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里新来了一位女同学,名叫于佳欣。她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口齿不清,说话断断续续,虽然坐在第一排,却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其他老师与我一样,怕耽误教学时间,几乎不提问她。但偶然的一次提问后,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温柔的效应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是大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一段描写,体现出了蔡老师对学生的温柔、宽容和慈爱。我上初中学这篇文章时就曾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样的老师。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温柔、慈爱对于教育的重要。孩子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上法律课,我们法律老师有个癖好,喜欢提问,提问之前必高声重复一遍问题。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老师又提高声音开始提问,所有同学都恐惧地盯着老师,惟恐被喊到。, (?)  相似文献   

4.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闯红灯的教师被带到了法官面前,她为自己争辩,说闯红灯的理由是急于到学校改作业。法官仔细地问:你真的是个老师么?那老师以为会有从宽处理的可能,便很明确地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张媛 《今日民族》2016,(9):18-21
"老师,天安门广场有多大?是什么样子呢?""老师也不太知道……"这些曾经出现在电视里的场景,真实地发生在许多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里。生活在玉溪市峨山县彝族村寨的王敏今年10岁,和身边大多数同学一样,王敏的父母也在外打工。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她,最渴望的就是能到北京登长城,可是她却连昆明也没有去过。于是,她把对外界的向往寄托在老师刘大福身上。刘大福每天不仅要承担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为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解读山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闯红灯的教师被带到了法官面前,她为自己争辩,说闯红灯的理由是急于到学校改作业。法官仔细地问:你真的是个老师么?那老师以为会有从宽处理的可能,便很明确地作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法官说,太好了,几十年了,我一直期待有这样一个机会,判决一名老师罚抄我再也不敢闯红灯了这句话一千遍。有人问过我这个笑话在现实  相似文献   

8.
她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自己身上了。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不久又被诊断患了白血病。生命太匆忙了,她甚至连少女爱情的滋味都没有尝过。她相貌平平,从来就没有一个男孩子注意过她。她想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她终日不开口,也懒得吃饭。生命的蚕丝正一点一点从她纤弱的躯壳里抽走。 2月14日,情人节。突然门铃响了,一位年  相似文献   

9.
基本情况:李某,女,19岁,略胖,文科班学生,出生在干部家庭,生活条件中等,1岁时父母离异,后随母改嫁,在缺乏真诚的父爱的生长环境里形成了一定的自卑感。高一、高二成绩较好,理想大学是北京邮电大学。症状:步入高三后,这种自卑泛化到学习、生活上。她总是独来独往,封闭自己,少言寡语,不爱活动,性格内向,对于同学的帮助她甚至持敌视态度;她心态消极,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对完成的事情缺乏热情和兴趣,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僵滞,听不进老师的讲课,回答不上提问,随着复习范围的拓宽、加深以及学习成绩的波动,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我有同样的感受 看过贵刊的《一个母亲的焦虑》后,我有同样的感受,很想把我的想法与贵刊的编辑和更多的读者分享。我的女儿16岁了,她也和文章中的女孩儿一样在学习上从不让我们家长操心,在学校里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可是我还是对她不懂得尊重别人、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做法而担忧。也许她还没有长大、思想还不成熟,但是我不希望她身上自私、清高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被逐渐地克  相似文献   

11.
没有想到叶叔华副主任会这样容易接近,她极认真、耐心地回答了我所有的提问。如果事先我知道,我一定会不知足地准备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太湖在记忆里,记忆里的太湖在梦里。太湖渊源流淌,哺育了好几千年的人,这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太湖的美丽,也许我知道她会时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不会轻易地伤害我,就像姑苏的女子小家碧玉一般地纯真;也许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境去仔细地欣赏她,或者说是怕亵读了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她的美在感觉中记忆中回味里,我舍不得也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轻易地窥视她的纯净,那是我心中最后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13.
36岁的蒋雍君是一个做陶艺的女人。 与陶泥为伍的时候,她没有自己,陶就是她的心。有陶,她才有了一切。 她生在陶艺之乡,长在陶艺之都。用她的话说是“一生下来就和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她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陶艺系。毕业后,她回到老家江苏宜兴,一边在轻工业学校任美术老师,一边潜心做她的陶艺。 十年过去,蒋雍君因陶艺而声名渐起,也因陶艺,收获了一个心心相印的爱人,还有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3,(6):10-13
她经济上不宽裕,却拥有繁星般高远璀璨的梦想;她像水一般包容着所有和她的梦想相关的人与事,却又如火一样燃烧着自己,用炙热的温度熨烫着"责任"两个字;她是独行者,无怨无悔地前行,但回首来时路,不知不觉众人已经温暖地陪伴了她许久。这就是陈宜安,她用她的热情与坚忍,折射出人生七彩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离不开提问。然而,根据本人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担心老师提问的问题自己不懂,因此总怕被老师提问,导致整节课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借助了《开心辞典》的求助方式,即当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时,允许学生向周围的学生进行求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效果是良好的。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古人说过:“成功是自信心的动力源泉。”因此,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信心就越大,创造力就越强。允许学生…  相似文献   

16.
聋女谣     
在去年2期,我们介绍了雪琪的剪纸生活。后来我一直和雪琪保持着联系。雪琪每次来编辑部,她的"老师妈妈"都陪着她一起来,再后来,雪琪就自己来找我聊天了。雪琪很忙,一是她到处奔波学习剪纸,二一个是她忙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她的"奥运剪纸"还被奥组委收藏。雪琪的作品也有了进步,不只是剪纸技术,更多的是注入了思想,她通过剪纸,把自己说的、想的表现出来,有了更深的主题。我高兴地看到,雪琪在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请一个孩子上台,先给同学讲一遍。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还有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们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时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老师:所以,你们…  相似文献   

18.
"万老师像妈妈"人们常听到学生发自内心地评价万玲——"万老师像妈妈"。万玲老师也由衷地把这样的话看成对自己努力工作的极高奖赏。"关爱每一个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是她一贯的从教准则。在日常工作中,她舍得用心血去浇灌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太湖在记忆里,记忆里的太湖在梦里. 太湖渊源流淌,哺育了好几千年的人,这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太湖的美丽,也许我知道她会时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不会轻易地伤害我,就像姑苏的女子小家碧玉一般地纯真;也许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境去仔细地欣赏她,或者说是怕亵渎了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她的美在感觉中记忆中回味里,我舍不得也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轻易地窥视她的纯净,那是我心中最后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性。但是思品课堂提问的现状如何?笔者通过对我校初四年级151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思品课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若干问题:1.人为造成两极分化。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很欠缺,有100人不积极回答,74人本不想发言,老师点到我说两句,61人希望提问后叫自愿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