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络时代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政治生活方式。上海"钓鱼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都是人们以互联网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信息,又通过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褒贬评议,并发表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的发展,正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觉不自觉中,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数字化生存"。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先进的通信工具、实用的信息总汇和活跃的社交平台,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人们可以遍览天下大事,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分享观点、轻松淘宝、在线神聊,可以便捷地讨论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李志强 《群众》2010,(1):43-44
<正>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成为人们掌握信息、互动交流、开展服务的重要渠道。因特网形成的网络虚拟世界,是党建工作必须面对、必须驾驭、必须主导的一个崭新世界。"网络力"已成为党的执政能力新的  相似文献   

4.
谨防网络暴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带给网民更自由、更平等、更多样的意见表达机会和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塑造着网络民主这种新的民主形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忧思——  相似文献   

5.
网恋对人心理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正在迅速地渗透现代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每个角落,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现代情感的传播表达模式,使其充满了现代科技理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里,人们通过网上聊天、互传照片等方式,产生了所谓的“网络情感”,这种现代的情感交往方式以其虚拟性与现实性、游戏性与情感性之间的巨大张力令众多网民向往、沉醉。因此,研究富有现代社会新生的独特情感———“网恋对人的心理影响”这一热点问题,就成为目前众多心理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富于现代性和现实性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旭 《传承》2011,(14):52-53,73
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现代社会和生活,特别是改变了人际互动的方式。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人际和谐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伦理道德,建立了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核心,以"礼"为人际关系的整合手段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是统治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指导原则和规范,其中有些积极的内容对当今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和调适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在提升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的主导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必须积极应对网络给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8.
顾理平  狄小华  尹吉  林培 《群众》2013,(4):67-69
当今时代,网络如水银泻地般渗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在改变固有社交模式的同时,也成为反腐败的天然盟友,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面对这一反腐败信息化的新趋势,是视之为洪水猛兽,还是神兵利器?如何抓住网络带来的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用,实现反腐败与网络的良性互动?不仅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也关系到社会治理模式革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将由此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就在人们惊叹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便捷、自由的同时,也在为网络上日益暴露出来的诸如不良信息泛滥、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耳朵经济"作为新兴网络音频产业,发挥移动技术优势、适应了用户独特的时空条件下的信息需求,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风口与一个显性传播现象。不同的在线音频平台基于各自定位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耳朵经济"适应了当下人们"碎片化学习+陪伴感满足"需求,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陈雪嵘 《群众》2015,(2):37-38
<正>当前,互联网以开放的特性、自由互动的表达方式,融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也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互联网形势发展,学习网络治理的前沿理念,开创网络宣传的新阵地,是宣传工作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太仓市积极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紧扣时代脉博,在网络问政、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政务微博阵地,树立亲民政府形象。习总书记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我国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微博这一网络自媒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社交平台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威胁也随之凸显。脸书"泄密门"等事件已显现出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平台风险的新向度,加强网络社交平台风险治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网络社交平台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及其治理实践,发现各国均注重网络社交平台的监管立法,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网络社交平台监管,同时也引导网络社交平台自治、鼓励多主体共同监管。目前,我国网络社交平台的法律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多主体治理机制尚不成熟,存在较大的网络社交平台风险问题。可能的应对策略包括:进一步完善网络社交平台监管法律体系,推进技术手段的深入运用,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多主体参与,注重培养网络社交平台自治和用户自律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政府治理中政府公信力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影响"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正逐渐地改变着政府治理的方式,"互联网+"对于政府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传统的社会机构尤其是权力结构主要呈金字塔型,政府权力机构能  相似文献   

14.
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的出现与扩展为青年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和缺场性交往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青年们的交往方式与交往结构,本文基于对网络交往特质的探讨旨在揭示青年网际互动者所进行的网络交往行为其实是青年追求自我体现、自我肯定的另类表达。  相似文献   

15.
网游情缘是指以网络游戏社区为媒介展开的新型网恋模式,近几年呈迅速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剑侠情缘网络版三》的网络恋爱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有着其他虚拟社区不具备的特质,游戏的背景故事以及"二次元"亚文化是玩家产生代入感的因素,代入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游戏中的共同行动使情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游戏中网恋者对多平台的利用增加了双方的互动,人们有了更多的认识渠道与沟通平台,但也是更全面的自我暴露;凭借互联网的时空分离特性,网游情缘相较传统恋爱更为多元化,在传统恋爱中受阻较大的同性恋情也得以在网络中消解歧视。相对于其他形式网恋,网游情缘更关注和放大个人的情感需求。青年群体是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的主力军,此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恋爱方式以及爱情观念,同时以网络游戏为平台的网恋研究也有助于补充现有研究中受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二社会,并以前所未有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网络的信息多元性、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使得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一经出现就对人的存在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视角来看,网络文化实质上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的一种产物,贯穿于现实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它拓展了现实人的存在方式,同时网络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现实人的主体性缺失带来的发展危机。因此,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加强网络文化治理,促进网络文化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的出现 ,人们正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他们与外界的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同时 ,人自身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也在改变。在这种改变中出现了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 ,网络重塑了某种“网络公民”的人格形象 ,另一方面 ,人们适应网络生活创造了许多在传统社会中所没有的文化景观 ,他们用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用新的行为方式来制造虚拟世界的美和情感。这一切 ,无不体现出一种新文化的态势和新文学的前景。人们惊讶地发现 ,电子传媒已经进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也改变了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网络化。因此,图书馆要满足各类信息用户的需求就必须建立适应用户需求的服务机制,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建立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传统服务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热词     
《时事报告》2007,(1):8-9
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之为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政治早已是一种国际现象。民众通过互联网,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参政议政,已是常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公众通过上网的方式参政议政,也日益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