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主持人语]记得两年前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推开窗,突然闻到了柠檬洗发水的味道,于是心里一阵感动。那温暖的香味总会让我想起千里外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感觉柠檬就像春天一样,暖暖的会一直种植在心底。我知道,那是一种思乡情  相似文献   

2.
一、水与城市设计、面貌及发展相互依存。全世界有许多城市,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河水从中经过,没有水的城市绝对比不上有水的城市更美丽。试想,如果巴黎没有塞那河,伦敦没有泰晤士河,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纽约没有水,那么自由女神像又将建造在什么地方?如果悉尼没有水,悉尼歌剧院的造型还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整个悉尼市还会不会是现在这个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智慧城市也是非常热,在中央各部委的推进下面,各个省市300多个城市都有计划,提出智慧城市的目标,但是现在智慧城市我感觉到总体上讲,还是应该在试点和探索期。因此,在试点探索里面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智慧城市当中如何来规划和建设更合理的云计算的服务体系,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很好的解决。现在往往是这样,大家做云计算的时候都知道要做云计算,但是如何运用云计算的特点来有效的支撑、科学的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包括当前  相似文献   

4.
<正>4月12日早晨,还不到五点半,东方的天空刚好微明,我便起了床。推窗瞭望,整个海安县城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没有风声,没有鸟鸣,万籁俱寂,静得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清秀、宽慰与安详。其实,人生也如同大自然,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调到海安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还不到一  相似文献   

5.
下雨的夜晚     
刘鹏 《中国保安》2008,(9):71-71
分别一年后的重逢,你的喜悦出乎我的意料。但你依然是我心中的你。久违的心情又开始了重叙,话题很多,从遥远的故乡一直到现在这个城市,从我们的过去谈到现在。你异常的平静坦然,让我有些不自主,我多希望你能再向我发一次火,说明你仍爱我。可是你没有,尽管你刻意掩饰,但你的脸上分明写下了一串串失望。我知道,今后你我行同陌路已不可避免。你说你每天都到传达室看我的来信,希望我能给你带来一丝安慰,可是却一次次希望而来失望而归,你说你等我等的好苦。  相似文献   

6.
忽然说去宜兴。 宜兴离我居住的城市就两个小时的车程。这个城市离我是如此的近,但是我很久没有回去了。  相似文献   

7.
新春书简     
一年一度,人们总要交换些贺年片。我没有这个习惯,而且过去工作忙,总把这件事忘了。我们这一代人印象中的“新年”就是现在的“春节”,我真正过这个新年是在儿时,那时热闹非凡,还能得到一些压岁钱。我直到今天还忘记不了,现在的“新年”,与我小时在农村不同,没有互访拜年,却可以收到许多贺年片。收到时我才知道又要换一年。我因为没有寄贺年片的习惯,事后总要有选择地给一些朋友  相似文献   

8.
搬家的第二天,一觉醒来,觉得阳光分外亲切解人。推开窗,听不到汽车轰鸣,只有楼下不远处一所小学里传出的嬉闹,声音那么童稚,我一边听着一边想,我成功逃生了。 我所说的逃生是指逃离了集体生活。凡是在军营或学校曾经有过强制性或半强制性集体生活经验的人,想必都多少能体会我这种心情。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中连续住了7年,前四年是6个人一间屋  相似文献   

9.
下雨的夜晚     
分别一年后重逢,你的喜悦出乎我的意料,但你依然是我心中的你。久违的心情又开始了重叙,话题很多,从遥远的故乡一直到现在的这个城市,从我们的过去谈到现在,你异常的平静坦然,好像已不在乎我。我希望你能再冲我发一次火,说明你仍需要我,可是你没有,尽管你刻意掩饰,但你的脸上分明写下了一串串失望……我知道,今后你我形同陌路已不可避免。你说你每天都去收发室看我的来信,希望我能给你带来一丝安慰,可是却一次次希望而来失望而归,你说等我等得好苦。你说我一向是重实际的人,可是春去秋来,一别一年,连一个电话也没打来,更别说再见到我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友声》2015,(1):8-9
<正>首先,我感谢大会的组织者给了我这个机会,在这个繁荣的城市——一个给世界做出发展和工业化榜样的城市里和大家见面。我相信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尊贵的参会者,给在座的每一位第一次参加国际友城大会的代表,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是来自巴西亚马逊地区阿克里州的巴西国会议员,是巴西州议会全国联盟主席。该联盟有来自巴西各州1059位州代...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这个世界里,我工作了40 多年,我可以充满自信地讲,如何很好利用媒体,打造城市品牌,是个很好的题目。所以我就选择这样的题目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本人曾经经历过日本城市品牌的打造,尤其是城镇的打造。一说到城市规模很大,就感觉缺乏人格性质,缺乏人格特色。说城镇可能比较贴近,以这个为单位可能比较好理解一些。在日本地区品牌尤其发自地区的品牌有很多有名的例子,这是很早以前的故事。大概在1964年建立了北海道,北海道有一个叫池田町的小城镇,产一种叫石胜的葡萄酒。石胜是一个小地方,这是发自于他们的一个产物。现在这个葡萄酒在法…  相似文献   

12.
就土地保护问题我谈几点看法。第一,关于耕地保护的问题。这是个老问题,从去年执法检查到现在,这个问题一直反映强烈,关键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实际上,耕地的占用基本上是由于城市建设,像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用的耕地并不多,真正多的是城市建设。城市无限制地扩大,造成了对大量耕地的占用。因此建议在耕地保护中控制的是两点:一个是城市建设的规模。北京、上海要建成国际化大城市,各个省市省会也都要建国际化大都市,都在无限制扩大,而不考虑到这个城市所处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同志问我,你做了几年组织部长,有什么交代没有?我说有一点。今后我不做这个工作了,彭真同志做这个工作。他问过我,你有什么交代?我说:有多少党员,多少干部,多少党表,多少小册子。这是在少奇同志房子里交代了的。现在不讲这个,讲另外一个交代。我感到我有责任,把我所看到的一点,在这个代表大会上向各位代表讲一讲。 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就是在我们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将阿尔卑斯山上春天最美的一束桃花,奖励给贡献最大的人。于是,伟大的诗人来了,杰出的画家来了,卓越的医生来了……,国王知道:诗人是伟大的、画家是杰出的、医生是卓越的……,可是国王在等,等到一片霞光,迎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师……这时,国王深情地对老师说:“没有您,也就没有伟大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医生!”这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和莫大的褒奖!因为这个故事,我选择了我现在的职业;也因为这个故事,我爱上了我的职业———幼儿教育事业。历史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人们的普遍心态来看,一座城市要是没有麦当劳这个休闲排档,那么这座城市就不再具有现代特征,因为城市的喧嚣在这里有被解脱的空间;而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要体现自己的都市化色彩,就理所当然地要在麦当劳这个大排档里渲泄一番自己的忙乱,此之谓休闲。在长沙生活了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苟同这种看法。有件事说出来可能会让诸君发笑。慧子是我女朋友,我们谈恋爱已经好几年了,但坦白交待,我还没有带慧子进过一次麦当劳。以前朋友请客,我去了几次,除了觉得那一大杯可乐还比较受用,那里的板凳还比较干净外,没有什么特别感…  相似文献   

16.
经朋友介绍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我.从农村来到城市一建筑工地打工,现在工作有两个多月了,多次要求签书面劳动合同,都被老板以合同样本没到、负责办理合同的人外出、试用期没结束等各种理由回避拒绝。据工友们讲。很多工友已在这个工地干了半年多了.这个老板都没有和他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用工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书面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的工资,这与工人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最后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这个时代的人们,大约不会再为吃不饱饭而发愁了。家里、单位、社交场合到处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我今天只吃了一点点某某东西,真的,一点都不饿。不用多言,说这话的一定是位女同志。大老爷们的烦恼则不同凡响:真烦,推都推不掉,又是海鲜,什么时候能回家吃碗热汤面,那该多好啊!真的也好,假的也罢,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现在人们肚子里有油水。吃,已经不是影响人们生活的大事了。作家张贤亮曾经在他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绿化树》里,汪洋恣肆地描写过饥饿的感觉。吃,是上个世纪人们的奢望,包括我这个六十年代生人,都曾经被饿得几乎丧失了尊严…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您好!不知道您是否能看到我的信,听听我这远方姑娘的心声?我是个大专预科生,一个19岁的女孩。我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磨难。爸爸一生沉迷于喝酒,那年因为喝酒差点让汽车撞死。他的世界里只有酒,没有我们这个家。现在家里很穷,爸爸还是不知道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我们这个家  相似文献   

19.
心动喀什     
穿越荒芜的新藏公路,我来到了喀什。夜幕已经降临,喀什的夜晚一片灯火通明,恍惚中有种隔世之感。因为在大卡车上颠簸了两天,新藏公路的荒凉已让我忘记了城市的感觉,而现在我却站在这个鲜活灵动的喀什城中,这个城市就这样突兀地撞到心中来了。烤了十串喷香的羊肉串,提了一瓶啤酒,坐在路边小饮,最是惬意。我一直都认为,只有在新疆才能吃到真正的烤羊肉,鲜嫩可口。真的就像身处异邦似的,所有的人都是高鼻深目,眼珠闪烁着与我们不同的黄褐色,满街的招牌除了有汉语都是那弯弯绕绕的维文,更别提那些人们满口嘟噜着一串串的吐鲁番葡萄似的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的一位挚友金某,当年因没有生育能力,同丈夫商量后收养了一个女孩。收养时女孩才5个月,现在女孩已经16岁了。这么多年来,金某夫妇对这个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时时处处关心她、疼爱她。这个女孩从来没有怀疑过金某夫妇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与金夫妇相处非常融洽,爸、妈叫得很亲。但最近,女孩与我朋友夫妇的关系突然不好了。原因是我朋友夫妇的一个叫韩某的同事,因为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