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法社会化,就是人在法律方面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对法律规范和法律文化的学习和内化,从普通社会成员成长为法律上的人的过程。公民的法社会化对法的实现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公民的法社会化,那么这个国家的法律就很难为全社会一体遵守和执行。如果一个公民不重视自己的法社会化,那么就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上的人。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和探索我国法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无疑对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翼飞 《法制与社会》2012,(23):162-163
公安法制工作的建设和创新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制度创新和整个公安工作的建设与创新同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为依据,根据建国后国家各个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改革事业的发展,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安法制创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公安工作实践中逐步展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公安法制创新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推动我国公安法制的建立健全,正是几十年来公安法制工作者的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加速了我国公安法制建设的进程,为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安法制部门在长期的工作创新中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些阶段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未来公安法制工作的再创新和再发展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走向法治之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走向法治之路蔡定剑本文从阐述人类社会法制进化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国法制正处于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首先需要实现法律精神的现代化,并依现代法精神对...  相似文献   

4.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识的一个很大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市场经济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规范,没有法制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确立和完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这首先要求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和加强宏观调控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制止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安居乐业,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 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执行,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加强,需要人民法制意识的加强和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是法制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运用初级阶段理论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认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当前法学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作者认为: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民主与法制的进程必然是分阶段的,现阶段应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建立起配套的法制体系;初级阶段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除了受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成熟度也起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此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民主和法制的认识水平,通过普法教育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和重视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临近二十世纪末.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终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口号.这是当代我国法制创新乃至现代化的目标。法制现代化不仅意味着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而且意味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等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社会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由于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在法律传统中“人治”思想根深蒂固。要厉行“法治”.要实现法制现代化.必须处理好现实与传统的关系;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借鉴优秀的法律成果时,又必须处理好“中”、“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依法治国”,并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有利发展时机。依法治国作为一种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法制思想,已经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在古今中外都有不同的思想、论述和实践。在我国,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中国,所实行的是在…  相似文献   

9.
孙琳 《政法学刊》2009,26(1):29-33
计划经济时代,非公有制经济几乎无容身之地。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必然结果。由于体制的顾虑和历史的隔膜,非公有制经济现处于博弈之中的弱势地位。特别在西部较东部更为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下更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创办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成立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整个法院系统的业余法律大学,意义是非常之大的。因为在振兴中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而民主和文明都离不开法制。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不管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离不开法制建设。列宁讲过,没有法制就没有文明——即不可能创立文明的制度,也不可能维护文明的制度。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最  相似文献   

11.
张镭  黄浴宇 《河北法学》2001,19(1):133-137
虽然资本主义的兴起一般被认为是西方世界法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折点,但是毋庸置疑,作为一个伟大历史进程的西方法制现代化并不是突变式的。正如人类自身的发不能被割裂一样。西方的法律变革也经过了一个渐进的、缓慢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中世纪后期西方社会的变迁而产生的城市及其制度、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城市法对当时及以后西方法制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欧洲中世纪城市制度可以被视为西方近代法律变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检察队伍是以党员为主体的队伍,检察机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执法机关。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检察机关责任重于泰山。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履行检察职能,悍卫法制尊严、维护司法公正、防止检察权的滥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回顾我国法制建设所走过的道路,尽管前进与挫折、发展与停滞、成绩与失误并存,但至少在以下一些主要方面已经取得了谁也否认不了的成绩和进步。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阐明了的并在1949年实现了的新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第一,第一次阐明了法律制度的科学职能。前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和前社会主义的法制都是把法律和法制当作完全作用于社会的抽象物,真正在理论上科学阐明法律是阶级性和社会性对立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真正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法制看成是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管理社会,促进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是包括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内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具体运用。第二,社会主义法律和法制规定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进步的法律和法制。任何法律和法制都是要保护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的,被保护的人越多,打击的人就越少,时代就越进步。所以社会主义法律和法制保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民同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家相比,不能不是时代的进步。第三,依据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就可以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科学方法。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和行使这种权利的程序和方法,这就为实现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同时对破坏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进行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②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政法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明确政法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8,(5):10-11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是第一个从政治高度、历史深度和世界广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白皮书。 它全面揭示了我国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现了新时期从法制到法治和依法治国的观念转变和实践历程。 知古可以鉴今,就法治建设而言,知古更当惜今,站在二十一世纪初回望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法制历史,应思“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国际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思想,指明了建设和法制的辩证关系,法制在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法制与建设必须同步发展,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法制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17.
第一;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自主性要求法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谓法制经济,就是经济关系广泛法制化的经济,它意味着法律成为规范和调整经济生活的常规手段。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大举措。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经济运行方式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离不开法制建设。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系统,是由众多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相关组织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已被确立为我国新时期的伟大旗帜和各项事业的根本指针。在邓小平理论中,其民主与法制思想占有显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特色。一、关于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联系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①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政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恶化的趋势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做保障,没能使环境保护以更大的力度深入社会生活,因而加强环境法的社会性、并实现社会化的环境法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主要对环境法的社会属性以及生成、环境法社会化的内涵和两个走向、社会化环境法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彭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服务和实行改革开放;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而且要依法办事,实行治国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掌握法律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