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2年3月,农民刘某价值约2500元的小四轮拖拉机拖车被盗,后刘某在农民钟某家发现了自己的拖车,但已被仲某拆卸。钟某向刘某提出私了,刘某却以向公安机关告发要挟,索要现金5000元才答应私了。案发后,对刘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二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不但知情不举,还借机以向公安机关告发相要挟,勒索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刘某敲诈勒索应认定的犯罪金额又有二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刘某敲诈勒索的犯罪金额应认定为2500元;因刘某所得的5000元中,有2500元属实际所受损…  相似文献   

2.
作为本案的审判长,我认为刘某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如下: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去,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它权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管理者实施威胁或要挟,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成为本罪的必要条件。刘某的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刘某对他人的犯罪行为知情不举,并借机以向公安机关告发相要挟,勒索他人财物。刘某通过敲诈的手段所得的5000元中,有2500元属其实际所受损失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辩护人,对此案我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供参考。一、从认定行为性质方面来分析,刘某犯有敲诈勒索D。刘某在其小四轮拖拉机被盗之后,末使用法律手段即报案来保护个人合法权益,而是在得知什某所为后,找到仲某,自己去解决问题,并以向司法机关报案为要扶手段,索要仲良人民币5000元,从主观上讲,刘某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均,在客观上采取要挟、勒索手段,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依冲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刘某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二、从犯罪主体、客体、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时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首先,刘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的规定,贪污罪虽然也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和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而立案中是病员的个人财物。这与贪污罪的规定是不符的。因此不构成贪污罪。其次,也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下的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刘某侵占扩是自己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因此不符合诈骗罪的特征。第三,刘某的行为也不能认为是不构成犯罪。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短短的10个月期间就侵占了病员的零头钱…  相似文献   

5.
盗窃车牌与勒索财物是两个行为。车牌只是车辆使用凭证载体之一,与其所代表的上路行驶权是分开的,其本身价值甚微,且无法单独流通,不属于刑法上的财物。单纯盗窃车牌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车牌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故盗窃车牌也不能认定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非法占有财物的客观方式,是区分财产犯罪罪名的关键。此类案件的刑法评价点在于后续的索财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多次敲诈也是敲诈勒索罪的入罪要件之一。此类案件构成"多次敲诈"的敲诈勒索罪,数额应累计计算。前面的盗窃车牌与后面的索财行为并不存在牵连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案审判长认为,本案被告人林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一、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强行搜出并占有被害人陈某港币Zodo元,手表一只,戒指一枚,同时,迫使陈某交出所谓的“罚款”IUXD元,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二、被告人侵犯的财产客体是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而非国家公共财产所有权。即被告人当场及后来取得的财物所有权人是陈某,还不能成为国家公共财产。因为这些财产尚未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中,国家还不能对其行使控制管理权,也当然不能成为…  相似文献   

7.
桂亚胜 《法商研究》2012,(4):156-160
取得型财产犯罪均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一般产生于占有事实形成之前,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在占有事实形成之后才产生的情况。从理论上讲,对事后产生的非法占有目的不应一概予以否定。根据占有事实的形成所通过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事后产生的非法占有目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实施非构成要件行为占有他人财物后产生的非法占有目的;另一种是通过实施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占有他人财物后产生的非法占有目的。对于前一种非法占有行为可以认定构成侵占罪,对于后一种非法占有行为,可以认定构成盗窃罪、诈骗罪等。  相似文献   

8.
邓左  冯刚 《中国检察官》2005,(5):107-108
犤基本案情犦2004年3月19日6时许,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雷某下班后步行回家,在一街道转弯处被刘某等2人借故拦截。刘某等人对雷某进行殴打,在雷某求饶不进行反抗后,强迫雷某来到一家酒店请客吃饭,花去费用共计900余元。犤分歧意见犦在办案中,对于刘某等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等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对雷某实施了一定的暴力胁迫行为,并迫使雷某为其交付了数额较大的财产性利益,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尽管刘某等人未直接劫取雷某的财物,但雷某负担在酒店的消费使刘某等人实际…  相似文献   

9.
盗窃罪与侵占罪界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分一行为构成盗窃罪还是侵占罪 ,关键是判断行为人在非法占有财物时 ,该财物受谁的占有控制。受行为人合法占有控制的,构成侵占罪;受他人占有控制的,构成盗窃罪。对于利用托运人一时控制松驰而窃走货物的行为,窃取封装的受托物的行为,以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埋藏物的行为,均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0.
多次盗窃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修订前后的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关于盗窃罪的客观要件补充规定了“多次盗窃”这一内容。修订后刑法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构成盗窃罪。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时,不仅要注意查明盗窃公私财物的数额是否达到了较大,还应当注意查明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行为的实际次数。同时,并非实施了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均构成盗窃罪,应当结合具体犯罪情节,联系刑法总则关于犯罪的基本理论加以考虑。从立法原意分析,对多次盗…  相似文献   

11.
对盗牌索钱行为的刑法评价,有盗窃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敲诈勒索罪等几种观点.基于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理论,运用法律解释方法进行详实的分析和讨论,论证出此种行为既可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亦可构成敲诈勒索罪.并基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运用牵连犯理论,对敲诈数额达起刑点的应实行二罪并罚.  相似文献   

12.
一、案情:榆树市太安乡3组孟XX家的一匹黑红色骡子跑到本屯刘X家的院内。犯罪嫌疑人刘X发现后,顿生贪念,遂将骡子锁入自家下屋棚子内。后与本屯农民张XX将骡子销赃。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X的行为应定盗窃罪。理由是:依照《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此案中刘X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一是刘X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二是刘X将跑到自家院子里的骡子锁入自家下屋棚子内,这符合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行为特征;三是刘X具有非法占有此…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1999年第4期刊出之案例讨论,对于被告人罗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有七种不同的意见,分别认为罗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合同诈骗罪、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不构成犯罪。笔者认为,主张罗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理由较为充分,其他意见难以成立。一、被告人罗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应以盗窃罪论处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或者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本案来说,认定被告人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关键,在于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盗窃的对象、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由于刑法没有对被盗窃对象做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刘源远  李青 《天津检察》2009,(6):56-56,60
2007年10月份,刘某锋因涉嫌教唆他人盗窃与自己同业竞争人丁某的价值2000元的牙医用直角慢速手机头被某县公安局抓获归案,并移送法院开庭审理。一审判决宣告刘某锋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后,刘某锋的姐姐刘某含为了让其逃避法律制裁,多次找到受刘某锋指使实箍盗窃作案的同案人李某某、  相似文献   

16.
犯罪是否成主,应从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进行分析,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认定。《刑法》第26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在本案中吴某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VCD机为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作为犯罪客体的VCD机价值问co元(已达数额较大情节),吴某作为犯罪主体也应负刑事责任,因此,吴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由于其立即被VCD机主发现并抓获,是因其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达到犯罪目的,系犯罪未遂。虽然最高人民法院1998牟3月间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盗…  相似文献   

17.
我同意大冶县人民法院大多数同志的意见,认为被告人肖国宣已构成盗窃罪。那么,什么是盗窃罪呢?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或乘人不觉窃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基本特点是:犯罪分子采取不使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发觉的方法取得财物。所谓抢夺罪是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非法占有,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基本特点:一、犯罪行为是公开地进行的,就是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8.
按照通行的定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从定义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盗窃罪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目的犯,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不是。然而笔者以为,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在公共场所扒窃公民财物,触犯了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其行为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成立。因小克是初犯,且自愿认罪,检察机关量刑建议酌情从轻处理,对小克量刑6个月到1年。  相似文献   

20.
读了《人民检察》1999年第4期刊出的讨论案例后,笔者倾向于第三种意见,认为罗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理由如下:一、罗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本案中的罗某尽管在主观上有非法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