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产生,具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基础。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基础、宗法血缘制社会的政治基础、关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文化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贪贿盛行的社会现实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廉政价值取向的君本性与廉政价值的工具化、廉政实践主体的单一性与实践基础的薄弱性、廉政实践模式的德治主导性与廉政治理的人治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实现传统廉政文化中廉政教育文化、古代清官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监督文化和反腐惩贪文化等主体内容的现代转化,对于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8)
强军文化是以强军目标为价值引导的先进军事文化。强军文化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时代价值,对于助力强军梦的实现、新四有军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打造具有时代价值的强军文化应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注重吸取优质的文化资源,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尽管"中体西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总是能从不同的视角,发掘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价值.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选取"中体西用"这一文化选择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系统论思想作为方法论,采用历史法与文献法,探讨"中体西用"文化选择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天人观思想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不断发扬光大,生生不息的过程,对"天人观"的分析研究对当代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人学因素并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提出来的.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基础的"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其生成的逻辑基础是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精神的积淀,其生成的逻辑演进是结合马克思理论进行交流平台的搭建、文化冲突的化解和沿线各国民意的相通.构建"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构建二级学院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学院精神是二级学院育人的重要途径,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了以构建"内涵丰富、品味高雅、校企共融、精品纷呈、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为目标,围绕"四个模块、两个重点"为内容的"徜徉文化之旅,塑造职业精英"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现代儒商"是现代企业家所企盼的理想人格.认真思考传统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学习将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与商业精神完美结合的商人典范--晋商的人格精神,吸收其合理成分,对于塑造"现代儒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传统儒家君子人格理论还存在狭隘性和不适应性,需要完善"智"、"仁"、"勇"诸概念的社会文化内涵."现代儒商"应该是集"德商"、"智商"、"胆商"和"情商"四位于一体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广利 《理论导刊》2006,(11):39-40
在当前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大背景和大学德育教育的特殊语境下,强调“书写”教育,其本质就是要在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困境中重塑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感,恢复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话语权力意识和理性思维习惯,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想象,构筑道德需求和自律的水平尺度,使其在书写的心灵效应和文化氛围中获得主体精神的诗性成长。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进化与"新型人地关系"模因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天华 《理论探讨》2005,(4):168-170
当今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决定了现时代和未来时代的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建立新型的人地关系,其根本依托是文化进化.新型人地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进化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应当以"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文化基因,遵循人类文化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化模因的传播、渗透和先导作用,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气候,从而将新型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发展观逐渐落实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三不朽"一直被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和追求,但历代注家对其思想文化蕴含的解读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其文化效用的发挥。通过对"三不朽"内涵与外延的梳理,"三不朽"的实质蕴含为:"立功"与"立言"源于"立德","立德"统率着"立功""立言","立功""立言"是"立德"的重要体现。"三不朽"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三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立足于新时代,"三不朽"对于当代人为人民立德、为事业立功、为时代立言有着重要的昭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中国人民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它不仅反映了革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尖锐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理论结合实际,有严肃的科学性和深刻的人民性.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特点对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医院文化助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一是营造思政教育文化氛围,打造思政教育"细胞工程";二是开展员工关爱文化行动,缓解医务员工"职业倦怠";三是树立患者服务文化品牌,提升医疗服务"暖实力";四是倡导公益慈善文化项目,点亮儿科医学"人文之光";五是拓展志愿服务文化内涵,打造志愿服务"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与"文化"本不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但学界却常把二者并列加以讨论,这表明"哲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正是两者内在关系的展开与揭示."文化哲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哲学文化"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的内涵,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哲学"与"文化"内在关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哲学自身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盈民 《学理论》2015,(2):18-20
军事人才制度环境在促进人才效能发挥上还存在不足,改进措施如下:要围绕"五项制度"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制度体系,以科学制度引领人才发挥效能;要盯住"四个环节"健全公开透明高效的监督机制,以民主监督推动人才发挥效能;要着眼"三大观念"培育利于制度运行的文化氛围,以文化自觉促进人才发挥效能。改善军事人才制度环境,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依法选才、依法育才、依法管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强军目标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上海城镇居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是家庭背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中介变量。对上海城镇居民的经验研究发现:在子女初中以上教育获得中,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影响同时存在;低教育背景家庭借助文化活动参与实现了文化流动,高教育背景家庭通过家庭文化氛围实现了文化再生产;那些低收入家庭通过文化活动参与和家庭文化氛围实现着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的"五德"与现代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理论导刊》2007,(10):136-138
《孙子兵法》中主张用将重"五德",即智、信、仁、勇、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商场如战场。管理者作为将帅之才,其综合素质不仅是履行职责的保障,而且对整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现代管理者也必须具有"五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知识经济到来的需要,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计展,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在对一些成功企业领导访谈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于最近召开了“提高企业领导人现代文化素质”研讨会。现把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有很大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知识,而不是投资。因此,在这种时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文化力的竞争,在根本k又表现为企业领导人现代文化素质的竞争。有的专家说:…  相似文献   

20.
龙香玖 《学理论》2008,(22):91-92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自主创新,必须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