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早就听说今年工作很难找,尤其是女研究生,学历高,“滞销”得很。笔者决定去各个单位实地见识见识。我决定把第一站设在高校。别人总是说,女孩子适合呆在高校里,不用太辛苦,环境又宽松,以后还可以照顾到家庭等等,很多女研也把第一选择对准了高校。9:00,我跨入了某党校的大门。人  相似文献   

2.
"我对荆州是很有感情的。1990年我分管农村工作后,第一次调研就在荆州。从仙桃、洪湖到监利、荆州市区,一路走来,每个地方都住过。1998年抗洪救灾,我到荆州去了八次。  相似文献   

3.
我离开凯里算起来已将近三十年了。我在解放前就到过贵州。解放初又带学生到黔东南来实习,并且搞些调查工作,1956年为了帮助创造文字,又来了一百多人,当时我的工作重点是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 今年我有两件很高兴的事,一是今年夏天、我回到生长我的故乡山东荣成县,也是离开四十多年了,回去看看。这次又回到我的工作的第二故乡,看到黔东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和我当年的老朋友,心里很高兴。记得五三年我到凯里来,又从凯里去台江、舟溪、挂丁、  相似文献   

4.
我当了32年的语文教师,也当了32年的班主任。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当班主任累不累?”我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感到干得很快乐、很幸福。”更多时候,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去发现心”,在把幸福带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们也回报了我无数的喜悦和欣慰。  相似文献   

5.
姜兵 《群众》2023,(6):60-61
<正>转眼驻村第一书记任期过半,回首过去一年多的工作,感慨良多。报名参加遴选前,我心里也有几分犹豫,一方面担心缺少经验,不能尽快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女儿恰好面临中考,怕不能经常陪伴而影响她的成绩。在和家人认真商量之后,我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到农村去。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想为农村做些实事,  相似文献   

6.
感谢公选     
一转眼,在省城工作又快一年了。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我欣慰地感到,是自己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学习,使我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是三次成功的公选,使我一步步走向新的天地。我想说,是公选考试催我奋进,伴我成长。1996年,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桑植县城的一家公司里当秘书,工作很轻松,待遇也还不错。1997年9月,公司作为全县流通领域股份制改造的试点企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恰逢此时,全县面向社会招聘17名到乡镇工作的公务员。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决定去报名,有些同事说:“别去,下乡了就难得进城。”也有的同事支持我:“小向,去考公务员…  相似文献   

7.
冯建平 《前进》2008,(10):23-25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5年8月份,晋城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把更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的意见》,决定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发展党员新办法,并决定加大发展力度,3年发展5000人,5年发展8000人,  相似文献   

8.
记者:当您接到要去挂职的通知时心情怎样?刘喜林:非常开心和激动。2005年3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中宣部办公厅的电话,借调我到中宣部办公厅挂职工作一年。可以说,能到中央机关学习和锻炼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当时很开心。去过北京很多次,当时进中宣部大门还是第一次,很新鲜,而且感觉很庄严。记者:挂职一年,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感觉与地方上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刘喜林:我被安排在办公厅秘书处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处长抓督查工作,也兼做一些其他工作,比如校核文件,起草报告,编发简报,编辑资料,参与完成重要督查任务。由于工作努力受到了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临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临安实际,扎实有序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7年临安市统一组织公开招聘3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目前全市聘用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共42名,2008年计划招聘150名,争取在2009年之前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按照市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带领局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街道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梅子 《思想工作》2006,(7):28-28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统分政策,加之高校扩招后的大批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尤其在城市就业难的矛盾日渐突出。但对广袤的农村而言,这又无疑是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吸引大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是一个带有长远意义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当下一个突出问题。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我们一直这样呼吁。但农村与城市的环境,差距毕竟是客观存在的。而很多地方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说到…  相似文献   

11.
旃永昆,1938年出生于云南思茅,蒙古族。1963年作为公安部机关首批招收的大学生进部,一直在办公厅工作。他说:“我们那一代人,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真理,做老实人。这两条,在建部50年的今天,也是该坚持的。”1963年,公安部党组决定,到各省挑选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部机关工作。去云南的是办公厅的鲁毅同志。她在云南大学等各高校跑了一圈,先是确定了几个人,最后成行的,只有我一人。我当时在昆明师范学院(现云南师范大学)读中文,学习成绩好,又是党支部书记。当时一听说要去首都北京,哎哟可了不得,…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有幸成为选调生队伍中的一员。我拖着简单的行囊,带着理想和对农村、农民一份很特殊的感情踏上了百色这片红色热土。组织安排我到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政府工作,并担任民政助理。猪场乡是一个偏僻、落后、条件较为艰苦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我的工作和生活从此在这里展开了。  相似文献   

13.
一位打工者的自述我叫刘军,今年三十岁,老家在河北省张北县。说起为何到京打工,其实很简单。当时,1989年,我初中毕业,没有工作,正好村里有一个熟人在北京一家酱菜厂当头,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找一份工作,我听说到北京工作,立马就说当然愿意。你想,北京是首都,谁不想去?这样,我就来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受县委委派,我从县委组织部下派到距县城45华里的双溪乡梓誉村任指导员。一年时间,我与村民同吃同住共谋发展,工作进展顺利,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欢迎,自己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对如何当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有了更深的体会。一要带着感情做工作,不当“看客”要做“主人”。下农村是要帮助解决困难的,不是去做客的。下派干部要舍弃“城里人”身份,始终记住自己是所驻村这块“责任田”的主人身份,与农村干部一道“耕种劳作”。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春播正忙,我去帮劳力少的困难户种田;…  相似文献   

15.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听到那些小商贩们这样的吆喝声。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抓住了机遇,便有可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否则,稍纵即逝。我的求职经历正是如此。1999年7月,一心想在大城市中找份工作的我最终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那方热土,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使我决定今后不再去应聘任何单位,我已经输不起了。到了8月份,我的一位朋友特地到我家里来告诉我:县人事局要公开招考一名秘书。去还是不去,我反复地琢磨着,我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求职挫折,我真的不想再浪费精力去…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月31日,我到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敦巴格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农村,我并不陌生——我自小生长在农村,虽然离开农村30年了,但我的根还在农村;通过驻村,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了"农业的前景很美好,农村的天地很广阔,农民的未来也更有盼头"的决心和信心。驻村一年多,有感动,有感悟,更有脱贫攻坚的干劲。  相似文献   

17.
我是八六届大兴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在北京市农村科学院土肥所工作一年,由于学不能有所用,当时我的情绪很低沉,最后我做了勇敢的抉择,回家承包果园,在那片坚实的土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回乡后,我被推荐到红星区太和乡瑞合二队果园当技术员,承包了果园技术指导工作。由于没有科学的技术管理,树形紊乱,主次不分,病虫害严重,八七年梨树损失了一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承担了八八年的技术工作。酸、甜、苦、辣的一九八八年是我终生难忘的,对我这个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是个大胆赏试的  相似文献   

18.
盛乐 《今日浙江》2004,(7):29-30
作为团省委一名年轻干部,我于去年7月由省委组织部下派至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和工业。我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了省级机关工作,因此,对我来说,乡镇是一个陌生的天地。迄今半年多时间的乡镇工作经历,虽然不能说对群众工作有多么的熟悉,但却让我了解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因此很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进行一次梳理,既是对自己半年来乡镇工作的一次回顾,又可以对自己今后的工作起到更好的借鉴作用。我眼中的农村工作,用一句不是很准确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四个没想到”。第…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9,(16)
<正>报名参加科技镇长团去农村,起初,同事不理解,朋友不赞成,家人不支持。一个女同志,在省级机关工作多年,环境优越,对各项事务得心应手,为什么还要到艰苦复杂的基层去"受罪"?但我知道自己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到农村去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我来自农村,从事"三农"工作,熟悉"三农"情况,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去寻找机会帮助那些我所热爱  相似文献   

20.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某高校今年即将毕业的专科女生,面临求职就业问题,我产生了无限的困惑,希望能得到您的建议和帮助。情况是这样的:我来自农村,为了我能读完书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些年来我的父母吃尽了苦头,但是今天我仍然让他们为我的工作而操心。在和我同班的很多同学中,他们都因为家里有关系而早已确定好了工作单位。并不是我的能力不如他们,在与他们一起到用人学校试讲时我留给老师们的印象比他们都好。可是他们凭家庭关系“成功”了,而我只能在背地里惋惜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至今仍然在求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