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是一种道德风尚,更是一道深植人心的历史印记。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张家港市也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闻名全国。2005年10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张家港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张家港坚持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在20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历程中,让文明新风吹遍了港城大地,滋养了万千市民,不断丰富了惠民育民、全民参与、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内涵,创造了城乡一体文明的新特色和新经验。如今,张家港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立足张家港精神传承,提升文明城市品牌内涵,让文明城市创建与港城现代化建设交辉相应,全力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
王翔 《群众》2006,(2):12-13
张家港作为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个率先”中必须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再造创新型文明城市。与时俱进,创新城市精神。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创新创优、超越自我”作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全面推进创新型文明城市建设。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经历二十年文明创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成为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县级市。从“张家港文明经验”到“文明张家港品牌”,从城市文明样板到城乡一体文明典范,始终保持攀升态势,始终作为高扬全国的一面旗帜、一擎标杆。张家港文明创建历程,归纳一句话:大境界成就大文明。  相似文献   

4.
<正>"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名动江苏、享誉全国的苏州"三大法宝"之一,是张家港的城市之魂、力量之源,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张家港人砥砺奋进、拼搏争先,创造了一个个"不敢想""不可能"的发展奇迹,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明星城市的飞跃"。如今,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张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9)
<正>2017年4月6日至7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们张家港市召开。这是继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后,时隔22年,中央文明委再次把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放在张家港市召开。这是对我们张家港人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总  相似文献   

6.
《群众》2007,(7):37-37
杨舍镇是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城关镇,也是闻名遐迩的“张家港精神”发源地。全镇管辖面职15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下辖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5个城郊办事处、27个社区居委会、51个行政村。近年来,杨舍镇认真落实斟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在高位平台上实现了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张家港以全新的面貌跨入了新的时代。不断追求超越的张家港人,又把更高的时代标准——率先创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自己新的发展目标。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在张家港集体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张家港精神”精辟概括为要有“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和“团结拼搏”的士气,这是对“张家港精神”更  相似文献   

8.
百年·人物     
《小康》2021,(19)
正秦振华"张家港精神"缔造者秦振华1936年3月出生,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原常委,张家港市委原书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他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打破藩篱,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城市精神,创下了28个"全国第一"。1995年10月1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向全国推广"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张家港经验。同日,《人民日报》以《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从此,张家港精神叫响全国,成为苏州改革开放"三大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综合素质的最高褒奖,涉及到政府、法治、经济、生态环境等117项指标、300多个内容。张家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10年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三个见解独特的理念。率先理念:走一步要看三步;品牌理念:用城市标准建设新农村;群众理念:要让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我市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动员大会。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干中求进、常创常新,力拔头筹、力争全胜,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开辟"名城名都"建设新境界,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反映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含金量最高、影  相似文献   

11.
黄钦 《群众》2008,(5):15-16
今年以来,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为新命题,进一步提升张家港精神境界,放大全国文明城市的品牌效应,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全省“第二个率先”创造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到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再到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当这众多荣誉接踵而至,外地前来取经的人们,总会问张家港人:奥秘何在? 其实,只要置身于这座处处洋溢着笑脸、充满活力的城市,观察市民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便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文明张家港     
《群众》2005,(8)
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8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6万。1995年张家港被中宣部树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后,率先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十年的创建,使张家港在各个发展时期始终保持了强劲的进取动力和旺盛的发展活力,呈现了阔步迈向和谐社会的喜人局面。去年,全市实现GDP576亿元,人均806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8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亿元;国、地两税71.56亿元,列全省县市第一。先后荣获首批国家卫生城市、首家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朱兴华 《群众》2011,(4):59-60
张家港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等百余项城市荣誉称号。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张家港城市文化建设呈现出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总量激增,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对文化消费方式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个城市要想真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并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2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从1996年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2006年首批"国家生态市",再到2016年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生态文明奖",张家港人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下苦功,每十年一个台阶,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路子。特别是近年来,张家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西部大漠到东海之滨,从北国边境到南国之城……20日上午,14个城市(区)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沉甸甸的奖牌——全国文明城市。这是继2005年中央文明委命名12个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后表彰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它们分别是:成都、南京、南宁、惠州、南通、东莞、马鞍山、苏州、大庆、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静安区、重庆市渝北区、库尔勒和满洲里。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11)
<正>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追求。海陵区作为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多年来始终把创建工作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大力实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365行动计划",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让文明之花在海陵大地绚烂绽放。一、立足区情,顺应民意,凝炼为民务实的民本精神坚持着眼基层、下移重心,实施基层创建项目,推进便民设施建设,激活创建"细胞",夯实工作"根基",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4,(9):F0003-F0003
<正>张家港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创新,一直是张家港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三届全国文明城市、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卫生城市……创新文化的深厚土壤,不断培植出令人惊喜的奇迹。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提供难得的创新创业机遇。张家港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人均GDP超3万美元,与香港、西班牙相当。黄金水道,临江达海,拥有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被誉为长江第一港,江苏唯一的保税港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与全球实时互动的国际化开放平台。建成国家级"锂电产业"、"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3大千亿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0.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2011年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京隆重表彰第三批27个全国文明城市(城区);连同2005年、2009年表彰的第一、第二批经复查合格的,如今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已达50个。它们是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代表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