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巧玲 《世纪桥》2014,(9):85-87
当今中国社会稳定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社会不稳定的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刚性维稳模式备受病垢,维稳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就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学术界探索的重要课题。十八大提出"源头治理"的新思维,具体体现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表达制度化、权力制衡机制、风险评估机制、文化引导机制及强化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八个方面。"源头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社会矛盾纠纷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基层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采用运动式治理方式,追求刚性稳定目标,呈现非法治化倾向,是当前地方政府维稳思路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危机、政府信息公开不力与网络媒体的过分渲染、政绩考核功能的异化及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形成这种异化思维的主要原因.培育法治思维、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形成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新格局、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是矫正当前维稳思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家视角下维稳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求实》2012,(2):53-58
基于国家视角来分析,维稳可以产生各种收益,诸如抽象的经济收益;确保改革阶段性有序推进、改善政府回应性与增强政府合法性、创新公共决策体制等方面的制度收益;优化公众生活环境、提高公众政治地位和利益谈判能力等社会收益。然而维稳造成的各类成本更应予以关注:斥资甚巨、基层几近无法承受的经济成本;静态维稳损坏良性社会适应与整合机制、动员式维稳破坏行政法治、压力型维稳阻断公共信息沟通机制等制度形态的成本;维稳导致更多"沉没的声音",易于造成私域的窒息。特殊化处理的维稳方式助长社会不公,暴力维稳严重削弱政府公信力等方面的社会成本。对此,必须相应就此作出若干矫治与改进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迫于“一票否决”的政绩考核指标的压力,基层领导干部往往采取高度依赖压力体制、强力堵压、运动式治理等方式进行维稳,从而使基层维稳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现实困境,.由此,积极探索破解基层维稳困境的良方显得尤为迫切。这些破解良方大致包括:以尊重民众利益诉求推进社会公平建设、以建构人性化的维稳新思维提高干群沟通能力、以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引导基层群众自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4,(1)
稳定乃国之所望,民之所盼。群众观的异化导致维稳理念和方式的走偏,最终落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跳出怪圈就必须纠偏异化的群众观,牢固树立权为民所授、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以维权促维稳、共治助管治的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规则,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项赠  郭文亮 《求实》2013,(7):50-53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针对当前中国维稳不容乐观的现状,运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视角,对"权力维稳"和"权利维稳"两种维稳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当前官员重"权力维稳"、轻"权利维稳"的原因,从"权力维稳"转变为"权利维稳"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受转型风险与治理超大规模性的双重限定,维稳在中国政治现实中长期具有合理性依据,但在长期维稳实践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一种在压力型体制下以刚性稳定为目标的运动与管控型维稳形态,这种传统的维稳形态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维稳在中国的现实合理性.党的十八大以后,法治成为中国政治话语的主词,也在召唤一种新的能契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维稳治理方式的出场,这就是法治化的维稳,维稳朝向法治化变革能重新撑持其在中国政治现实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上采取压制型模式治理基层群体性事件,其特点是以权力为中心、以维稳为目标、以控制和打压为主要手段,并且重处置轻预防。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效果不理想,面临着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因此,要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转变治理模式,寻求维稳与维权的平衡。参与式治理以权利为中心、以公民有序参与为目标、以沟通疏导和对话协商为手段、重预防,有助于逐步化解群体性事件危机,破解基层政府维稳和公民维权之间的两难窘境。这是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转变的恰当选择。应根据国情,通过搭建平等与理性的对话平台、设置制度化的协商程序和借鉴科学的协商方法,建构公共协商机制来实现参与式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框架下实现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的逻辑起点。然而,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内在缺陷常致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处于对立状态,民众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基层政府进行激烈抗争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引发了更多基层社会失序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审视我国现行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缺陷的基础上,在法治框架下努力实现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合理重构,从而有效调和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研判以及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核心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核心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原子化",即社会中缺乏中层社会网络,这使得社会层面难以形成自发的协调矛盾机制,以政府工作部门为主的国家体系成为唯一的维稳机制,维稳工作的任务和压力不断增加。因此,解决社会原子化问题,就需要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政治功能,以党组织为核心重建社会中层网络。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加快河北经济和文化强省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成为我省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本文以全新的维稳理念,对我省维稳大格局的构建及路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维稳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性。邓小平关于维稳重要性、维稳的政治保障、维稳应处理好几大关系、维稳手段以及稍除不稳定因素等思想是其维稳思想的主要内容。当前,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维稳思想,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大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工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基层政府的维稳成本,提升基层维稳的治理效率,促进农村发展的实质绩效。本研究以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为分析视角,通过对浙北“六老办”的个案考察,论述了农村老年组织在基层维稳中的治理逻辑与价值。研究发现,浙北荻港村建立的新型村级“六老办”维稳助推法,通过充分发挥村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农民、老队长的作用,承担着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管理监督员、环境卫生督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关心下一代辅导员、不稳定因素排查员的职责,有效地化解了荻港古村保护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纠纷等问题,维护了村庄的稳定发展。基于此,现阶段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倡导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保障农村老年组织在参与基层维稳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及基本权利,是农村基层维稳机制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是地方政府维稳的重要资源,地方官民社会资本存量的高低直接构成了地方社会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社会资本的总体发育还不够成熟,地方政府要切实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大力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加强对地方官民双方公共精神及法治理念的培育,并积极转变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维稳机制,大力培育民间组织,保障民众合法权益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民众以群体性事件等方式维权的案例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既要维稳,又要维权,就给我们提出了争取维稳与维权和谐共赢的课题。只有正确认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认真分析造成维稳与维权矛盾的原因,倡导政府法治维稳、民众法治维权,才能争取形成和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谭兴中 《探索》2005,(6):101-103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政府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乡村,探索和推行“八步工作法”,开创了扩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受“麻柳经验”的启迪,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是:夯实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梁惟 《理论研究》2010,(6):26-28
目前我国维稳形势严峻的重要之因在于社会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的缺失,而公民社会是填补此缺失的重要载体。欲解维稳之困应着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法治建设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下,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未实现法定化是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法治困境。法治是兵团维稳戍边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维稳戍边政策的落实、兵团履行维稳戍边使命的主体身份地位、职责、权限、法律责任等,兵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构建一体化的维稳戍边体制、机制方面都需要法治的保障。实现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法定化这一目标需要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明确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也需要兵团加强自身维稳戍边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治理,要求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积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数字化社区等建设平台,积极推进维稳机制创新,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深入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分析如何在维稳创新工作中推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管理弥补当前维稳存在的不足,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维稳长效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培育国家治理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内容"泛化"、渠道"窄化"、策略"虚化"、方式"老化"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校准价值坐标、明晰参与内容、拓宽路径选择、转换方式方法等措施,构建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