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加紧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日本通过设立统制机构,实行统制政策,建立与扩充特殊会社,实施《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利用"满铁""满业"垄断交通和重工业,全面控制伪满洲国经济,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相似文献   

2.
刘战 《学理论》2022,(7):74-76
大陆科学院是伪满洲国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应用研究机关。大陆科学院秉承伪满洲国“国策科学”的方针,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政策服务,汇聚了数百名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紧密地围绕着东北的资源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研究,研发出超百项应用研究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可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日本帝国主义设在中国东北的重要殖民科技机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0)
九一八事变后建立的伪满洲国是日本军国主义刺刀扶植起来的傀儡国家,伪满洲国经济是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的典型的战时殖民经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经济肆无忌惮的掠夺,建立越来越严厉的经济统制,控制经济命脉为法西斯战争服务,还体现在杀鸡取卵式的鸦片专卖和劳动力压榨上。  相似文献   

4.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伪满洲国实施"内部统辖"制度,通过在伪政权中安插大量的日系官吏,推行总务厅中心主义和次长中心主义,实行"火曜日"会议制度,将伪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都紧密地掌握在他们手中,推行日本的侵略政策,东北人民从此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经历了14年的亡国奴黑暗岁月。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7,(Z2)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利用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其中还利用鸦片毒化政策毒害中国人民,从中获取暴利。从建立伪满洲国到1945年日本投降,一直没有停止这一毒化政策,而且日本不断强化管理,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用于扩大侵华战争的军费。下面让我们从日本推行的"大烟组合"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Truth(真相)"史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知识分子最早收集的侵华罪证的汇编。"Truth(真相)"史料真实记载了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有计划有目的侵略,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最有利、最直接的证据。这份由东北民众冒险自发收集的"真相"史料因此也成为国际上第一份对"九一八"做定性结论的文献,凭借这些真凭实据的历史事实,也证明日本拼凑伪满洲国是违背东北人民真实意愿的。  相似文献   

7.
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满业")成立于1937年,是日本继"满铁"之后又一个掠夺东北资源的重要经济侵略机构。"满业"对东北重工业的垄断,造成了东北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同时也使东北民族工商业逐渐凋零、衰落。  相似文献   

8.
和琴 《学理论》2013,(6):44-4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9·18事件,为了掩盖其侵略行径成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佛教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伪当权者肯定佛教在人民大众中的分量,因此不敢贸然采取取缔方法,而加以利用为其殖民统治服务。伪满洲国建国以后对佛教进行大调查,掌握佛教的派别、布教所、布教者、信徒数好掌控佛教,以便服务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并于1932年2月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日本的殖民统治不仅给东北地区的政治结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更给东北各阶层民众的社会心理带来了严重伤害。东北各阶层民众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沦陷后,日本开始对东北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攫取东北的路权、矿权、垄断金融和强占海关,迫使东北经济沦为殖民地经济。日本掠夺东北的物资资源,尤其是战略物资,特别是要保证其军事工程、军事生产部门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和长期化,对战略物资的需求急剧增长,煤铁等军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疯狂掠夺东北煤矿、铁矿等物资资源,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日伪当局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将他们逮捕的战俘或抗日群众作为"特殊工人"押送到东北各地的煤矿、铁矿从事繁重的劳役,其中辽宁地区尤多。面对日伪当局的肆意残害与虐待,辽宁"特殊工人"在特殊战线上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张洁 《学理论》2008,(24):25-27
"满业"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前半期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掠夺东北经济资源的超级垄断组织,全称是"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满业"是在日本政府和伪满当局及军方的大力支持下创立的垄断伪满重工业的"国策"会社,服务于日本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需求。本文主要从"满业"的建立、"满业"对东北重工业的垄断、"满业"垄断东北重工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树果 《侨园》2012,(11):14-16
最近,著名军旅作家杨大群用了整整10年时间创作完成的《伪满洲国演义》已经正式出版。此书的出版,正值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公然对钓鱼岛采取所谓"国有化"等非法行动,严重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践踏了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伪满洲国演义》这部史书是对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强有力回击,更有助于国人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9)
九一八事变不仅使东北在政治上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经济上也逐渐被日本操控。日本统治者利用殖民统治机构伪满中央银行吞并清理本国银行、通过《设立中央银行法》控制东北的金融、掠夺东北的财富,为其军事侵略中国提供经济支持。本文总结了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东北金融发展的脉络,包括本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东北金融业的逐渐控制和破坏,使东北金融业完全服务于其殖民统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日本发动侵华掠夺战争,除了赤裸裸的暴力掠夺中国丰富的物质资源外,还通过金融工具这种隐蔽手段,掠夺中国人民。在"以战养战"方针指导下,加强了对沦陷区金融统制和掠夺,这成为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日本军政当局采取了"分而治之"的金融政策,形成以北平和上海为中心的金融掠夺网络,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治战略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日本军政当局建立的金融网络,具有组织机构完备、以军队为主导、欺骗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大陆政策的核心及基本内容是征服中国,而满铁即是为实现该政策而建立的具体机构之一。满铁自1905年成立之日起,主要侵夺中国东北的铁路和矿山,并向其他行业渗透,其实质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殖民公司。在其早期(1905-1915年),满铁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7.
宋洪斌 《侨园》2011,(12):48-49
在中国近代史,东北一直是外国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沙皇俄国和日本始终觊觎中国东北,相继在东北充当了无耻的饕餮角色,而铁路就是他们罪恶的触角和吸血汲髓的管道."中东铁路"的由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夺取了黑龙江以北约六十三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约定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定,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强行割占了中国四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不仅如此,沙俄为进一步掠夺,又向清政府提出在中国东北修建"东清铁路"的要求.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于1896年6月答应了沙俄的无耻要求,把"东清铁路"及南部支线(令长滨线、长大线)的修筑权拱手让出.于是,沙俄在中国领土开始修筑"中国东清铁路",旨在控制远东,掠夺和侵略中国."中国东清铁路",史上简称"中东铁路".1903年7月,这条铁路的干线支线2489公里和南部支线944公里全线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5)
正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攫取了中国东北旅大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建立了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来掌管南满铁路、安奉铁路以及该铁路附属地的一切经营权。满铁在中国的总部设在"关东州"的大连。从此日本以"关东州"为中心,不仅利用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构建了庞大的贩毒网络,还利用在辽宁及东北地区所辖邮局开始进行走私鸦片、吗啡、海洛因等贩毒活动,这种方式较为其它方式贩毒更为隐蔽。日本早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即在辽宁营口非法设立邮政机构,私设牛庄邮便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9):34-35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20.
张锋 《民主》2009,(1):40-42
一、东北文化的重镇 辽宁省博物馆建馆历史悠久.藏品基础雄厚。前身为1933年伪满洲国建立的“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6年改为“国立沈阳博物院古物馆”,为当时的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接管了该馆,并于1947年7月7日正式建立了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