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13军参谋长、代军长,曾参加长征。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3.
吴信泉(1912-1992),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参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687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39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志愿军39军军长,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相似文献   

4.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5.
正聂荣臻(1899~1992),重庆江津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防委  相似文献   

6.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生于1914年。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团政委,与团长王开湘率部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1936年任师政委,同年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率部收复涞源、广灵、蔚县等七城。1937年秋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同年兼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和一支队司令员,后  相似文献   

7.
《湘潮》1984,(3)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七年入党,一九二八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政治部组织科长、干部科长、组织部长,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副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三纵队政委、二纵队政委,二十兵  相似文献   

8.
朱良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0年生,湖南汝城人。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8年后,历任营部书记,支队、师、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调红四方面军,先后任第31军政治部主任、第30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同国民党顽固…  相似文献   

9.
1 1937年平型关战役后,10月8日正是太原失守,中央指示聂荣臻同志在五台山地区组建抗日根据地、从——五师分兵3千人组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11月8日,在五台山石咀广济寺召开了晋察冀军区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0.
王宗槐(1915—1998),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第七师政治部青年干事,第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  相似文献   

11.
正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中,率部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屡建奇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2.
常浩如 《世纪风采》2009,(11):16-20
宋任穷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几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共平原分局代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豫皖苏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3.
<正>陶勇,这位素以勇猛闻名全军的虎将,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长期率兵驰聘苏中平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7年2月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率部挥戈保定城,解放石家庄,建功新保安,强攻太原城,英名留存华北解放战争史。  相似文献   

15.
刘忠(1906—2002),开国中将,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参与领导才溪乡武装暴动。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红军。曾担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司令部侦察科长、特别支队(骑兵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长征。后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并留校做领导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豫晋联防军区司令员,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在解放战争中,历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军长,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上党、同蒲、临汾、晋中、太原、成都、西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校务部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物质保障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为军队院校建设和教育工作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9月,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6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刘忠将军诞辰110周年,本刊特设此专栏,以示纪念与缅怀。  相似文献   

16.
聂荣臻四川省江津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在黄埔军校工作,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7.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8.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领导坚持和发展湘赣苏区的斗争。曾获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  相似文献   

19.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1905年4月19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20.
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人,开国上将,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至1932年6月,先后在红4军中担任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第12师35团政治委员、第11师政治委员等职。其间,重庆綦江籍将领王良在红4军中先后任第1纵队司令员、第11师师长、红4军军长等职。在两年多的革命斗争中,刘亚楼作为王良的战友和部下,一直在王良的领导下征战,并与其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