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储永宏 《群众》2020,(11):4-5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高度重视,要求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扎实做好“三保”工作,以“三保”促“六保”,以“六保”助“六稳”,全力支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相似文献   

2.
今年宁波市重大项目保廉体系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推动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等十项工作的开展将为该市重大项目的建设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防线。去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重大项目保廉体系,要求逐步构建重大项目保廉预防机制、权力约束机制、规范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奖惩机制等五大机制24项制度。根据《宁波市重大项目保廉工作意见》的安排,由宁波市监察局、市计委、建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抽员组成的市重大项目保廉督查办公室也已成立。按照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要求,宁波市保廉办对今年工作逐项分解,…  相似文献   

3.
谭衷 《半月谈》2020,(9):34-35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正在释放。  相似文献   

4.
禹会成  苏胜利 《群众》2023,(11):52-53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趋紧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有序高效做好优质项目的要素服务保障,是各地面临的共性难题。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局贯彻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核心战略,紧跟重大项目进度,统筹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探索建立了“全空间覆盖、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重大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全”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各级各类重点项目有序、顺利、快速落地。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抓项目、蓄动能,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2021年7月,河南省发出“三个一批”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郑州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和建设正在成为新时代郑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和靓丽名片。2023年6月27日,  相似文献   

6.
满载丰硕的成果,洋溢收获的喜悦,2016年与我们渐行渐远. 回眸过去一年,奉节县国土房管局,紧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职能工作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六项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砥砺奋进,主动作为,努力实现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国土房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付蕊 《北京观察》2009,(11):36-3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来到中国.北京市的一些企业被急速卷到了经营下滑的漩涡中。为了落实“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战略部署.缓解金融危机给就业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市政府于2009年3月21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六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项措施”)。六项措施出台后.政策对企业发展帮扶程度怎样.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8.
《前进》2020,(5):I0002-I0002
2020年,偏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贯彻市委“1661”发展战略,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在六个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9,(13):27-27
梧州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主题活动,采取“干部挂职+项目建设”模式,通过“下派上挂”、“外派挂职”、“企业挂职”等多种形式,让中青年干部在挂职中服务跟踪落实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市重大项目攻坚助力,在实践中锻炼工作力、增强服务力、提升执行力。3月中下旬,梧州市首批安排的21名挂职干部分赴全市20多个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外派2名干部奔赴自治区区直部门及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挂职。  相似文献   

10.
李侃桢 《群众》2020,(7):26-28
重大项目对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必须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复工复产。重大项目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六稳"部署要.  相似文献   

11.
付蕊 《北京观察》2009,(10):36-3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来到中国,北京市的一些企业被急速卷到了经营下滑的漩涡中。为了落实”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战略部署,缓解金融危机给就业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市政府于2009年3月21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六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项措施”)。六项措施出台后,政策对企业发展帮扶程度怎样,  相似文献   

12.
沙文明 《创造》2015,(1):50-51
2014年,全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整治一大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在交通、消防、食品药品、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还存在大量的隐患,我们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必须警钟长鸣,严防死守,以贯彻执行新《安全生产法》为契机,继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用心用力用法,做到“10个死抓”.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甘肃省历年来重大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年内省政府确定了58个省列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61.80亿元,涵盖交通、水利生态、能源、工业、社会事业等方面,大大强化重大项目对投资支撑和经济的拉动作用。10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11月,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省发改委关于2011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和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2011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玉州区在“四不沿”(即不沿边、 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线)和“三无”(即无国家重大项目投资、无大 宗矿产资源开发、无坚强的经济支撑)的情况下,坚持“工贸强区” 发展思路,真抓实干,促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今年1至5月,玉 州区财政收入14889万元,同比净增3151万元,增长26.84%,固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4,(3):53-53
2014年投资总量计划2.2万亿元 2014年我省投资总量力争达到2.2万亿元.“411”重大项目投资力争达到6400亿元。在较快增长的有效投资中,产业大项目成为支撑起今天的投资、明天的产出的中流砥柱。2013年。浙江在打造有效投资升级版的过程中.“成绩单”颇为亮眼: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6,(4):18-19
“十五”时期,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决策,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探索项目建设规律,创新项目建设机制,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和“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在重大项目建设和布局上,将继续坚持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制度,完善相关机制,促进重大项目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科技部近日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实现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王腊生 《群众》2022,(5):60-6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省委省政府狠抓落实,实施促进就业的有力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依法推动促进就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我省有效实施,加强我省就业领域法治化建设,2022年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不仅是出席会议的745位省人大代表对条例文本的赞同,也说明代表对此项地方立法工作的总体肯定。  相似文献   

19.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国内需求的机遇,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为经济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国经济增长放缓、我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区项目投资暨重大项目联合审批会和重大项目推进会,作出了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科学部署。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好落实,迅速掀起重大项目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20.
陈龙 《政策瞭望》2023,(1):28-31
2023年,省自然资源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开展“两保两提两争先”行动,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