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日战争结束后,汪伪政权第四号人物,曾任伪还都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驻日大使、广东省省长等职的褚民谊被国民党军统诱捕并押解至南京,后送往苏州江苏高等法院接受审判。在法庭上,褚民谊百般抵赖,大肆宣扬自己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胡杉 《新湘评论》2004,(11):45-47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秘书将一本纸张已经变得发黄的《调查工作》小册子,送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见到阔别数十载的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对自己调查的成果非常珍惜。他丢失《调查工作》这本小册子后,就像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并多次说:“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但这篇《调查工作》我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4.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秘书将一本纸张已经变得发黄的《调查工作》小册子,送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见到阔别数十载的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对自己调查的成果非常珍惜。他丢失《调查工作》这本小册子后,就像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并多次说:“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但这篇《调查工作》我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4,(3):F0002-F0002
台丽伟,长春市至爱医疗护理院院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榜”好人。1995年,下岗后的台丽伟创办了至爱老年护理院、多年来,台丽伟始终坚持“至爱胜于亲情.承诺重于秦山”的服务理念,把院内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1994,(1)
彭德怀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常常“鞭策自己,手中有了故但决不要腐化.”他给自己提出了拒腐防变的“三诀”: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捎回去.彭老总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在北京工作期间,他最反对奢侈生活和摆阔气,从不搞特殊化,处处想到的是人民.他常常对自己的侄儿、侄女说:“我们现在比起过去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要和过去比.”现在,我便广冬天有暖气,洗澡还生个热火炉,象我们这样的生活,全国人民要50年以后才有哩。”他家人口多…  相似文献   

7.
鲁民 《学习月刊》2012,(3):54-54
贞观18年春,唐太宗对群臣道:“朕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尔等要畅所欲言.专谈朕的缺点。”长孙无忌等大臣都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有何过失。”侍中刘洎却说:“陛下圣德确如长孙无忌所言.但近来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称心.当面诘难.使上书者惭愧退下.这不是褒奖进言之路。”太宗听后,高兴地表示:“爱卿说得对.朕一定改正。”后人评价说.正因为唐太宗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才取得留名青史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8.
人矮志要高     
曾有情 《奋斗》2005,(3):56-56
眼下,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旅游,就天南海北地跑:喜欢文学,就关在屋里爬格子:喜欢电脑,就报考计算机专业.等等。这自然十分地好.理想社会,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嘛。不过,细细地想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先有生存,先有温饱.而后才能谈到爱好,谈到发展.谈到“做自己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9.
张勇 《当代党员》2010,(2):69-71
“工行卡一张(余额38125.73元)、建行卡一张(余额4672.04元)、宁波银行卡一张(余额15296元);身上现有836元……”去年一位网友在网上“晒”个人财产清单的简单举动,没想到竟引来数以万计的跟帖,“晒财产”顿时成为一种时尚。不少网友在“晒”完自己的财产后,也呼吁官员们快快跟上。  相似文献   

10.
窦春芳、苗体君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撰文认为,中共“一大”后,周佛海赴日本,继续自己的学业。但周佛海回国参加“一大”及相关行踪早被日本警察掌握,日警方通过学校对周佛海施加压力,学校也以开除学籍威胁周佛海,这让想试图通过读书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周佛.净晾恐不已。  相似文献   

11.
乐岗华 《求贤》2006,(3):18-18
第一,“高人点将”。一些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旦发现某职位出现空缺,首先会从自己知道的人中去过一遍,再从自己熟悉的人中去物色。确定对象以后.甚至点到具体的人,职能部门在知道领导同志的意图后,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正正规规走过场”.要么明知一般也只能暗喻,既不敢去了解更深层次的真实情况,更不敢认认真真去发现有用的线索,怕“惹一身的骚”。  相似文献   

12.
余玮 《党史文苑》2007,(9):32-37
龚育之走了。在国人眼里,“龚育之”是与“伟人理论”、“中共党史”、“科技哲学”相关联的代名词。几年前采访他时,记者不免有些畏怯,担心“对付”不了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提醒自己可别提问不到位而闹笑话。没想到接触后,才发现他是那样的谦逊、和蔼、可亲、可敬.同时也感受到他的严谨、正直、宽厚、渊博。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他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把“异化”作为哲学概念来使用.即把“异化”理解为对立面的转化。他认为,精神的辩证运动过程.就是“自己变成他物.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也就是客观精神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昔日在穷乡僻壤中出没,穿着粗布军装,吃着玉米面和小米.扛着“三八”大盖的“土八路”,眨眼之间.换上笔挺的马裤呢军装.扛上金灿灿的肩章,不仅我们自己感到像换了个人似的,人民群众也有“刮目相看”的感觉,在我军指战员崭新的形象前,他们崇敬、羡慕又感到十分的好奇。在授衔后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街头一出现着新式军装、佩戴军衔的指战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6,(11):1-1
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某职能部门一个“老机关”收到组织上交给自己的“红包”后吃惊不小:服务态度生硬.作风不实,吃拿卡要……连接受过服务对象请的“洗脚”、“按摩”这类问题都白纸黑字地出现在“红包”里!这些问题,尽管有些是事出有因,但都基本属实。抵赖和狡辨,肯定过不了关。怎么办?“老机关”真是老谋深算.问题照单全收,并“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和深刻检讨。但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却有两套方案:一套是交给组织和别人看的.从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高度表决心、定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友 《学习月刊》2011,(23):4-4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一柽 《前线》2009,(8):60-60
季羡林先生在《风风雨雨一百年》里,谈了自己如何出文集——他不愿如有些人那样,“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而是执意要原样保留,既不删削也不撤掉.“不管现在看起来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早已超然以“老朋友”呼蒋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使毛泽东家破人亡,迷信的蒋曾数次去掘毛的祖坟,而毛泽东面对落在自己手中的蒋的祖墓、祖坟却护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文化大革命”中,细心的周恩来一再指示不许冲击溪口蒋宅墓地,但1968年还是有人闯入.炸毁热庵.所幸未移动遗骨。蒋在台得知,嘱其儿孙“永记此一仇恨不忘,为家为国建立大业.光先袷后,以雪此家仇国耻也。”  相似文献   

19.
固山 《党建文汇》2005,(8):54-54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这可吓坏了启功。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到很多牢骚.都指向一个词:“绩效管理”。 有小学老师说.他们学校考核教师光看成绩排名,自己虽不忍心.可也得逼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以前排名靠后没奖金.“现在连绩效工资都没了”:有设计院朋友说,他们单位也搞绩效考核了.本来是个创意产业.现在也靠数量取胜.数量够了一好百好.不够什么都不好.“好在应付谁不会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