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里程碑》和《无花果》为回忆与记录日据时期台湾知识者生存挣扎及精神困惑的有代表性的自传体文本,均涉及殖民社会及战争状态下的民族冲突及国家认同问题,《无花果》并将这一问题导致的困惑延续到战后初期。两部文本在时间上共同完成了较为完整的对战争及冲突过程的回顾;空间上亦涉及台湾、大陆和日本,以及从台湾立场出发对三者复杂纠葛的观照。本文拟引入对民族主义的分析和研究成果说明上述文本呈现的民族意识的多重面向和变化,包括:在对抗和冲突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来源于民族文化传统、个人体验和台湾独特的历史境遇;这种民族意识可以成为抵御异族压迫的精神动力,也可能在民族内部政治文化冲突中被削弱;台湾殖民社会复杂性导致民族内部“他者”的形成;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状态,在民族冲突下形成的民族意识或民族主义思想并未发展为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的历史记忆可能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改变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世界离不开全球民族问题的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民族主义出现了新动态,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呈现分化走势,即极端民族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求生存图发展的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出现了强化态势;各民族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问题成为大势所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虽然有发展苗头,但国际社会的反霸斗争也在加强;极端民族主义诉诸恐怖主义手段的抗争方式短期内不会杜绝。因此,构建和谐世界任重而道远,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际社会大体上处于和平。但是随着前苏联的瓦解,原先一度被冷战所掩盖的民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趁机出动,打着民族主义旗号大行其道,他们蓄意制造各种事端,挑起民族间的纠纷和冲突,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民族主义浪潮。本文就极端民族主义问题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它在后冷战时期在内容、形式和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重点考察后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新发展,并就某些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股波及全球的民族主义浪潮风涌而起,并持续至今。民族问题骤然成为冷战后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根源,影响着当今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其中,民族分离主义是冷战后最为明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它通常表现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某一民族极力从现存国家中脱离出去,谋求建立单独民族国家。而这些民族分离主义者又往往打着“民族自决”的旗号,他们认为民族自决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主张世界上一切民族,不论是殖民地民族,还是一国内的民族地区,都适用民族自决权原则,每个民族都可凭借其神圣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主义论争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主义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国际社会政治生活小越来越发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高度重视。对此,许多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我们决不能充耳不闻,R之不理,而应该采取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的态度。现将有关人士近期来就民族主义论争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整理介绍如下,或许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展开和探讨。一、民族主义是一个“中性”概念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系统看法,其阶级属性完全是人为的,与民族主义概念本身并无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刘亚娟  王静怡 《传承》2008,(10):102-103
18世纪末,英国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取代了阿姆斯特丹—一个城市的经济霸主地位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讨论荷兰输在哪里,民族主义的缺乏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英国取代荷兰,究竟是从城市经济到民族市场的合理过渡,还是民族主义作用的结果?从城市到国家,民族主义是否真如格林菲尔德所说,已是资本主义兴起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因?本文在此试图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社会意识对民族问题认识的偏狭,导致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异化的民族主义形式。盘点在2015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现给世人的林林总总,我们仍然难以否认:民族主义乃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平等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族经济利益已成为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核心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逐渐形成和影响看来,人类已经进人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时代,世界已从偏重于政治霸权转向经济上的竞争与合作,这表现在民族问题上主要是刺激了一些多民族的国家内部民族主义的抬头,一些民族集团无论是弱小的、受排挤的非主体民族,还是占支配地位的民族,都渴求成为国家成份的“元素”,都希望国家建立在更加单一的民族或种族之上,而不是原先那种色调丰富的多民族国家。而激发这一发展趋势的核心是民族经济利益。在前苏联的解体过程中,一些加盟…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会本能地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其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民族主义.美国亦不例外,不仅如此,民族主义在美国是很有影响的.应当说,美国的独立战争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的产物,美利坚民族要摆脱大不列颠民族的统治与压迫.而从美国建立至今,美国民族主义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将在简要探讨美国民族主义特征的基础上,具体论述美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并由此总结出一个扩张主题.  相似文献   

11.
杨天虎  陈燕 《求索》2013,(9):56-58,66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尤其是民族主义的问题。爱尔兰问题为他们理解民族主义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例。爱尔兰问题是指。在英国对爱尔兰进行军事征服,殖民,最终将其合并的过程中.爱尔兰人民在政治、经济、宗教方面的抗争,以及英国政府对其抗争所作出的反应和对策。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是爱尔兰问题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民族主义提供了范本。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爱尔兰问题立场认识民族主义,对解决当今的民族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英国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取代了阿姆斯特丹--一个城市的经济霸主地位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讨论荷兰输在哪里.民族主义的缺乏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英国取代荷兰,究竟是从城市经济到民族市场的合理过渡,还是民族主义作用的结果?从城市到国家,民族主义是否真如格林菲尔德所说,已是资本主义兴起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因?本文在此试图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民族优惠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优惠政策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体现。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政策的看法并不一致,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不断有人以不同的方式对民族优惠政策提出疑问。因此,有必要从认识上对此予以澄清,以在当前国际民族主义盛行、国内经济差距拉大的现实下,维护多民族中国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徐万胜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的突出及其原因之后,指出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意识形态对立与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急剧下降,民族主义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政治进程中,民族主义既可以是国家统一的力量,也可能是国家解体的力量。民族国家数量大增,使国际政治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调整民族利益的过程;民族主义使国  相似文献   

15.
吴云才 《前沿》2012,(6):138-141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出一些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反映。当代青年民族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睿丽 《理论月刊》2007,47(7):38-41
民族主义是影响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思潮则以其思想先导性的特点而成为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民族主义的内涵错综复杂,民族主义思潮的类型与表现形式、成因也日渐多样化,其实质是民族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贵 《理论月刊》2007,1(5):62-64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思想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到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经过五族共和,演变为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国民党改组及其后,承认国内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有自决自治的权利,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为主旨。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受到西方传统民族主义理论影响,正视顺应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下民族问题的涵义,再分析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然后才能正确理解孙中山先生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策略,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民族主义”纲领。 (一) 所谓民族问题,是指一定国家各民族间互相关系的问题。民族间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和不平等所引起的矛盾,便是民族问题。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在剥削制度社会里,主要是由于剥削阶级推行  相似文献   

19.
<正>安倍的民族派民族主义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日本的国情和实际,而怀着虚妄而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精神,很容易将日本带入歧途日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日本的民族主义多种多样,有主张日本民族自立,反美的左派民族主义(革新民族主义);也有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还有反美反共的新右翼民族派民族主义;赞美战前民粹型民族主义等。2013年,日本其他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势力表现都不太明显,唯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0.
宋春华  逄爱成 《前沿》2012,(22):158-159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成功地接受了历史的考验.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共党人,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为保卫民族而进行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的整体力量,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共在践行民族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一致,并厘清了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催生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民族问题的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