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都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渊源。古希腊的哲学观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正义思想为马克思正义观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视角,在批判借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学说,研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后,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正义观的各种积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在整个国际社会依然是一种强势话语和主流的发展理论,它对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需要我们给予认真思考和深刻批判,尤其是对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人类的正义理论一般是追求社会团结、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个人的尊严、生活幸福等,而新自由主义正义观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诉求界定为私有财产权保护和个人自由,这种核心价值诉求表面看来是美好的,然而它却是阶级偏见的产物,保护的是大资本家金融寡头们的财产权和个人自由。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这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困和两极分化,对社会团结、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生活都产生了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正义观的本质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深入解读这一“实践性”特点的内蕴,必须理清两组关系:一是正义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关系;二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的关系。对这两组关系的破解,是打开马克思“正义之门”的钥匙。从此扇门往前看,我们可以洞悉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的根源;而转过身往后看,则可以憧憬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勾画的正义图景。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法哲学中的一个古老的伦理道德范畴。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的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观的理论建构,必须以马克思的正义观为指导,马克思的正义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思考正义和解决正义的途径之别,正义一般分为理念正义(思辨正义)和实践正义。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囿于人的德性、理性思辨来建构社会正义观,故被划归为理念正义。马克思在批判考察了之前的正义理论之后,转向了实践正义观的诉求与探索。马克思正义观在实现了三个阶段的实践转向后,将其“地基”落在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之上。马克思紧紧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层层展开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深入批判,并最终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构想,即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正义观的终极目标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正义。  相似文献   

6.
乡土社会中,人们认为的正义是一种以"关系"为基础的伦理本位的正义,也是一种结果上的正义,它和学者眼中的正义有所不同。本文对乡土社会的正义观与学者眼中的正义观之不同进行了原因剖析,并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视阈下的义利观: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下的重义轻利,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重利轻义,自由个性阶段的义利统一。义利统一是马克思义利思想的主要特征。正确的义利观和马克思义利观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正确的义利观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义利观的研究成果,同时又结合新的实践对之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义利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西方自然法学派对法律价值的存在持肯定的观点,这是它与其他主流法学派的主要区别。其主张法律价值定然独立于实定法之外存在,并且可以成为衡量实定法正当性的标准。西方自然法学派与哲理法学派的正义思想不仅在当时意义重大,而且对后来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也影响颇深,通过对这些学说观点的扬弃,形成了马克思正义观在价值观与方法论上的重要内容。自然法学充分体现了自然法观念和人本主义的正义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文字产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开始探讨正义,正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既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也能满足全体的需要,在诸多正义理论中,马克思正义观脱颖而出,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正义观也必将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便从发展生产力、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三个方面阐述其对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的精神支配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行的法律性制度安排,法的精神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它来源于对正义的不断追求。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的正义观是西方法律制度内在的根本观念,它启示和支配着根植于西方文明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每一时代的正义观念都从社会观念的角度引导着法的发展,制约着法的发展,体现在法的制度之中,成为法发展变化的灵魂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的现实生存理论更为重视人的生存条件,特别是物质基础和社会制度这些人的生存的前提条件,重视人的生存的生产能力和社会规则,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辩证生存观。它对于思考人类在面临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下如何解决生存与发展这个大尺度、大视野问题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立足于国内又面向世界,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而提出的,其旨趣在于顺应世界全球化的大势,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实现共生同存。"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的交往观有着深切的契合和关联。就内在意蕴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马克思的交往观的哲学土壤,且两者在价值追求和实现路径上具有一致性。就价值意义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交往观的当代视域,有力回应了当前全球化发展中的共同挑战,是中国对世界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现在当今世界交往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境遇下,体现中国立足全球危机背景审视共同利益的问题导向,明确定位了人类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探寻社会变革出路的思考维度高度一致,即致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论探索给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启示,既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努力,也是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过程中贡献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政治的正义性决定了法和国家的合法性。西方古典政治正义观是形而上的以"君主"为视角的抽象正义观,追求臣民服从国家制度、实现君主统治的目标。近代启蒙思想家基于理性主义的原则,以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为视角,借助设想的自然状态和主观假设的社会契约论构建了以资产阶级"人民"为视角、资产阶级人民主权为内容、实现资产阶级正义的政治正义观。马克思在深刻批判资产阶级政治正义观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关系出发,创立了以无产阶级"人民"为视角、无产阶级人民主权为内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转向"的政治正义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转向"的政治正义观实现了从"人是制度的规定"向"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规定"的转向,在实践层面解决了国家和法的合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生活与历史中体现出来的正义是绝对而永恒的,还是只是相对而临时的?这个问题的分歧导致了两种正义观。永恒正义观把正义法则看作是人-神或天-人共有的法则,因而不只是"人法",同时也是"天理"与"神律",它不仅涉及人世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涉及人-神(天-人)之间的神圣关系;而相对正义观则把正义法则仅仅看作人世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则,只涉及利益关系,因而正义法则只是世间的人法,而不具有任何神圣性。两种正义观产生两种立法精神:有超越维度的立法精神与没有超越维度的立法精神。对理性的自由的觉悟,是认识正义法则绝对性与立法精神超越性的一个根本性进步。  相似文献   

16.
近代市民社会的独立为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把劳动关系视为纯私(民)法的调整对象的结果。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自由主义正义观,在古典自然法正义观和功利主义法学和早期分析法学正义观看来,对劳动者"平等"保护,就是符合正义的。而马克思主义既肯定了劳动者"平等"保护的正义性——历史进步性,又批判其非正义性——历史局限性,这些主要集中在对近代自由主义正义的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抽象性的揭露上。  相似文献   

17.
佛教中的"众生平等"观念中蕴含着一定程度上的物种文明倾向的"物种平等"思想,其道德化实践能够起到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作用,但不能彻底克服这些危机,因为它本身具有片面狭隘性、非逻辑非理性和缺少现实性等特征。物种文明的"物种平等"思想,克服了"众生平等"观的上述缺陷,确立了全面科学的物种平等思想及物种平等交往的生活方式,其现实化实践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是人类未来文化生活形式的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其又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获得了新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共同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缩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不仅使这一思想更加丰富,而且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还使社会主义理念在世界上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具有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公平正义观都源于对资本主义不公平现象的深刻反思,并且他们都极为关注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关注社会平等问题。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来关注现实现人的不平等状况,而罗尔斯则从逻辑设定的"无知之幕"之后区别原则下引申出正义原则,继而论证平等问题,这和马克思的正义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哲学视角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溯源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它既蕴含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价值追求,又立足当代世界潮流,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存续和进步,提出了接续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理想的美好蓝图和现实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激活了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当代生命力,而且推动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当代重构,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对话与结合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