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听真话与讲真话是和谐统一的,二者又互为因果。听真话是前提,若无人愿听真话,抑或讲了真话遭遇不测,谁还敢“言为心声”实话直说呢?所以,“讲真话”要有人“听”,甚至“爱听”,才有存在的可能,才能如子期遇伯牙,高山流水有知音。据说周恩来1961年在河北武安县搞农村调查,几次座谈会上农民只是憨厚地笑,不敢随便说话,或者顺口说“公共食堂好”、“社员生活好”。此时,周恩来若“为浮云遮望眼”,七八次座谈会后调查也就戛然而止了。但他并不罢休,又继续召集社员座谈,群众终于被“知音”感动,吐露真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真心实意听真话,有其大度的作风,才会引出讲真话、道实情的人。  相似文献   

2.
酒话连篇     
王春瑜 《同舟共进》2010,(12):70-71
明中叶作家陈铎有词日:“满朝混沌,嫌杀独醒人。”这是何等的悲哀!但又岂独乱糟糟的明朝正德时期如此?每个王朝的末世,无不如此。看出社会危机、说真话、敲警钟者便会遭逮捕、流放、杀头,甚至株连九族。  相似文献   

3.
速读     
《人民公安》2009,(5):9-9
“只要代表说真话。雷人也不怕。” ——最近.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雷”人言论.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评论员张金岭倒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代表委员是否说了真话,而不是他们是否说了我们愿听的话。如果他们说了真话.哪怕是些很不入耳的真话,也应该鼓励他们说下去.  相似文献   

4.
真话不全讲     
正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时,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起码要求,但为什么又要"真话不全讲"呢?既然是真话,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5.
说真话难,听真话更难。在提倡肯于说真话的同时,更要提倡敢于听真话。因为话是说给人听的,没有听话的人,话说得再怎样真,那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空对空。我首先要说的一句真话就是,这会儿毕竟不是“引蛇出洞”的1957年,更不是说“一句顶一万句”屁话的“文革”时期,应该说,政治环境比过去宽松了许多,肯于说真话的人也就不少。尤其是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没有经过因说真话罹难的青年人,十有八九还是肯于说真话的。不信你就走近这些人当中去,跟他  相似文献   

6.
"我和妻子常年在外跑运输,父母吃饭、娱乐都在社区的幸福食堂,我很放心。"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前镇的社区幸福食堂里,来看望父母的村民张少青深有感触地说。邹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3万人,不少家庭也像张少青家一样面临着老年人用餐难、照看难的问题。邹城市将"兴建社区幸福食堂"列为重点项目,目前,30处幸福食堂实现了城乡社区老年人就餐和志愿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姬建民 《前进》2016,(5):56-57
正繁荣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都离不开文艺批评。盖因"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导风尚的重要力量"。然而,文艺批评必须"说真话"。"说真话"是文艺批评的"良心"。文艺评论的现状需要"说真话"。目前,文艺批评总体是好的,但"不说真话"的现象大有存在。一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除"兵不厌诈"一语外,从来没有人公然号召说假话,但说假话者代有传人,假话千秋百代不绝于耳,可见重在身教,言教倒在其次。大概在某个历史关头,大家发现真话稀缺,于是痛感说真话的必要。只是"说真话"这样一句话,还是巴金老人在垂暮之年,鼓起勇气说出的。因为你表示要说真话,就意谓你  相似文献   

9.
文风与人品     
俗话说,见文如见人。所谓学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品问题。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真理。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深入地分析客观情况,并从中得出应有的逻辑结论,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学风。按此,所谓学风问题,简单化点说,就是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按理说,说真话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实话实说,应该是最容易的了。说假话才真是难事。事实却并不是如此。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真话往往是不受听的,不受人欢迎的,甚至可能招来打击和迫害。相反地,说假话却可能得到鼓励和奖赏。“文革”十年中和“文革”十年…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2)
<正>2014年11月25日是巴金诞辰110周年。巴金是位倡导说真话的"人民作家",纪念巴金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的书,因为他的书和他的人一样,都有着讲良心、说真话的精神。近期,又传出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即将开拍。彭德怀元帅也是个敢说真话的人,而今,这部电视剧的开拍,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开国元勋,更是对说真话的褒扬。说真话,是一个人的根本道德素质。《中庸》认为,"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诚"即真实无妄,也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接获老友王奇先生从北京寄来的长函,及所附他写的《说真话随想》三篇又本刊主编萧蔚彬先生所写的《让说真话变得容易——新世纪的祝愿》一篇复印件,拜读之下,深有同感,愿举双手赞成。两先生提倡说真话,鼓励说真话,认为真话无害,假话贻患无穷,自是至理。我们纵观青史,两千多年来的各朝各代,有的亡于宗室,有的亡于母后,有的亡于外戚,有的亡于宦官,有的亡于权臣,有的亡于藩镇,有的亡于流民……就是没有听说过,哪朝哪代是被几个书生说几句真话说垮了台的。倒是让小人说假话,做假事而误国、亡国的,历代有之。应该说真话,这是原则问题。我想人人都会赞成。即或有人心怀鬼胎,另有想法,他也不会公开反对。但是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操作?本人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驻地迁往北京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应该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又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考个好成绩。"迄今迎来建国70周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业,成功地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合格答卷。纪念建国70周年,我们应该深思为什么能够考出这样好的成绩,这份答卷中有哪些最重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14.
刘东黎 《传承》2009,(9):38-40
林白水是中国报业的先驱人物,他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的报刊有十多种。经历了晚清到军阀肆虐的动荡岁月,曾五被查封,三入牢狱,最后以身殉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这是他永不褪色的诺言。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同舟共进》2008,(1):49-51
邵燕祥先生的新作《试论假话未必不可讲》(《同舟共进》2007年第10期)很有意思,我把它当作当年巴金、萧乾等讨论在我们的具体语境下,"真话"该不该讲、抑或能不能讲的一个继续。说真话抑或说假话,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问题。在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赵高"指鹿为马"、最高领袖提倡"五不怕"甚至鼓励出"海瑞"而实际上唯恐"海瑞"出的语境下,说真话抑或说假话是对人的"智慧"和"历练"的一种考量。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6日,天刚蒙蒙亮,龙胜马堤乡张家塘苗寨的村民杨人姬就爬了起来。着苗族绣袍,对镜贴花黄。如此盛装为哪般?杨人姬笑着卖关子说:"9点你到寨子中的图腾广场就晓得了。"刚9点,寨子里村民就像是约好了一样,一下子全涌了出来。定眼一看,并非只有杨人姬一人盛装打扮,而是每个人都穿上了最美的衣裳。村委会主任杨启良清了清嗓子,现场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原来,今天寨子要举行分红仪式,难怪村民们都好生打扮、笑逐颜开。  相似文献   

17.
批评的分量     
<正>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曾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他甚至还宣称:"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作为一个大批评家,索氏所说的"真话"显然就是"批评"的同义词。而他频频提出如此警言,无不说明了"批评"所具有的分量。批评,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是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但其实质上所承担的,已远远不止这些——在我国古代,把它比作"利于病"的"苦口  相似文献   

18.
人们提倡说真话,反对说假话;赞赏说真话,鄙视说假话;但一遇到具体实际问题,又往往不敢讲真话,不肯说真话。说真话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的思维方面看,主要存在这样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朱四倍 《乡音》2011,(10):19-20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86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说谎之风日渐泛滥。如何改变说谎成风的社会风气?75.6%的人表示"精英和官员要坚持说真话,引导社会风气",72.3%的人希望"国家、社会真正推崇、鼓励坚持原则和说真话的人,让说真话者  相似文献   

20.
时下,许多领导干部感叹越来越难听到真话。一位基层干部无奈地说:"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越是强调讲真话,却越是听不到真话?"其实,听不到真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领导干部自己身上。有些领导干部在下属、群众面前或公开场合摆出姿态,"诚恳"征求意见,可往往是意见听了,但办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