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上永泰县伏口乡紫山村马鼻岭,看见一位个头稍高、脸盘稍长、银发满头、身体硬朗的老大太,坐在屋里眯着双眼逗小曾孙儿玩。她,就是当年闽赣省失散的女红军战士俞玉兰。 俞玉兰,1910年出生于福建宁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4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丈夫李友财一道到清流县工作,担任县工会妇女主席。  相似文献   

2.
<正>皮定均(1914—1976),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四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因飞机失事罹难。  相似文献   

3.
1927年8月12日,共青团中央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议,根据党的“八七”会议所制定的新路线新策略,确定今后团的中心任务是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会议之后,共青团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加党在各地举行的暴动和起义。1927年12月2日至5日,在福建漳州召开了福建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与此向时,在漳州也召开了闽北、闽南共青团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了共青团  相似文献   

4.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  相似文献   

5.
正皇甫琳,1920年12月出生在山西左权县。早在1936年,他就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七七事变后的第二个月,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刚由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1938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榆次县和祁县县委书记,太行第52团政委、党委书记等职务。1949年4月南下福建后,担任过福建军区组织部副部长,福建省兵役局局长兼海防办主任,福州军区动员部部长,福  相似文献   

6.
梁柱 《党史文汇》2011,(4):21-22
黄定基,福建长汀人,1913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和共青团组织,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荣获红军"特级杀敌英雄"称号。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参加红军东征战役,1940年担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七团副团长,1941年任决九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7.
1982年冬,林志群和林戬、我参加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党史征集专题。会议研究列出了专题征集计划,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江西为主,福建协作;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由福建为主,广东、江西协作: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由江西牵头,福建、浙江、安徽协作;抗战时期的闽浙赣由福建为主,江西、浙江协作。闽赣省由江西为主,福建协作。  相似文献   

8.
正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女,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福建龙溪人。14岁入厦门集美中学读书,之后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九一八事变后,李林挥笔写下《读〈木兰辞〉有感》一文,誓言"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山西雁北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参加抗日武装,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曾任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历经千山万水,战胜千难万险。1936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福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主要省份。当年,中央苏区所属的22 个县福建就有11个。福建有近3万人参加长征。福建苏区人民积极扩红支前,支援红  相似文献   

10.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主力,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队伍里,有一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连队,又叫于部修养连,队长董必武,副队长徐特立,参加长征的32名女红军(出发没几天,女红军彭儒、黄长姣就因病转回苏区)中有24名被编入这支队伍。长征路上,女红军们并没有获得特殊的待遇,她们身负10公斤重的行装,包括武器、干粮等。她们虽都配有马匹,但这些马匹常常被让给伤员,她们大都徒步行军。30名从中央苏区参加战略远征的女红军中的绝大部分人走完了长征的全程。她们中有的人两过雪山、三过草地;有的人随西路军经历了更为悲壮惨烈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当时重要人物的妻子几乎都在这支30人的女性队伍中,但伟大与光荣却是她们自己创造的。  相似文献   

12.
一福建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简称)是从福建民联(民革前身“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福建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1945年10月,民联在重庆正式成立后,福建籍国民党民主派、老同盟会员丁超五、刘通等参加民联。随后,他们在福建秘密发展组织,丁超五先后发展了丁日初、刘朝缙、林(钅监)修、吴从征等人;刘通也发展了林大绥、陈齐碹、林浩藩、刘侠任、管长墉等,建立了福建民联地下组织,负责人是丁超五和刘通。1948年1月,民革在香港成立,许多地方民联组织均合并于民革,福建地下民联为便于单独开展工作,暂未和民革合并。此时,民革中央主席李济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00年第2期登载郑超麟口述,黄顺通、刘正英整理的《郑超麟与中共福建“一大”》,文中郑超麟回忆说,当时参加中共福建“一大”的代表中“建瓯来的是杨峻德……杨峻德情况不详,我保留的印象是他很能干,很会说话”。笔者欲在此对杨峻德烈士作一介绍,以纪念杨峻德烈士诞辰100周年。 杨峻德(1900—1931年),原名克宽,福建建瓯吉阳镇人。少年时曾求学私塾,1914年转入梨山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2,(7):32-34
李亦山,福建清流县里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宣传队长,参加了攻打永安安砂的战斗。1934年任红军独立第7团1营3连指导员,随部队驻守安砂。1935年在江西一次战斗中负伤,离开部队。解放初重新参加工作,曾任人民公社副社长。是清流县"五老"人员。  相似文献   

15.
李伶 《党史博览》2003,(10):20-22
涂通今,福建长汀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38年进入延安医科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6.
熊兆仁 福建永定人。1912年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7.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之后,刚刚组建的中共福建省委经中央批准,决定在上海招收一批革命知识青年,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服务。这一决定,得到了上海市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报名者极为踊跃。后经考核审查,有2334人被分配到南下服务团,其中女同志482人。她们大  相似文献   

18.
浯屿岛,位于东南沿海最前哨,它与厦门岛隔水相望,更与敌占岛大担、二担咫尺天涯。敌占岛上人来人往,在浯屿岛嘹望台上一看就了如指掌。正因为这些原因,解放后这个小岛一下子便成了福建对敌斗争的英雄岛。岛上有个英雄的女民兵排。这个排,兵强心齐,劳武结合,智能双全,桂冠满堂:1958年被评为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集体,推选林水仙为代表到北京参加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19.
重庆老红军     
冯建新 《红岩春秋》2011,(5):82-F0004
老红军梁开顺,94岁,汉族,福建武平县人。1930年10月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红一方面军第12军,1934年10月从江西参加长征,1936年入党。抗战期间,曾任白求恩大夫的助手。1979年,以江津地区卫生局副局长身份离休。  相似文献   

20.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炮兵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顾问林忠照夫人李森同志。林忠照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福建龙岩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中任红八军团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代理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