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中商人不仅善于经商,纵横商界,逐利四海,执全国金融之牛耳,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开拓创新,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兴办近代新式教育事业,在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兴办女学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女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开办讲授近代法律的第一个综合性大学是天津的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头等学堂设"律例学门",初步具备了法律系的基本形态.1906年12月30日成立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法政专门学校之一,曾被指定为全国各省同类学校的表率和样板,1902年9月20日成立的天津警务学堂,是国内讲授中外法律及警察知识最早的警察学校.本文对以上三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毕业生情况作了介绍,并对三所学校进行了若干比较.  相似文献   

3.
要考察移民对于近代天津的影响,就不能仅仅是将移民看作是均质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还要研究他们分属于那些不同类型,对近代天津的发展又做了哪些不同的贡献;在结构上、文化精神上近代天津的移民具有哪些特点,以致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方向与速度。第一种移民类型——农民近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正规西学教育的冲击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知识者群体发生转型.以读书取仕为业的士大夫社会角色,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新式知识分子孕育诞生出来,形成一个新生的知识分子阶层.正是这一支新兴社会群体,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理论,力图运用西学来变革中国社会.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也给其后的历史演进以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为形势所迫,欲效仿日本走“变法维新”之路。1901年1月,光绪皇帝颁布上谕,决定实行新政,包括变法修律、政制改革、设新学、废科举等。随着各种新律的全面修定,推行新法的法学人才日见短缺,当时急需培养大批汇通中西法律的人才。清廷遂派出大批留学生到日本,习学日本的法律,并从1906年起,以这些留日学子为核心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官办法律学堂,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天津的“北洋法政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直隶总督袁世凯听取赴日本考察的阎凤阁(后来的直隶省议会议长)、梁志宸(后来的直隶省议会副议长)…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察了近代瑶族地区的主要教育方式,包括私塾教育、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作者认为,近代瑶族地区私塾教育、学校教育有较大发展,但仍以传统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7.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教育思想家。本文主要梳理了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并对张伯苓"教育救国"的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云南警察教育在清朝末年形成雏形,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898年至1949年,先后开办了警官教育、警士教育及警士教练所,在教育内容、报考条件、课程设置及师资、招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笔者梳理近代云南警察教育的概况,探索其云南警察的专业化发展历程,以期从一个外面反映云南警察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警察教育是警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代四川警察教育起于清末,先后经历了通省警务学堂、省城巡警教练所、四川高等巡警学堂,虽然在民初及防区制时代,军阀割据导致警政建设停滞,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防区制解体后,以四川警察训练所的成立为标志,四川警察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为近代四川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警政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警察教育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地域的角度,将中国近代的警察教育分为中央警察教育和地方警察教育两个系统,并分别对每一系统的历史沿革、教育方针、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袁世凯1902年8月15日从都统衙门手中接管天津,到1907年9月调任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为止,在天津的活动及其影响。这里所称新政是指晚清新政,称改革开放则泛指包括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立宪运动等,具备改革开放实质的一切事件和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怀着极大的宗教热情来到广西,但却面临着重重的传教阻力。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思想,吸引更多人的加入,他们创办了教会女学。教会女学虽然其志不在教育,但客观上却揭开了广西女子学校教育的序幕,对广西女子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豫南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里军事人才跌出,将星璀璨,被称为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信阳也因此被称为是革命的“红”城。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女子学校教育始于近代.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各列强风涌而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的教育打破儒学独尊局面,渐由封建专制主义性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在中国大地上,一方面,封建统治者继续顽固地推行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在五口通商处各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实行殖民教育,他们把开办教会学校作为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想通过教会学校“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牧师和教师,使他们成为中国未来的领袖和指导者,给未来的中国施加最强有力的影响,”于是教会女子学校随即出现.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Miss Aldersay)在宁波首创一所女子学塾,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女校,也是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开始.1847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也创办一所女塾;1850年4目,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裨治文的夫人格兰德女士(Eliza Gillette)在上海西门白云观建裨文女塾;同年,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夫人斯佩里(Sperry)在福州创办一所女校;1851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琼司女士(Emma Jones)在上海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整个警政建设同步。近代中国历任当局对警察人才及警察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警察教育法规。这种重视及相关经验值得当代中国警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贤们在探索祖国“病弱”之源、寻求国家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兴办职业教育的历程。经过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初,职业教育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法律的认可,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教会教育的逐渐兴起、发展和以西学学堂的兴办,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内涵。它们在近代教育舞台上共同存在、互相影响,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类人才,这些教育主题的变化推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进。  相似文献   

18.
西方基督教与近代山东女子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基督教会进入山东.为了更快更多地培养妇女布道人员和发展基督教徒,基督教会在布道区着力兴办女学.起初,西方式的女子教育并不被山东人民接受,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化以及科学知识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教会女校才发展壮大起来.女校的兴办,对基督教的贡献是有限的,对山东妇女乃至整个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久远的.它结束了山东女子无教育的落后状态;培养了最早的知识妇女人才;为之后兴起的民办女学和官办女学提供了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是西学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在近代史上,发展女子教育是相夫宜家、强国富民、儿童早期教育和形成女子独立人格的需要,而广设女子学校是发展女子教育的主要途径。近代女子教育具有如下特点: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女子教育享有了合法的地位;近代女子教育在重重困难中艰难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是涉及技术、管理、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系统工程,建立完整的电子政务的体系和标准是打造“数字天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天津电子政务建设中确实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行政管理造就“生态环境”和“作用空间”,将电子政务发展纳入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