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星 《当代广西》2006,(4):36-3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给广袤的农村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特别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区围绕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组织开展了“百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农村科技引领先锋行”、“百万农民党员法律宣传服务大行动”三大主题活动,从而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结合起来。这在广西是一个尝试,良好的效果使全区涉农部门找到了一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新路子,各地各部门也从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结束之后,农民担心“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制度难以持久。为了巩固学教成果,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一年多来,我们围绕这一问题,边实践,边总结,在全市逐步建立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在遵义市召开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座谈会后,六盘水市围绕“情系农民、富裕农家、美化农村”创建活动主题,以建农村文明中心、建文明示范村活动室、建“农民文化家园”,抓教育、抓活动、抓典型的“三建三抓”为抓手,加强阵地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4.
敖成卓 《创造》2001,(7):47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战斗在农村第一线,属官“末”民“首”,“上有千条线、村官一针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致富当地百姓,形成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办事难”的格局。因此,笔者就怎样当好“村官”谈几点看法。一是“望”。就是眼要锐。在农村工作中,“村官”充当着农民“引路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脱贫致富,农村要稳定发展,要求“村官”要有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农村实际观察,了解农民意愿,全面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首先要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盐城市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新风奖”竞赛为龙头,以“三户一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现代农民教育为重点,抓基层、抓基础、抓基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教育的新途径,开创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一、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民作为新形势下农民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理论走下乡村,走近农民,走入人心近年来,全市扎实开展“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村广大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6.
沈泉涌 《当代广西》2004,(15):28-28
某县三年前开展了“三同”活动,要求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每年要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不少于30天,以体验农民的生活冷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此举赢得了农民的交口赞誉。作为一项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一时间得到传媒的广泛宣传,并作典型经验推广。三年过去了.尽管还有少数单位在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提起了“三同”活动.但曾普遍受到好评的这项制度却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7.
某县三年前开展了“三同”活动,要求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每年要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不少于30天,以体验农民的生活冷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此举赢得了农民的交口赞誉。作为一项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一时间得到传媒的广泛宣传,并作典型经验推广。三年过去了,尽管还有少数单位在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提起了“三同”活动,但曾普遍受到好评的这项制度却悄然消失。无独有偶,始于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全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加快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致富的指导思想.将“三下乡”活动深化为“三入户”,开展创建“三入户”特色家庭活动,以更有效更扎实的工作,加快了在农民中普及文化、科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04,(4):12-13
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党委和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推动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初以来,义乌市在全市800个行政村中开展了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为主题的“双建设”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双建设”活动已初见成效,全市已有232个行政村通过“双建设”达标考核,成为“双建设”活动的排头兵。具体来说,“双建设”活动给义乌农村带来了以下两大变化: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双建设”过程中,全市共树立了4000余块公民道德永久性标牌,发放了20多万份公民道德宣传资料,送书下乡2万余册,各达标村基本形成了公德评议制度,认真开展了文明户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并组…  相似文献   

11.
从“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到“卫生财务负担公平性”世界倒数第四,前后二十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农村医疗体制的评价截然不同。细嚼农民心底的倾诉,“药价便宜一分钱,可能救回一条命”结症浮出水面,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民多取少予,农民权利滑离宪法设计。健康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建立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让农民与城市居民同享宪法权利,既是国家反哺农民应有之义,更是宪法关怀农民的“底线”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慧  韦巍 《当代广西》2012,(12):9-10
5月28日,为期5天的“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南宁正式启动,今年“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关注农村水源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自1997年广西首次举行“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以来,连续4年关注水资源保护。经过4年的努力,广西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武穴市农村合作医疗自1956年兴办至今,“走过了49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徘徊、滑坡、巩固、发展的过程。由于武穴市历届县市委、政府的坚持,历届县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使该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路子。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作出后,湖北省武穴市第四、五两届人大常委会围绕农民“看得起病”这个主题,进行了不懈监督,使一个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武穴市逐步建立。作决议为农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当然是为了解决近几年农民增收困难的现实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央在农村工作基本思路上的一种转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央农村工作基本思路的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二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三是体现了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5.
秀英区委结合该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三批保持其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120个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一整治、一规范、一促进”主题活动。“一整治”即加强农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步伐,提高文明生态村质量,巩固和拓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一规范”即规范农村村务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村财民理镇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规章制度。“一促进”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紧紧围绕农村协调发展这个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嘉鱼县在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指导下,认真抓好“学教”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破解三道难题,增强了“学教”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沈宣 《今日浙江》2006,(5):54-55
10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关注“三农”,热爱“三农”,支持“三农”,真正做到了常下乡、真下乡,深受基层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省“三下乡”工作,围绕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带动作用强、深受群众欢迎的项目,着力抓好社会影响大、客观效果好的集中活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巩固成果、提高水平,推动“三下乡”活动向纵深发展,让基层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令人难忘的瞬间,也是注定载入吉林人大工作史册的时刻。2016年1月14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任命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这是2016年1月1日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我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时隔半个月,2016年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各项议程结束后,当选人员和被任命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这是我省人代会首次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相似文献   

19.
刘毅 《求索》2008,(3):61-63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重于技术,重于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制度建设。圈层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圈层制度支撑体系就是由三个圆构成了三圈层,其中:圆心是农民群众;第一层是土地制度.包括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第二层包括:农民一户籍制度;农业一产业发展制度;农村一财政投入制度;第三层包括:“政府”、“村级组织”、“基层党组织”三个重要主体分别构成的保障制度;层外包括: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成因等方面的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沙湾县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切入点,在全县农村推行“村务民主管理议事卡”制度,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普遍好评。“村务民主管理议事卡”制度,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对“民情日”活动中群众提出的涉及村集体投资、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