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五年中国同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达三十二亿二千万美元,约相当于一九七一年的一亿七千六百万美元的十八倍。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盟国家同我国的经贸合作潜力很大,关系将继续加强。 东盟国家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人民同东盟各国人  相似文献   

2.
正中新合作成为地区合作范本2013年,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国。同时,新加坡积极对华投资,在东盟国家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3年,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额达7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6%,成为中国2013年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中国与新加坡经济关系的加强将为外部投资提供重要通道。与此同时,中新经贸合作正在产生示范效应,引领更多东盟国家寻求"中国机遇"。与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出访重在经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井 《瞭望》2004,(48)
11月底,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及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中国一次重要的"大周边外交"行动,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和日韩的全面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中国同东盟国家在过去进行密切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互  相似文献   

5.
应全面建立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内部机制,并以此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和实质载体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这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中国举办的盛会,迎来5周年。此前连续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有2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南宁这个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达成了多项共识,形成了多个机制,开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渠道。大家已越来越习惯于一个称谓——"南宁渠道"。这一"南宁渠道",成为11国搭台,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期妇女地位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夫妇婚龄差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同龄婚配的特点稳定,比例维持在16%-17%之间。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夫妇婚龄差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数据显示,传统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有所改变,"男大女小"的婚姻明显下降;而"女大男小"的婚姻明显升高,扣除同龄婚后二者平分秋色。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和婚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受东盟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两者共同构成了既不同于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也不同于当代美国新丝绸之路的当代中国新丝绸之路区域发展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有较大发展。这种关系正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和共同努力的加强,在向前发展。东盟成立于一九六七年,现由文莱达鲁萨兰(简称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六个国家组成。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南亚之前,中国人民就同东盟国家人民开始了友好交往,开展了频繁的贸易通商和文化交流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破坏和阻挠,除印尼于一九五○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其他东盟国家一度曾中断同中国的往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东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世代分析"的经典框架出发,探讨中国私营企业"互联网+"战略强度的世代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揭示了不同世代企业家与企业"互联网+"战略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就新兴"互联网+"战略而言,年轻一代企业家的使用强度要高于年长一代;但就成熟"互联网+"而言,不同世代企业家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海外经历提高了年长一代企业家在新兴"互联网+"上的战略强度;互联网媒体使用程度是企业家世代与新兴"互联网+"战略之间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为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微观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学峰 《党政论坛》2014,(20):32-32
对于中国的东亚政策而言,200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8月,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东亚安全问题;一个多月之后,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与东盟国家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全面合作的新时代。转瞬十年,其间中国与东亚国家经历了合作与共赢,也遭遇了互疑与危机。回味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感到,中国的东亚政策需要寻求三个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坚持讲信修睦。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  相似文献   

12.
东盟四国     
曼谷专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从十月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先后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这是继赵紫阳总理一九八一年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李先念主席一九八五年访问泰国之后,中国领导人又一次对东盟国家的重要访问,表明中国政府对于同东盟国家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  相似文献   

14.
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新形势下,中央提出云南建设面向西南通向东南亚和南亚桥头堡的战略任务.但是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之间在经济、产业和制度、政策层面存在很大差异,在产业结构中存在优势互补和竞争现状;东南亚外部环境一直不稳定,中国与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关系一直变幻莫测.中国要从宏观政策上推动国内合作机制,提升对东南亚经贸合作水平,在东南亚和南亚外交事务上争取主动权,推动云南桥头堡建设和西南地区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峰会。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对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及相关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政治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文基于2009年中国城市青年调查数据,分别对未婚青年择偶期望中的和已婚青年初婚配偶的独生子女属性进行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均更期望配偶的独生子女属性与自己的相一致,从而验证了独生子女属性"同质相吸"的假设。这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随机婚配"的假定并不成立,多数建立在"随机婚配"假定之上的关于"双独"和"单独"的估计和预测可能会低估"双独"夫妇的规模和比例、高估"单独"夫妇的规模和比例。  相似文献   

17.
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GTD)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恐怖主义研究领域涵盖恐怖主义事件最为全面的数据库,收录了超过17万条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相关数据,并且针对每起恐怖袭击事件都有近134个变量来记录其相关情况。系统选取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2001年至2017年中国周边国家涉恐事件数据,通过"Tableau"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针对恐袭数量、杀伤规律、袭击方式、袭击目标等多个数据分析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展示,可发现"9·11"事件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涉恐安全形势的变化规律和未来走向,为中国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健康发展和反恐斗争事业提供战略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18.
吴晓林 《公共管理学报》2012,(1):111-120,128
2000年以后,国内学界对社区建设的研究显示出"井喷"的蓬勃景象。摸清10年来这个问题的研究脉络和动向,是形成中国社区理论学派和推动实践的基础工作。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10年来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社区建设研究兴起的背景、研究论域、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社区建设研究主要受政府驱动,后来学界的自我完善和主动牵引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上,以历史主义分析和个案分析为主,视角以"国家-社会"的二元关系为主,逻辑上以"制度与组织"的演绎为主。摸清现状后,创新性地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在方法上,突破局限,尝试形成一般性的理论,引入"国家社会互动共生"的视角,将对"制度和组织"的观察点切入到"制度-组织-人"的坐标,真正观察"人"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和价值,在内容上,注重"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变迁,观察社区建设中"双权生态"。如果真的能够在上述方向上做出努力,对于社区建设理论的突破和社区建设的关系人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7月21日东盟七国外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接受了柬埔寨、老挝提出的1997年加入东盟的正式申请,并让缅甸享有观察国地位。会议欢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成为东盟新的对话伙伴国,并希望扩大与这三个新对话伙伴国之间的合作,这对推进亚太地区的全方位对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反映东盟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国务院部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这次参加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新阶段。 东盟国家是中国南方近邻,并且同属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由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