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来西亚武装力量的发展趋势据越南《人民军队报》1993年9月5日报道:在1989年12月和平协约签定之后,马来西亚武装力量再也不必担心国内的威胁,而集中力量建设一支常规武装力量以对付外部的威胁。马来西亚军队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常规、现代、高效而耗资少的武...  相似文献   

2.
陈奉林 《当代亚太》2003,(12):59-6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术界对世界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开创性研究 ,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但是迄今为止 ,专门研究东南亚现代化 ,特别是研究马来西亚现代化问题的著作并不多见。韩方明先生撰写的《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 2 0 0 2年 10月出版 ,下称《进程》) ,从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关系生成的角度 ,研究了马来西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历程。这部著作既总结了作者多年的治学成果 ,又反映了作者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笔者在细读这部著作之后 ,发现作者在马来西亚华人和现代化问题研究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电子工业经历了1985年的景气回落以后,从1986年中期开始复苏,随着日、美电子元件需求的激增,马来西亚跃升为世界第三半导体元件出口大国。 在马来西亚制造业中,电子产品的出口占制造业出口总值的1/2以上,其中,电子元件所占比重高达80%。据《经济导报》报道,1987年马来西亚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主要元件出口  相似文献   

4.
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拉赫曼政府的“一边倒”政策①孟人杰1957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一直到1970年拉赫曼下台,其政府执行的是倒向西方的政策。这个政策可以通过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以及马来西亚在地区形势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华马两族执政党的不同地位、政府公共职位的族群分配比例以及选区划分的族群利益倾向,探讨马来西亚族群政治分层以及族群在政治领域存在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华人明显处于政治弱势,在族群权益博弈中的地位由此大为削弱.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当前的若干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当前的若干经济问题庄礼伟一、1995年马来西亚经济的总体回顾马来西亚过去一向是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初级产品为其经济支柱,其中天然橡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棕榈油、椰子、胡椒、锡矿、木材等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自80年代初马哈蒂尔执政以来,马来...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1997年中,至今尚未完全平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近期全球瞩目的焦点。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初到7月2日在泰国首发,接着蔓延到菲律宾,8月趁势横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香港,震撼了韩国、日本,危及台湾。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各国经...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措施张辅盟近年来马来西亚证券市场取得显著的发展,1995年底股市市值达2,000亿美元,是亚洲第四大证券市场。1995年12月马来西亚吉隆坡期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KLOFFE)推出100只股票组成的综合期指上市。随后,马来...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大选后的内政与外交政策走向周良彪,罗斌今年四月,马来西亚太选尘埃落定,长期执政的国民阵线取得了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最好的战绩。由马哈蒂尔领导的14党联合执政集团赢得65%的选票,获得超过八成的国会、州会议席,国阵主席马哈蒂尔第四次蝉联马来西亚总理...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澳尔根组织及其活动施雪琴去年(1994年),澳尔根这个字眼充斥马来西亚国内的各种语文的报刊上。是年8月5日,马来西亚全国伊斯兰教裁决理事会宣布澳尔根以及它的一切教义与信仰皆属非法,全面禁止澳尔根活动。一、澳尔根是什么?澳尔根是马来西亚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李锡锐  张晓威 《东南亚研究》2023,(5):134-152+157-158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国家,各族群之间能够保持融洽的关系,除了政治、经济、历史等多重因素,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特别是教学媒介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马来西亚教育政策规划以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以建构民众的国家认同为目标,而华人则通过制宪的努力,成功把华文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内,以期通过华文教育达到塑造族群认同的目的。本文尝试以国家教育体制内的主要华文教育机构——华小、华中和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三个教育机构所构成的系统如何达至平衡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教育目标,进而完成跨族群交融,维护族群之间的和谐,为传承族群文化和维持国家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也为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现状与趋势卢民峰近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成就令全世界瞩目。1992年对外贸易总额为821亿美元,是关贸总协定第16大贸易国;过去5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平均8.8%,消费者特价指数平均增加3.5%;1992年马国国民生...  相似文献   

13.
王志民  万木春 《东南亚研究》2023,(1):130-151+158
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及其文化价值观在国际上存续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观察和研究华侨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媒介得以表达和传播,华文报纸广告是其中一种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的广告形态和内容,发现马来西亚华文广告中最具主导性的5项价值观是经济(划算)、家庭、智慧、健康和集体主义,并据此讨论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价值观的特殊性,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华侨华人群体广告传播的针对性研究,找准“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平衡点,同时需要尊重传播对象的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稳健采用符合当地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4.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研究》2023,(3):69-91+155-156
“东向政策”是马来西亚1982年开始实施的对外政策,其主旨是同日韩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争取两国投资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东向政策”有助于马来西亚突破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难题。历经40余年,“东向政策”在目标、内容、手段与对象上得以拓展和深化。为了平衡主要国家在马来西亚的战略博弈,“东向政策”的战略意图从最初“以亲近日韩来弥补与西方国家的疏远关系”转向“加强与中国的交往来平衡主要国家对马来西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政策对象拓展至中国以使马来西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推动其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学界对“东向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该政策有力推动了马来西亚从传统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加快了其工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纵览牧野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近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在7%以上,通货膨胀率则控制在4%以内,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马来西亚政局比较稳定,政府提出了2020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中的马来西亚农业李中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里,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它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既大力拓展制造业,建立了不少现代工业,同时又注重农业建设,使传统农业获得新的发展。马来西亚农业的增长速度虽低...  相似文献   

17.
林梅 《当代亚太》2006,4(10):59-64
印尼劳工大量流入马来西亚,并构成亚洲劳工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印尼劳工海外移民最多的国家。随着在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非法印尼劳工的增加,在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问题越来越受到马来西亚政府、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甚至影响到两国的外交关系,成为危及两国关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本文将探讨在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的基本状况、印尼劳工流入马来西亚的原因、非法印尼劳工进入马来西亚的途径以及印尼劳工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民阵线与马来西亚大选廖小健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已进行了八次大选,第九次大选将在近期举行,朝野各党均厉兵秣马,准备大战一场。目前,多党联盟“国民阵线”是马来西亚执政党。执政党中,马来族的巫统占首要地位,其次是华族的马华公会,民政党等等。反对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述了《南洋商报》的四个办报特点和因坚持承续马华文化而面临的生存挑战,阐述了其作为社会大众媒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篇着重论述《南洋商报》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是它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为马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承传,所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巫统一党独大是马来西亚长期以来政党政治的一大特点 ,但是 1999年末马来西亚第 10次大选却表明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必将对马来西亚的政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变化入手 ,分析变化的成因 ,并对今后一个时期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和政局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