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全球抗疫防疫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历史影响的疫情政治经济学创举,为迈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新历程作出新的诠释和导引。启迪人们思考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经济格局、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什么样的大国关系,乃至最终归结于什么样的中国未来。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和世界经济萧条与危机,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并为中国引领新型周边国家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实践中凝练的抗疫成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夯实了基础和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周边地区的融合区和重启的首要之地;中美大国关系对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大国关系稳定,周边国家的关系才可防可控可稳。严峻的全球疫情使人类愈发强烈感受并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是缥缈的理念和抽象的概念,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命运已经与世界相互嵌入、环环相扣。东亚国家在疫情挑战面前选择了团结合作与同舟共济,RCEP的签署必将为促进东亚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必将增强区域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宏 《理论导刊》2020,(2):107-112
应对全球发展危机,需要人类谋求世界各国发展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价值共识,共谋全人类发展蓝图。共同体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理想共同体的生成过程,需要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类命运与共意识,确立各民族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或地区性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共识。基于全人类的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指引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伟大实践,以之构筑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支柱、探索全球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提供各国同舟共济的动力源,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场殊死斗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成功控制疫情,在抗疫实践中积累了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及时分享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提出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的中国方案,为抗疫国际合作、稳定全球经济秩序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力量。"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唯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携手应对,积极推进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4.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战疫的情况下,中国医疗队伍和物资援助成为疫情暴发严重国家的好帮手,中国经验成为可供世界战疫参考借鉴的希望。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已发生明显转变,中国已经进入危机修复、刺激经济复苏和严控疫情卷土重来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历史告诉我们,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正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建议,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实际举措,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北京时间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  相似文献   

8.
艾民 《瞭望》2004,(1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马之庚说,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家应对危机与挑战的战略性团队,必须牢牢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实施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和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三步走”战略,精心打造高科技兵器,为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大局纷繁复杂、国际局势风云激荡,总有一个声音振聋发聩、响彻五洲。2013年3月,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深刻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思想,这是为人类谋幸福的深刻洞察,这是大国领袖、卓越政治家的如炬目光和高瞻远瞩。7年后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严峻挑战,"共同构建人类命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愈刮愈烈,如今已经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国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使人类面临生命健康和经济衰退等多重风险,中国也面临着经济逆风重启的艰巨任务。疫情是一场严重的危机,但在危机应对中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腾出了巨大的改革空间。抢抓"危中之机",实现发展方式新变革。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一次机遇。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2.
在后疫情时代深度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理路、现实境遇与赓续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根植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后疫情时代,需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来提供强劲经济驱动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解决全人类的共同难题和挑战,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新道路,以实现全球共赢共享的发展之道,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赓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黎军 《团结》2011,(4):37-38
各种重大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恐怖袭击、流行疾病等公共危机,是现代社会经常面对的挑战。在我国,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8年的冰冻灾害,还有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地震,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使如何应对各种风险与突发事件成为亟需解决的公共治理问题。在这些公共  相似文献   

14.
刘柳 《民主》2009,(5):18-19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成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全球经济整体衰退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金融环境,国务院于2008年11月9日出台了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旨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体、一个巨大的运行系统,面临着比以往更繁多、更复杂、影响更大的城市风险挑战。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公共安全短板和不足,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对人类的基本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凸显全球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疫情正在或将深刻地影响全球化进程,外部环境风云诡异。合作抗疫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也将在斗争中践行好、维护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担当负责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吕健华 《理论视野》2007,(12):36-38
20世纪70到90年代,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从争议达到共识经历了20年之久。从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也认识到科技进步能够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从而激励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结束了世界各国独立自主、互不相干的发展历程 ,使彼此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竞争之中 ,各国竞争正在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竞争转向政府治理和政策绩效的竞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 ,那些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 ,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势必面临发展危机 ;而那些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 ,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若要抓住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惟有的对策就是改革传统政府治理模式 ,积极学习别国的成功经验 ,努力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球治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凸显了反思全球治理失灵的结构与理念根源的重要性。当前的全球治理失灵本质上源于治理体系中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传统全球治理体系脱胎于二战后的国际治理框架,这套治理体系构建主要以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治理经验为基础。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出一些西方国家的国内治理困境,在全球层面缺乏规制的开放自由主义也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非西方国家的危机应对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全球治理的参与过程中更加活跃。这种现象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不安,并开始对中国采取遏制策略,客观上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分裂。毋庸置疑,面临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问题,分裂无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将把人类社会带到危险的境地。弥合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核心在于超越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加强不同国家间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在治理主体平等协作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理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两个大局"是中国与世界协同演进关系的一体两面。从全球生产格局变动、国际权力结构调整、国际制度建设变迁、国际价值观念体系演变等四重维度来看,中国的复兴既得益于对世界秩序的高度融入,也是当前世界秩序转型的重要变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创造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现实挑战。中国必须稳固与世界的协同演进关系,防范"脱钩"危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在国内层面,应当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自身战略承载力;在国际层面,应当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增进世界秩序的稳定性。同时,还应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将国际挑战与外部压力转化为国家建设的内在动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