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语云“公庭雪霁”,意思是雪止天晴,真相大白。然而现实往往相反,漫天飞雪和银装素裹自古以来就是掩盖真相甚至制造谜团的契机。清代多部笔记中记载的“雪中虎”,看似玄奇无比,其实仔细品味,大有深意。“为非常人”:每年徒步万里遥“雪中虎”故事的主角是方观承,安徽桐城人。他是清代雍乾年间的名臣,一生经历极为传奇。  相似文献   

2.
正金上京会宁府,即今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公里处,是金太祖阿骨打建国时的都城,金初称为"内地"。从金朝建立到海陵王南迁,历经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四帝三十八年,这段时间,是金上京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作为金朝的国都,金上京  相似文献   

3.
战“疫”定有胜时,发展不能停步。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河北区商务局党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菜市场商超防控巡查、民生保障、物资采购、隔离点连夜改造等战“疫”一线,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毫不懈怠阻击疫情的同时,局党组以高站位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双战场,以强担当自觉服从服务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确保“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双战双赢”。  相似文献   

4.
正戾陵堰、车箱渠建于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是北京地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规模引水灌溉工程,还兼有漕运的功能,为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基本的水利格局。戾陵堰、车箱渠建于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250年),是北京地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规模引水灌溉工程。所引永定河(时称水)水灌溉了当时蓟城南北广阔的土地,历曹魏、西晋至北朝,惠泽数百年之久。其间,灌溉范围不断扩大,还兼有漕运开发,为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血吸虫病等广泛流行,再加上经济落后、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国民党疾疫防治措施不得力等因素,民众贫病交加、大量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传染病仍然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应对这些疫情,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以下方面:注重疾疫预防。1950年1月,卫生部就在全国各城市以推广卡介菌苗接种的方式开展了结核病的预防工作,预防接种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来承担。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1950年11月,北京市率先颁布  相似文献   

6.
她,在同事们眼中,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敢于挑战、临危不惧的卫生“天使”。她就是先后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县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莉粒。在抗击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人们不会忘记张莉粒。她是“非典办”唯一的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7.
10年前,燕京啤酒集团公司还是一个年产销量不足60万吨的小企业。10年后的今天“,燕京”产销量突破312万吨,跃升为国内同行业产销量第一名,而且进入了世界啤酒行业前十强。“燕京”何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创出了享誉中外的品牌,只用了20年时间就跨越了世界大型啤酒厂商100年所走过的历程?答案或许很多。但他们致力于科技创新,无疑是企业活力的一大源泉。瞄准新技术、新产品没有技术、产品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成长与进步,就没有企业的未来。“燕京”之所以敢在市场上向世界啤酒大鳄叫板,正因为他们有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8.
宛平沧桑     
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令人梦绕,68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更让国人铭心。卢沟桥东,连着一座城堡,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宛平城。据史料记载,昔日宛平县领地含今西城、宣武、门头沟、石景山四区全部,丰台、海淀两区大部及大兴区的一部分。宛平的称谓始于辽代,取“宛然以平”之义。元、明、清时期均属顺天府,为畿辅首县,县公署一直设在地安门外西侧(今西城区东官房)。为什么要修建这座城堡呢?明朝天启7年(1627年),陕北农民起义爆发,至崇祯登基后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成为朝廷之患。另外,东北后金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于崇祯9年(1636…  相似文献   

9.
郑振远 《前线》2009,(12):57-58
我国古代有皋陶造狱的传说,也有“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殷曰牖里,周曰囹圄”之说?《尔雅》解释“狱”谓之圜土,筑其表端,其形圆也。北京地区最早的监狱.可以追溯到战国后期的燕国,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  相似文献   

10.
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编撰来教育万历皇帝的教科书《帝鉴图说》引用《资治通鉴》卷209记载,唐中宗时期,女宠用事,卖官鬻爵风行,不拘什么出身,即使是市井中屠户、卖酒及引车卖浆之徒,只要“纳得三十万铜钱,里面就降一道敕书,除授他官,斜封着付中书省发行。也不用文凭,也不  相似文献   

11.
陈忠海 《党课》2020,(5):86-89
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区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指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有48种,其中属于传染病的就有40种。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的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灾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或时期内,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不同的特点。夏代,相传有“序”,“校”、“学”、“库”、“瞽宗”等多种教育机构。西周时期,据《周礼》和《学记》中记载:“乡有库”、“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3.
丁兆丹 《前线》2020,(3):58-60
一线转运中贴身监护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寒冷雪夜连续8小时室外洗消作业;火车站、机场、定点隔离酒店之间无数次往返转运密切接触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疫当前,北京急救中心党委号召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主动请战,千余名急救人不惧生死、逆向而行,积极加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目前,这支大无畏的“急救英雄”队伍正在不分昼夜,争分夺秒,与疫魔抗争,同时间赛跑,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时速”……  相似文献   

14.
“撮泰吉”是流传于贵州威宁板底乡彝族人民中的一种面具戏又称“猿变人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到清代中期臻于完善定型。在当地语言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撮泰吉”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举行,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表演者以祖先神的身份,用对话和舞蹈形式再现彝族先民迁徙、农耕和繁衍的历史演变过程。其蕴含的民族民间文化魅力,使不少中外民俗学家陶醉,并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景观日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据考证五、六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的龙骨山一带,曾是森林密布的林区。北京清河镇东花虎沟的古河道中,也发现有七千二百年前的古树遗物。古清河是古永定河的四大支流之一。清河古树的发现,说明那个时期上游有大面积的森林。据《史记·货殖列传》及《汉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北京地区到处是林木。《昌平山水记》中也说:“昔苏秦说燕文公以其北有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7,(21):53-53
“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中的高雅活动。宋代甚至成立了皇家足球队。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06,(10):53-53
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有三次,即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  相似文献   

18.
北京通史     
北京通史该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奖,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课题组撰著的一部我国地方史、都城史的开拓之作。由中国书店出版。它从大约七十万年前古人类在北京地区的活动讲起,特别记载了自西周初年召公封燕、北京开始...  相似文献   

19.
经过四、五两月紧张的全民大行动,全国的“非典”疫情已得到控制,在中央“两手抓”的方针指导下,受到冲击的经济,也开始恢复,人们正高兴而又谨慎地进入后“非典”时  相似文献   

20.
清代以来,川西平原生活着许多被称作"土广东"的特殊人群。历史的迷雾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弥漫与扩散,对于那些古风犹存的村落和被称作“土广东话”的奇特语言,我们缺乏亲密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以至于把他们当作了一个“蛮夷”的民系。其实,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优秀人物和世界影响的汉族分支,在数十种精美的大百科全书中,他们的名字被郑重地称做——客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