犯琢磨了,说真的,这类标语路上到处都是,就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创建平安大道”一样,我从来没有具体想过是给谁看的、针对哪些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